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例如11、土地登记:土地登记是国家依据法定程序将土地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薄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土地权利人对土地合法权益的一项法律制度。
2、边界系统:人们或政府管理机构通常以某种方式所承认的界线存在形式,一般由普通边界和法律边界组成3、宗地图:宗地图是指一宗土地的地籍图4、土地等级评价:又叫土地分等定级,是指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工作5.多用途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督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图,表等形式表示。
6.宗地: 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
7.变更地籍测量: 是指在变更地籍调查中为确定依法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址,宗地形状,座落,面积及其使用情况而进行的测绘工作。
8.地籍图:地籍图是反映土地位置、宗地形状、面积、权属界线、相邻宗地位置关系及地上附着物情况的基础地籍图件。
9.数字地籍测量:数字地籍测量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
10、勘界测绘:勘定行政区域界限的测绘工作。
11、权属主:土地权属主简称权属主,也可以称作权利人,是指具有土地所有权的单位和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
12、飞地:镶嵌在另一个土地所有权地块之中的土地所有权地块。
1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利用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等因素对土地进行的一种分类。
14、界址鉴定:依据地籍资料(原地籍图或界址点坐标成果),实地鉴定土地界址是否正确的测量作业二、判断:例如1.国家的出现是地籍产生的基本原因(T )2.土地权属主是指具有土地所有权的单位和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 T )3.宗地的权属边界必须是封闭的(F )4.我国规定住宅用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为60年(F )5.1984年国务院部署土地利用详查是以乡为单位进行的(F )6.当墙为公有墙时,权属界线在墙的中线(F )7.自然层数等于或大于2的建筑物,一定有共有面积(T )8.1980年北京坐标系和1954年北京坐标系没啥根本的区别( F )9.我国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和农村地籍图均按经纬度分幅编号( F )10.土地面积量算一般按两级控制、三级量算进行(T )11.地形图是基础用图,地籍图是专门用图(T )12.房屋的假层其高度大于2.2米(T )三、回答问题:例如21.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有哪几种?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文件有哪些?、答:确认方式有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和仲裁确认四种。
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1)单位用地红线图(2)房地产使用证(3)土地使用合同书、协议书、换地书(4)征(拨)地批准书和合同书(5)有偿使用合同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6)城市住宅用地确权的文件2.简述勘界测绘的特点。
答:(1)勘察测绘师政府行政行为,其测绘成果具有法律效力。
(2)勘界测绘以规定的地形作为工作底图,测量的主要对象是界桩及边界线的位置和走向。
(3)勘界测绘的最终成果是界桩成果表,边界线的位置和走向说明边界线地形图。
(4)勘界测绘成果可靠性强,对施测结果均有严格的检核,界桩及边界位置和走向施测的误差不允许超出限差。
3.简述宗地图的特征及其作用。
答:特性:(1)它是地籍图的一种附图,是地籍资料的一部分。
(2)图中数据都是实量或实测得到,精度高并且可靠。
(3)其图形与实地有严密的数学相似关系。
(4)相邻宗地图可以拼接。
(5)标示符齐全,人工河计算机都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管理。
作用:(1)宗地图是土地证上得附图,它通过具有法律手续的土地登记过程的认可,使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对土地的使用或拥有有可靠的法律保证,宗地草图却不能做到这一点。
(2)宗地图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比宗地草图更能说明问题。
(3)在变更地籍测绘中,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检核与修改,可以较快地完成地块的分割与合并等工作,直观地反映宗地变更的相互关系,便于日常地籍管理。
4.房屋权属包括哪些内容?房屋按建筑结构分哪几类?答:(书P70)房屋权属包括权利人、权属来源、产权性质、产别、墙体归属、房屋权属界线草图。
房屋按建筑结构分为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砖木结构、其他结构。
5.简述地籍图和地形图的区别.答:地籍图的概念:是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是地籍基础资料之一。
地形图的概念:通常是指比例尺大于 1:100 万,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图示图例,统一的测量和编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遥感数据和相关数据编绘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
其几何精度高,内容详细。
在地图上可以提取比较详细的地形信息。
其地势要素主要用等高线显示,其他地物则按统一规定的图示符号、注记加以表示。
