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按劳分配为主体.ppt

按劳分配为主体.ppt

(1)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根本原因!
(2)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P60
按劳 分配 为主 体, 多种 分配 方式 并存
1、按劳分 配为主体
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必然性 意义
为什么
对“主体”的理解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分配 2、多种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方式并存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小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结
判断下列收入主要属于何种分配方式:
1、小钱是某乡镇企业的职工,月工资1200元 按劳分配
外,每年还可以按股分红。
资本
2、小孙是卖服装的个体户, 一年净赚2.5万。个 的劳体动劳成动果者
3、小李是某外资企业的经理,年薪15万。 管理
(2)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 显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所以不能平均分 配。因此,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 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 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 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第 第七课个人 三 收入的分配 单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兼顾效率与公平
元 收 第八课国家 财政收入与支出 入 收入的分配 财政的巨大作用
与 分 第九课 征 税收及其种类
配 税和纳税 依法纳税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 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 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 出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联系在一起,有利于 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 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 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对劳动者的积极意义 ②按劳分配否定了剥削制度,是消灭剥削和消
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 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想一想:按劳分配 VS 按需分配、平均分配
在我国现阶段,能不能实行按需分配或平均 分配这两种方式?
答:(1)我国目前的公有制经济,生产力水平 不高,劳动产品也没有极大地丰富,所以不能 按需分配。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 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个体劳动者个个人人占占有有生产资料,独立独从立事生产 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 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与个体经济相适应 (讨2)分论生按配产:生一要按产样素个要吗所体素?有劳分者动配凭者借的对劳生动产成要果素分的配所与有按权劳 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 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原因是 A
A.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而且各地区发 展很不平衡
C D
B.我国建立的是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公有制经济是 主体,同时存在着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D.我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
3、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 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放 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 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
4、小王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土地 生
5、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 信息 产
200元。

6、小赵是外资企业的技术员,月收入4000元。技术 素
7、小张是某私营企业的工人,月工资1000元。劳动
课后上网调查刘翔、袁隆平、杨利伟、姚明这些
名人的收入有什么特点,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吉某一家五口人员月收入23000元。 •吉某之父是国有企业工程师,月工资6000元; •吉某之母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 •吉某本人是小私营企业的老板,月利润7000元; •吉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经理,月收入6000元; •吉某之妹开了一个小商店,月收入3000元。
吉某之父是国有企业工程师,月工资6000元
不定项选择:1、下列对按生产要素分配 的认识正确的是(05.江苏.31)
A.它只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
B.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分配方式
C.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 适应的分配方式
D.它是凭借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 管理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 方式
2、“在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以按劳分
(思3)考确:立按按劳生动产要素分对配劳与动按者劳的分尊配重一样吗? 要素分配的意义 对市场经济的重要价值
补充: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
所有制形式 人与人关系 分配方式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
决定
决定Βιβλιοθήκη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 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 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P66-67)
地 位: 基本原则 实行范围: 公有制经济中 分配尺度: 以劳动为尺度(质、量统一) 分配内容: 个人消费品 分配结果: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这些都不是在公有制经济下的个人的收入分配,那 属于什么方式的分配?)
自主学习时间:阅读课本
吉某之母的收入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按生
吉某本人的收入是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
产要
素分
吉某之妻的收入是按管理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配
吉某之妹的收入为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1、 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为什么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4)对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体”的 认识 (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吉某之母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 •吉某本人是小私营企业的老板,月利润7000元; •吉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经理,月收入6000元; •吉某之妹开了一个小商店,月收入300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