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失利,敌新得胜,必有轻易陵轹之情,若顿兵不进,三军畏衄,惧不可用。
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
”颖从之。
及伦败,志劝颖曰:“齐王众号百万,与张泓等相持不能决,大王迳得济河,此之大勋,莫之与比,而齐王今当与大王共辅朝政。
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颖纳之,遂以母疾还籓,委重于冏。
由是颖获四海之誉,天下归心。
及(司马)乂死,颖表志为中书监,留邺,参署相府事。
乘舆败于荡阴,颖遣志督兵迎帝。
及王浚攻邺,志劝颖奉天子还洛阳。
时甲士尚万五千人,志夜部分,至晓,众皆成列,而程太妃恋邺不欲去,颖未能决。
俄而众溃,唯志与子谧、兄子綝、殿中武贲千人而已。
志复劝颖早发。
时有道士姓黄,号曰圣人,太妃信之。
及使呼人,道士得百余人。
志入,帝问志曰:“何故散败至此?”志曰:“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
”帝曰:“甚佳。
”于是御犊车便发。
屯骑校尉郝昌先领兵八千守洛阳,帝召之,至汲郡而昌至,兵仗甚盛。
志喜于复振,启天子宜下赦书,与百姓同其休庆。
奔散者多还,百官粗备。
帝悦,赐志绢二百匹、绵百斤、衣一袭、鹤绫袍一领。
洛阳没,志将妻子北投并州刺史刘琨。
至阳邑,为刘粲所虏,与次子谧、诜等俱遇害于平阳。
(节选自《晋书·卢志传》,有删改)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
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
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
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
汉诚闻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
”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
今王众不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
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
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
秦时已并天下。
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
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
《战国策?燕策三》: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足下,敬词。
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
《战国策?秦策二》: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剖符,符,凭信。
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
《史记》: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 或荐暹/ 往代之蕃人/ 伏其清慎/ 深思慕之/ 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或荐暹往代之/ 蕃人伏其清慎/ 深思慕之/ 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或荐暹往代之/ 蕃人伏其清慎深思/ 慕之/ 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D.十二年/ 安西都护张孝嵩/ 迁为太原尹/ 或荐暹往代之/ 蕃人伏其清慎/ 深思慕之/ 乃夺情擢拜/ 安西副大都护/ 10.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
“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
“授”“拜”“转”(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下)3 分)( )(节选自《宋史·王汉忠传》)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
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
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
因问:“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
”帝曰:“其父有清操,(《宋史?刘温叟传》)B. 第二段说“一日晚归由阙前”,“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常用来借指“朝廷”,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2)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
((七)狄仁杰以资授汴州判佐,工部尚书阎立本黜陟河南,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惊谢曰:“仲尼云:‘观过,斯知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①犯法,善才绳之。
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
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
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
高宗大怒,命促刑。
仁杰曰:是陛下法,臣仅守之。