地形图与地籍图的主要区别在于:地形图虽有丰富的地形、地物信息,但是缺少土地权属界线和土地面积等地籍要素.因此,根据地形图编绘成地籍图主要是通过地籍调查、用勘丈等方法增补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线和进行宗地的面积量算等工作过程. 地籍图必须具备的地籍要素和重要地物:行政境界线、地类界线、农民住宅、行政企业厂房、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高压线、通信线、水域 (河流、池塘、沟渠)、 3 道路(铁路、公路、机耕路、小路)、土地权属及性质、地理名称(县、乡、村、生产队(组)、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名、路名、河流名称).对于像片图上需要补测的地物(新增加的地物、影像模糊或被树木等遮盖的地物等),可以根据明显的地物点,采用交会法或截距法补测.当补测的地物多、范围广时,应布设图根控制,用平板仪或经纬仪测记法在像片图上实测,也可用薄膜图纸实测后,根据固定地物装绘6.试写出用坐标计算宗地面积的公式并说明其含义。
7.地籍测量的具体内容。
答:含义: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内容: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8.简述地籍的功能。
1,地理性功能,地籍所具有的提供地块空间关系的能力。
2经济功能,利用地籍提供的土地及有关信息结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为以土地及其附着物为标的物的经济活动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资料。
3产权保护功能,使地籍能在以土地及其附着物为标的物的产权活动中提供法律性的证明材料,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土地产权纠纷。
4土地利用管理,利用地籍资料,能加快规划设计速度,降低费用,使规划容易实现。
5决策功能,国家制定土地政策、方针,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的决策,也包括国家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的决策以及个人或企业投资等的决策。
6管理功能,地籍是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基本依据。
土地使用状况及其经界位置的资料,是进行分配、再分配及征拨土地工作的重要依据。
9.简述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土地自然属性指土地本身固有的内在属性。
是由构成土地的诸要素,如岩性坡度、海拔、土壤质地、地表形态、有效土层厚度、盐渍化程度、水文状况、植被等长期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赋予土地的特性。
这种特性直接影响土地的适宜性和限制性,是衡量土地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
土地社会经济属性指通过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赋予土地的特性。
如土地所有权、土地利用现状、民族构成及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经济和科学发展水平、交通状况、有关的土地利用政策等。
它们虽不直接决定土地的质量特征,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土地的利用方式、生产成本和利用价值等,因而往往也是土地评价时所必须考虑的。
在某些评价中,甚至处于重要地位,如澳大利亚在进行甘蔗地适宜性评价时,把产地与制糖厂间的距离,作为划分土地质量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10、应分摊共有面积的特点。
答:书P76 (1)产权是共有的。
(2)应分摊共有面积的相对性。
(3)各权利人拥有的分摊共有面积在空间上是无界的。
(4)从理论上讲,任何建筑物都有使用面积和共有面积,实际上无共有面积的建筑物是极少的,仅限于只有一层的建筑物。
11.何谓土地分割测量?合并及分割的地块如何编号?P157土地分割测量是一种确定新的地块边界的测量工作。
土地分割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必须依法进行,在得到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和业主同意后,才能重新划定地块的界线。
12.数字化地籍测量的硬件、软件有哪些。
数字化地籍测量的硬件由计算机主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数据记录器(电子手薄)、数字化仪、打印机、测图仪及输出、输入设备。
软件有SZCT数字测图系统、CASS地形图地籍成图软件、RDMS数字测图系统、MAPSUR数字测图系统等。
13.地籍的分类体系。
按地籍的用途划 4 分,地籍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地籍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划分,地籍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14.、简述宗地草图的特征及其作用。
答:特征:(1)它是宗地的原始描述。
(2)图上数据是实量的,精度高。
(3)所绘宗地草图是近似的,相邻宗地草图不能拼接。
作用:(1)它是地籍资料中的原始资料。
(2)配合地籍调查表,为测定界址点坐标和制作宗地图提供了初始信息。
(3)可为界址点的维护、恢复和解决权属纠纷提供依据。
15、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的内容。
答:(1)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2)调查工作情况(3)调查成果及质量分析(4)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途径及建议。
16、农村地籍图的图幅元素。
17、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
答:(1)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
(2)可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的检查、补置、更正。
(3)使地籍资料中的文字部分,逐步得到核实、更正、补充。
(4)逐步消除初始地籍中可能存在的差错。
(5)使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逐步提高。
18、野外数字地籍测量的模式有哪几种?答:①全站仪+电子记录簿+测图软件;②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③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④ GPS+RTK 接收机+测图软件;⑤GPS+RTK 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四、思考。
(针对新技术、新方法和该课程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