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厂
铜阳极泥稀贵金属综合回收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2017年12月13日,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厂组织铜阳极泥稀贵金属综合回收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参加验收会的单位包括,金昌市环保局;项目单位: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厂、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设计单位: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金川集团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西北矿业研究院;环境监理单位:兰州大学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验收监测单位:平凉中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施工监理单位:金昌市诚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并由4人组成专家组。
验收小组通过现场核查项目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查阅资料、验收监测报告和听取项目建设方的工作报告及相关台账资料,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82号令)相关规定。
经讨论形成验收意见: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铜阳极泥稀贵金属综合回收项目变更是在现有铜阳极泥处理金银硒工程基础上改造及其东侧空地新建相关生产厂房与设施,项目改扩建后,形成年处理铜阳极泥4000t(干基)、铅阳极泥600t(干基)、汽车尾气催化剂1000t(干基)、石油催化剂600t(干基),产金24.37吨、银591.13吨、二氧化硒63.61吨、精硒131.97吨、碲19.63吨的生产规模。
该项目工程包括:新建部分和利旧改造部分:
①新建部分:新建3000t/a铜阳极泥压力浸出-合金吹炼炉粗炼系统;配套新建一套金银合金板银电解系统;配套新建一套碲化铜渣量和精炼渣量相配套的碲精炼系统;新建全密闭铜阳极泥堆场及相关的公辅设施,变更后增加2#原
料库(面积12m×60m)。
②利旧部分:利用原有3000t/a铜阳极泥压浸-合金吹炼炉系统(局部小幅改造);
③改造部分:配套改造现有3000t/a金银精炼区;配套改造现有精硒生产设备、新增二氧化硒产品生产设施。
(二)投资情况
项目总投资134289.9万元。
其中:新增建设投资40645.2万元,新增投资建设期借款利息1677.3万元,利用原有固定资产22501.0万元,原有固定资产借款利息2448.4万元,流动资金67018.0万元。
(三)验收范围
本次验收的范围是对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厂铜阳极泥稀贵金属综合回收项目的整体验收。
二、工程变动情况
本项目实际建设工程与环评阶段一致,无重大变更。
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情况
(一)废水
本项目废水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重金属离子的酸碱废水和一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含重金属离子的酸碱废水排入中间水处理系统,回收有价金属后排入选冶化厂区重金属废水站处理后回用。
一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选冶化厂区污水处理总站处理后回用。
本项目是在现有中间水处理站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以原有设备设施为主,新增2个废水沉淀槽和板式过滤机,并对仪表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提升自动化水平。
改造后达到800m3/d的处理能力。
(二)废气
本项目有组织排放废气和无组织排放废气种类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等。
有组织排放废气经过收尘、吸收后排空,各排口均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相应标准限值,其氮氧化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相应标准限值。
(三)噪声
本项目产生高噪声的设备主要有各工序废气净化风机和颚式破碎机、泵类及搅拌釜电机等。
各类风机分别集中放置在风机房内,利用建筑隔音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另外,在基础与设备连接处做减震处理,引风机等均配有消声器,降低噪音;对各类泵采用基础减震、安装在工房内等措施。
(四)固体废物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火法熔炼渣(4284.99t/a)、环保烟罩收尘(2602.99t/a)、铂钯精矿(10.17t/a)及污水站污泥(150.00t/a),除铂钯精矿,其他三种属于危险废物名录废物。
环保烟罩收尘直接在车间内返回火法配料工序,铂钯精矿定期送铂族金属回收系统利用,火法熔炼渣在车间缓冷场缓冷后,利用合金炉还原熔炼产出铅铋合金,产出的还原尾料(渣)外售有资质单位或送铜生产系统进行综合利用,严格执行转移审批和联单制度,污水站污泥送铜冶炼系统回收综合利用。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送生活垃圾场填埋。
本项目设计专门配套建设原料暂存库一座,面积36m×18m,为全密闭储存库,同时在加压厂房内建设了原料仓、合金厂房内建设了熔炼渣和还原渣的暂存场地,地面防渗硬化防渗,具有防风、防雨、防渗漏、防逸散功能,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相关要求。
