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1.压铸的定义:
将熔融合金在高压、高速条件下填充模具型腔,并在高压下冷却凝固成型的铸造方法。
2.压铸分类:
1依压铸机分为:立式压铸机、全立式压铸机、卧式冷室压铸机、卧式热室压铸机。
2依压铸合金分类:铝、锌、镁、铜。
锌合金密度是6.9克/立方厘米,熔点为385℃,凝结点为380℃,与其他合金相比特性:压铸流动性好,易于成型,电镀性能好。
3依压铸方式分类:高压铸造、低压铸造、挤压铸造。
3.压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1生产时要佩戴手套、护目镜、安全鞋。
2不了解设备安全要求,不可以操作设备及更改设备工艺参数。
3在熔炉及鹅颈工作时,必须佩戴高温手套。
4勿用手直接触碰高温铸件、模具、熔炉。
5勿在设备未关电的情况下进入其动作范围,如需进入模具或设备时必须关闭电源,并要有至少一人在旁监护。
6在进行高温熔料、扒渣作业时请将工具、原料进行烘干预热,再进行使用。
含油、水及电镀件不要投入锅中使用。
7在生产前先将控制开关手动动作一遍,确认所有动作正常,再进行生产.
8设备必须在懂电气知识的专业人士进行安装及维修。
9在装、卸模具时必须将手动、自动开关,打在手动位置上。
10每次开机前必须清理曲轴、导轨污迹,并检查润滑油是否正常。
4.压铸过程中需注意事项:
1生产中要经常检查打料油缸及两个扣嘴油缸冷却水是否正常,冷却氺过热,影响油缸密封件寿命。
2熔料时请勿将含油、含水、及电镀件回炉使用。
油、水在高温中产生废烟气及氢,易使铸件产生气泡、鼓出。
电镀层不易溶于锌,易使铸件产生杂质及硬点。
生产中1-2小时刮出溶汤表面浮渣一次,以保证锌汤洁净。
3溶汤温度最高不可超出450℃,当超出此温度时,坩埚中铁析出产生杂质,使锌汤流动性、电镀性变坏。
加料时液面距离坩埚面30mm左右为宜。
4生产中如遇长时间停机时,请将溶汤温度、鹅颈温度、射嘴温度设置在380℃以下,降低坩埚、鹅颈等零部件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5在安装射嘴身、射嘴头时,先将鹅颈加热至380℃以上。
装入射嘴身前端垫上木方,扣前压紧保持三分钟。
安装射嘴头同上。
6正常鹅颈温度设置在380℃至400℃,射嘴温度设置在400℃至410℃.
7安装模具冷却水时,遵循下进上出、高进低出原则。
8模具拆除前清洁模具分型面并喷涂防锈剂,模具下机后用压缩空气吹进模具冷却水路残留水分,防止水路锈堵。
并将最后一模铸件放在模具上以备模具保养维修时做参照。
9炉子关闭后3-4小时在关闭冷却水,开炉前先开冷却水。
5.压铸生产工艺注意事项:
压铸工艺是将压铸机、压铸模和合金三大要素有机地组合而加以综合运用的过程。
而压铸时金属按填充型腔的过程,是将压力、速度、温度以及时间等工艺因素得到统一的过程。
同时,这些工艺因素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且相辅相成只有正确选择和调整这些因素,使之协调一致,才能获得预期的结果。
因此,在压铸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铸件结构的工艺性,压铸模的先进性,压铸机性能和结构优良性,压铸合金选用的适应性和熔炼工艺的规范性;更应重视压力、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铸件质量的重要作用。
在压铸过程中应重视对这些参数进行有效的控制。
锌合金熔炼温度在410℃-430℃,压铸模具正常工作温度一般在160℃-220℃.产品冷却时间2-5秒。
生产前,模具用液化气烘烤预热15分钟,在进行低速压铸20模次以上,在进行高速调节,高速调节时每压铸一模调升0.5圈。
如模具不进行预热即压铸时,模具内外温度偏差产生热节,生成应力使模具龟裂提前老化。
6.飞边
其他名称:披缝
特征:铸件边缘上出现的金属薄片。
7.气泡
其他名称:鼓泡
特征:铸件表皮下,聚集气体鼓胀所形成的泡。
8.冷隔
其他名称:冷接、冷流
特征:温度较低的金属流互相对接但未熔合而出现的缝隙。
呈现不规则的线形,有穿透的和不穿透的两种,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
9.流痕
其他名称:条纹、水纹
特征:铸件表面上呈现与金属液流动方向相一致的,用手感觉得出的局部下陷光滑纹路。
此缺陷无发展倾向,用抛光法能去
10.热室压铸机维护保养:
1.每天擦拭机台表面灰尘,每周至少彻底清洗、擦拭机台一次。
2.及时补充润滑油,采用68#导轨油。
每天开机前检查导轨油阀顶针是否顶起,润滑是否正
常。
3.设备工作两个月给所有黄油嘴加油,每两个月给机绞螺丝紧固一次。
4.每三个月清洗一次过滤网,检查过滤网是否完好。
5.机台连续工作三个月,将坩埚吊出检查是破损、腐蚀,如发现及时更换。
安装时先除锈,
去污,预热100℃在工作表面刷涂料两次。
再继续加热至涂料完全烘干。
刷涂料主要是防止锌夜腐蚀坩埚。
6.每6个月检查、清洗热交换器一次。
11.压铸模具:
压铸成型工艺中,用以成型铸件所使用的模具。
执行GB/T8847-2003标准。
压铸模具基本组成部分:动模座板、动模套板、动模镶块、支撑板、滑块、限位块、斜销、契紧块、定模套板、定模座板、定模镶块、型腔、内浇口、横浇道、直浇道、排渣口、集渣包、浇口套、导套、导柱、推板导柱、推板导套、推杆、复位杆、推板、推半固定板、导流块。
12.压铸件检验标准:
GB 1182 形状和位置公差代号及标准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检查)
GB 6060.1 铸造表面
GB 6060.4 抛光加工表面
GB 6060.5 抛丸、喷砂加工表面
GB 6414 铸件尺寸公差
GB/T 11350 铸件机械加工余量
GB/T13821-92 锌合金压铸件表面缺陷不同级别要求
GB/T13818 压铸锌合金
13.常用压铸锌合金成分:
Al Cu Mg Fe Si
牌号ZP0400 3.7~4.3 0.1 0.025~0.06 0.05 0.03
简短代号:ZP3
牌号ZP0410 3.7~4.3 0.7~1.2 0.025~0.06 0.05 0.03
简短代号:ZP5
常用检测工具:游标卡尺、高度尺、千分尺、内径塞规、螺纹规、显微镜、盐雾试验机、光谱分析仪、晶像分析仪、三坐标测量仪等。
14.电镀:可以使铸件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同时可使铸件更美观。
最常用的电镀有锌、镍、锡、铜、铬、金、银,铸件有良好的便面质量,不能有疏松、气孔、裂纹、缩松、冷纹等缺陷。
一般压铸件需电镀的表面执行一级标准,铸件表面粗糙度达到0.8~1.2微米。
15.压铸件尺寸公差:
对角线小于等于50mm,基本尺寸18~30 mm,公差在0.13 mm
对角线在50~180 mm,基本尺寸30~50 mm,公差在0.16 mm
对角线在180~500 mm,基本尺寸50~80 mm,公差在0.3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