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地籍测量: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之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的需要,为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的调查工作程序:(1)申请变更登记 (2)发送变更地籍调查通知书 (3)实地调查并测量权属宗地(4)修测地籍图 (5)用解析法计算或从图上量算权属变更面积 (6)申报批注 (7)填写土地证初始地籍:是在某一时期内,对其行政管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的调查后,最初建立的地籍图册。
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方法(1)单位用地红线图 (2)地产使用证 (3)土地使用合同书和协议书(4)征(拨)地批准书和合同书(5)有偿使用合同书(协议书 (6)城市住宅地产的确权初始土地登记的程序土地登记申请,审查,地籍调查,审核批准,注册登记、颁发证书参考椭球:通常我们选择一个非常接近于大地体,又能用数学公式表达的旋转椭球来代替大地体参心坐标系:以参考椭球为基准的坐标系。
产权地籍:地籍不但为征税服务,还承担了产权保护的功能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地心坐标系:以总地球椭球为基准的坐标系。
大地水准面和大地体:由于潮汐作用,海水面时高时低,取平均海水面代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我们把平均海水面称作大地水准面大地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在球面上,地面点的位置通常用经、纬度表示,某点的经、纬度称为该点的地理坐标。
地物------ 地面上固定性的物体称为地物,分为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两类。
地块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位地籍:记载有关土地状况的薄册(含图件),也可形象地将地籍喻之为土地的户籍,是土地诸要素的隶属关系综合成统一体的总称。
地籍区:行政辖区内,以乡、街道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区。
地籍子区: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子区。
地籍调查:是政府为取得土地权属和利用状况等基本地籍资料而组织的一项系统性社会调查工作。
地籍总调查: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或者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的全面地籍调查。
日常地籍调查因宗地设立、灭失、界址调整及其他地籍信息的变更而开展的地籍调查。
地籍测量: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测量宗地的权属界线、界址位置、形状等,计算面积,绘制地籍图和宗地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大小、测区内已有控制点的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照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观测和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
地籍管理: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掌管土地权属,行使国家土地所有权管理,掌握土地信息,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仲裁土地纠纷,研究有关土地政策而采取的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措施体系。
地籍图—按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采用专用符号,突出表现地籍要素的地图。
地籍图的分类(1)宗地草图(2) 地籍图 (3)宗地图地籍数据集—用数字的形式描述土地和附着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现状等要素。
地籍簿册—用表册的形式对土地和附着物的位置、法律状态、利用状况进行文字描述。
如地籍调查表、各种相关文件地籍的特点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连续性地籍的功能地理性功能经济功能产权保护功能土地利用管理功能决策功能管理功能地籍编号的原则适应性唯一性统一性可扩展性可更新性实用性多因素综合评定法:是通过对城市土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土地的使用价值或价值及其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并以此划分土地级别的方法。
地籍控制测量的特点(1)地籍控制点的密度与测区的大小、复杂程度、测区内界址点的总数和要求的界址点精度有关。
(2)城镇地籍测量由于城区街巷纵横交错,房屋密集,视野不开阔,故多用导线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
(3)地籍控制点的精度与地籍图的测图比例尺无关,而是取决于界址点的精度。
(4)在多用途地籍的要求下,地籍控制网点有更高的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而且其精度指标有更高的可靠性。
(5)高斯投影的长度变形是不可忽视的。
当城市位于3°带的边缘时,可按城市测量规范采取适当的措施。
以便满足规程规定界址点中误差为±5cm的要求地籍调查的内容(1)土地权属者(2)土地位置(3)土地面积及地类(4)土地等级(5)地上附着物类别及其权属房屋建筑面积:系指房屋外墙)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永久性建筑物。
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成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房屋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房屋产权面积:是指产权主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的房屋建筑面积。
房屋共有建筑面积:是指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房屋调查的内容房屋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
房产所有制的类型国有房产、集体所有房产、私有房产和涉外房产。
房屋的建筑结构类型(1)钢结构(2)钢、钢筋混凝土结构(3)钢筋混凝土结构(4)混合结构(5)砖木结构(6)其他结构房屋质量包括哪些要素?答:房屋质量包括层数、建筑结构、建成年份。
土:能房屋使用面积:系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投影计算。
够离开地球表面,可以用厚度、容量、重量来计算,而土地却不能。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土地的一部分。
国土:是一个主权国家管辖范围内的领土、领海和领空,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它几乎包括一个国家所有的物质资源(土地、水、气候、生物、矿产、海洋等资源)。