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
”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
...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
”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
须法外杀之。
”③仁杰曰:“陛下作法,悬诸象魏,徒流及死,具有等差。
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命编入史。
又曰:“仁杰为善才正朕,岂不能为朕正天下耶?”授侍御史。
,为悬示教令的地方。
3 分)( )A .虽国之英秀/ 岂少本立之/ 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 必不欲推问/ 请曲赦之/ 弃臣于无人之境/ 以为忠贞将来之戒/B .虽国之英秀/ 岂少本立之/ 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 必不欲/ 推问请曲赦之/ 弃臣于无人之境/ 以为忠贞将来之戒/C .虽国之英秀/ 岂少本立之类/ 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 必不欲推问/ 请曲赦之/ 弃臣于无人之境/ 以为忠贞将来之戒/D .虽国之英秀/ 岂少本立之类/ 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 必不欲/ 推问请曲赦之/ 弃臣于无人之境/ 以为忠贞将来之戒/26.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文言文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一)、1.B 2 .C(“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有误。
)3.D(“忠诚不渝”有误。
原文中多次出现表示“士兵溃散”的语句,比如“俄而众溃”“而人马复散”。
)4.(10 分)(1)况且打仗怎能无胜负,应该再次选择精兵,连夜兼程,出乎贼人的意料,这是用兵的奇谋。
“更”“倍道”“此⋯⋯也”判断句各1 分,句意 1 分)(“且”(2)贼人离邺城还有八十里,但士众一时惊散,我现在想要送陛下回到洛阳。
句意 1 分)(“去”“而”“一朝”“奉”各 1 分,【参考译文】卢志字子道,最初征用为公府掾、尚书郎,外任邺城令。
成都王司马颖镇守邺城时,喜欢他的才量,委以心腹,于是成为谋主。
齐王司马囧起兵,派使臣告诉司马颖。
司马颖的前锋都督赵骧被司马伦打败,士兵惊恐,多数人主张退保朝歌。
卢志说:“如今我军失利,敌人刚胜,必定放松警惕而骄横,如果按兵不动,三军害怕失败,我担心不可用。
况且打仗怎能无胜负,应该再次选择精兵,连夜兼程,出乎贼人的意料,这是用兵的奇谋。
”司马颖听从了他。
等到司马伦被打败,卢志劝司马颖说:“齐王号称百万,与张泓等相持不下,殿下径直渡过黄河,这是大功,没有人能与殿下相比,而齐王现在却要与殿下共辅朝政。
我听说两雄不能并处,功名不能并立,现在最好以太妃有小病为由,请求回去探望,推崇齐王,慢慢笼络天下人心,这是上策。
于是以母亲有病为由回封国,把重任交给司马囧。
由此司马颖获得了广泛赞誉,人心向往。
”司马颖采纳了他的建议,等到司马乂死后,司马颖上奏卢志任中书监,留在邺城,参与相府的事情。
皇帝败于荡阴,司马颖派卢志带兵迎接皇帝。
王浚攻打邺城时,卢志劝司马颖送皇帝回洛阳。
当时士兵还有一万五千人,卢志夜里重新组合,到天亮,都排成队列,但程太妃留恋邺城不肯走,司马颖不能决定。
一会儿众人溃散,只有卢志和儿子卢谧、侄子卢綝、殿中武贲一千人。
卢志再次劝司马颖早出发。
这时有道士姓黄,号圣人,太妃相信他。
等把他叫进来,他要了两杯酒,喝完,扔杯而去,于是决定用卢志的计谋。
但人马又散了,卢志在营阵间寻找,得到几辆鹿车,司马督韩玄召集黄门,得一百多人。
卢志入见皇帝,皇帝问他:“什么原因溃散如此?”卢志回答道:“贼人离邺城还有八十里,但士众一时惊散,我现在想要送陛下回到洛阳。
”皇帝说:“很好。
”于是驾牛车出发。
屯骑校尉郝昌先领兵八千驻守洛阳,皇帝召他来,皇帝到汲郡时郝昌赶到,兵势很盛。
卢志高兴军威重振,奏天子应下赦书,和百姓共庆。
奔散者大多归来,百官基本齐备。
皇帝很高兴,赏赐卢志二百匹、绵百斤、衣一套、鹤绫袍一件。
洛阳陷落,卢志带领妻子儿女往北投奔并州刺史刘琨。
到达阳邑,他们被刘琨俘虏,卢志与次子卢谧、卢诜等同被害于平阳。
(二)、5.C (做此题时一是要注意文句的连贯性,不割裂文句,保持句子的整体性。
二要注意每句表达时的主语。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6.A (“前倨后恭”应该改为“倨傲无礼”。
))7.B (根据原文“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系无中生有。
)。
B 项中“且南越8.(1)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采分点:弃反、捐、以、且各1 分,句意 1 分)(2)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采分点:中国、王、使、遽各1 分,句意 1 分)【参考译文】陆贾跟随高祖平定天下,当时人们都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所以伴随在高祖的身边,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
在高祖刚把中国平定的时候,尉佗平定了南越,于是在那里自立为王。
高祖派遣陆贾带着赐给尉佗的南越王之印前去任命。
陆贾到了南越,尉佗梳着一撮椎子一样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接见他。
陆贾就此向尉佗说道:“您本是中原人,亲戚、兄弟的坟墓都在真定。
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况且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都纷纷而起,只有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