(五)其他环境保护设施
1.环境风险防范设施
本项目生产过程涉及的风险主要有:硫酸、盐酸、硝酸、碱液、氨水等危险物质泄漏;二氧化硫钢瓶等有毒气体泄漏,天然气、乙炔等易燃易爆气体发
生火灾爆炸事故。
所涉及的风险物质均不贮存,根据使用情况随时配送,为进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决定采用盐酸-氯酸钠系统金精炼工艺替代氯气使用,消除液氯钢瓶风险源;通过控制二氧化硫贮存量,并设置密闭单独钢瓶间、配置事故吸收及连锁系统,将二氧化硫事故泄漏控制在厂内。
所有暂存、使用有毒有害气体点均设置自动检测报警装置,并每班检查。
本项目湿法车间地面和墙体全部进行防渗,个别设备跑冒滴漏落到地面汇入地坑,设备维修好后再返回使用,因此不设置事故池。
本项目位于选冶化厂区,车间火灾等消防水通过管道排入污水处理总站事故池,不在单独设置事故池。
通过采取一系列事故防范与应急措施后,本项目环境风险可接受。
2.在线监测装置
本项目废水处理为初级处理,排放口安装了流量计。
四、环保验收监测情况
(一)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
1.废水
监测结果表明,中间水处理站废水出水水质及生活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结果均达到《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2间接排放标准。
2.废气
本次验收有组织废气监测在各个污染源进出口,其监测结果表明,各污染物都达标排放,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相应标准限值,氮氧化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相应标准限值。
本次无组织点位在厂界上风向布设一个监测点位,下风向布设两个监测点位,其监测结果均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敏感点监测点位于5号小区、公司二中共布设两个点位器监测
结果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标准限值。
3.厂界噪声
监测结果表明:厂界西侧昼间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敏感点昼间、夜间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
4.固体废物
本项目环保烟罩收尘直接在车间内返回火法配料工序,铂钯精矿定期送铂族金属回收系统利用,火法熔炼渣在车间缓冷场缓冷后,利用合金炉还原熔炼产出铅铋合金,产出的还原尾料(渣)外售有资质单位或送铜冶炼系统进行综合利用,严格执行转移审批和联单制度,污水站污泥送铜冶炼系统回收综合利用。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送生活垃圾场填埋。
固体废物均综合利用,不直接外排。
5.污染物排放总量
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项目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二氧化硫126t/a、颗粒物31t/a、氮氧化物2.9t/a、铅尘0.061t/a、砷尘0.078t/a;项目废水排入污水处理总站后回用,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
监测实际情况:项目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二氧化硫85.90t/a,颗粒物18.28t/a,铅尘:0.0533t/a,砷尘:0.001t/a。
项目废水排入污水处理总站后回用,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
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要求。
(二)环保设施去除效率
1.废水治理设施
经过监测,中间水处理站废水出水水质及生活污水出水水质结果均达到《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2间接排放标准。
主要污
染物去除效率达93%,满足环评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和设计指标。
2.废气治理设施
有组织排放废气经过收尘、吸收后排空,各排口均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相应标准限值,其氮氧化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相应标准限值,主要污染物去除效率均在90%以上,满足环评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和设计指标。
3.厂界噪声治理设施
各类风机分别集中放置在风机房内,利用建筑隔音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另外,在基础与设备连接处做减震处理,引风机等均配有消声器,降低噪音;对各类泵采用基础减震、安装在工房内等措施。
厂界西侧昼间、夜间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敏感点昼间、夜间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
4.固体废物治理设施
固废全部综合利用,无处理处置量,临时贮存场全部设置在车间内,并采取防渗措施,防止风吹扬尘、撒漏、雨淋造成二次污染;生活垃圾送垃圾场填埋处理。
运输过程中加盖或采用篷布覆盖,严禁超载超高,运输过程中加强管理,可以避免运输过程中撒漏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固废对环境基本无影响。
五、验收结论
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中所规定,同意该项目通过环保竣工验收。
六、需要整改完善的内容
(一)监测报告需要完善的内容
1、严格按项目验收监测要求完善监测报告内容,细化环保设施验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