土地是国土的一部分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是政治概念。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为查清现状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而进行的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所有权:依法对一定的土地加以利用和取得收益的权利。
土地调查是以查清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而进行的调查。
土地利用分类的原则统一性科学性实用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8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土地使用权:依法对一定的土地加以利用和取得收益的权利。
土地登记:土地权属管理的一种手段,是指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登记,是国家对土地权属的一项法律措施,土地一经登记就受法律保护。
它还是对土地的数量、质量管理的必要手段。
土地统计:利用数字和图纸资料,系统地记载、整理、研究、分析和反映土地的占有、使用现状和规律的一项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权属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确认方式文件确认惯用确认惯用确认仲裁确认土地勘测定界:是指根据土地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项目用地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土地的特性客观性面积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地域分异性可持续利用性多功能性土地的功能养育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景观功能资产功能土地分等定级的原则综合分析的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地域差异原则,级差收益原则,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土地统计的程序 (1)搜集资料(2)调查和初测(3)编写土地统计文件(4)上报审核图斑凡被境界、土地土地权属界、线状地物、地类界等分割而成的封闭地块为一个图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1)查清各类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线;(2)查清各地类及其分布,并量算各类土地面积;(3)按土地权属单位和行政区范围,分别汇总各地类面积及土地总面积;(4)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5)调查、分析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数字地籍测量:是利用数字化采集设备采集各种地籍与房产信息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在利用相应的应用软件对采集的数据加以处理,最后输出并绘制各种所需的地籍图件和表册的一种自动化测绘技术和方法。
数字测图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联输入输出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和地物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水准面设想一个静止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使用面积-指住宅各层平面中直接供住户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现代地籍 -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表册和图文等形式表示。
线状地物指北方宽度大于2米管道用地等。
丘指地表上一块有界空间的地块,相当于地基调查时的宗地。
境界国界及各级行政区域界权属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界线。
界址线:宗地的边界线界址点-是指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测量方法解析法图解法综合法界址点测量的方法(1)解析法。
(2)部分解析法。
(3)图解法。
界址调查的指界:是指确认被调查宗地的界址范围及其界址点、线的具体位置,现场指界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指界人亲自到场共同指界。
界址点坐标解析法测量:野外采集角度和距离而解算界址点坐标的方法称为解析法。
解析法解算所的原始数据,可用于直接展绘地籍图,同时,利用这些界址点的坐标,可计算宗地面积。
共有面积: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直线定线------ 在两点之间的直线上设立一些方向标志(如木桩、标杆等),并使这些标志与直线两端点成为一条直线,此工作为直线定线坐标转换:是指某点位置由一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另一坐标系的坐标的换算工作,也称为换带计算。
宗地:被权属界线所封闭的独立权属地块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绘制的图斑凡被境界、土地权属界、线状地物、地类界等分割而成的封闭地块为一个图斑。
零星地类小于最小上图标准的图斑宗地草图:描述宗地的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而在现场绘制的概略比例尺的地籍图件。
宗地或丘:如地块具有权利上的同一性,则称为权利地块,实质上就是宗地或丘。
宗地信息三要素土地权利主体土地权属性质和来源土地权利客体总地球椭球:在确定椭球参数时能使它在全球范围内与大地体最密合的地球椭球。
混合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
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争议地:是指有争议的地块,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土地权属主都不能提供有效的确权文件,却同时提出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地块。
公路用地:指用于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的用地。
高斯投影的方法:想象有一椭圆柱面横套在地球椭球体外面,并与某一条子午线(称中央子午线或轴子午线)相切,椭圆柱的中心轴通过椭球体中心,然后用一定的投影方法将中央子午线两侧各一定经差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此柱面展开即成为投影面。
气屋:利用房屋的人字屋架下面的空间建成并设有老虎窗的叫做气屋。
权属主的确认方式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仲裁确认面积量算的方法通常分为解析法、图解法,部分解析法则是两者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