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零件图

第八章零件图

● 投射方向 A向。全剖的主视图表达了 阀体的内部形状特征,各组成 部分的相对位置等。
A
主视图
⑶ 选其它视图
B
B-B
选半剖的左视图, 表达阀体主体部分 的外形特征、左侧 方形板形状及内孔 的结构等。 选择俯视图表达阀 体整体形状特征及 顶部扇形结构的形 状。
B
8.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
在零件图上需标注如下内容: 1. 加工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 2. 零件表面的粗糙度要求。 ⒊ 尺寸公差和形状位置公差。 有关零件在加工、检验过程中应达到 的其他一些技术指标,如材料的热处理 要求等,通常作为技术要求写在标题栏 上方的空白处。
其余
25
3. 支架类零件——支架
(1)零件举例——各种拨叉、支架等 (2)结构和工艺特点
结构形状不规则,有时弯曲,有时倾斜;常有肋、各 种孔、凸台等结构。 零件多为铸、锻件,加工位置多变。
凸台
孔 凸台 孔 肋板
连接板
轴承支架
凹槽
托架
3. 支架类零件——支架
(3)视图表达特点
这类零件结构较复杂,需经多种加工,主视 (4)尺寸分析 高方向基准
技术要求
1、未注圆角R1。
3、零件图的内容:
1)一组视图
用视图、剖视、剖面及其它 规定画法来正确、完整、清晰地 表达零件的各部分形状和结构。
2)完整尺寸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 标注零件的全部尺寸。
技术要求
1、未注圆角R1。
3)技术要求
用符号或文字来说明零件在制造、检验等过程中应达到的一些技术 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热处理要求等。技 术要求文字一般注写在标题栏上方图纸空白处。
主视图
车刀移动
车床
三、其它视图的选择
在选择主视图的同时,应针对零件的具体结构形状及 如图所示的低速轴,当主视图选定后,轴上的两个键 其工艺过程等选择相应的其它视图及适当的表达方法,以 槽的深度尚未表达清楚。对键槽的深度一般用断面较为简 补充主视图表达的不足,完善零件的表达。 明、清楚,所以采用了两个断面图。综上分析,可得低速 对于主视图中尚未表达清楚的主要结构形状应优先选 轴的视图表达方案。 用俯视图、左视图等基本视图,并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 次要的局部结构可采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断面、局部 放大图及简化画法表示。并尽可能按投影关系配置视图, 以利于画图和读图。
一、零件分析
⒈ 零件的结构形状分析 ⒉ 零件的功能分析 ⒊ 零件的加工方法分析
4.零件的工艺结构分析
通过对零件的功能形状分析,了解零件的作用 在画零件图之前,应对该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加 零件的工艺结构分析就是要求设计者从零件的 通过对零件的结构形状分析,了解它的内外结 及工作原理,分清其结构的主要部分、次要部分, 工过程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楚的了解,这样就可确 材料、铸造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等各个 构形状特征,从而可根据其结构形状特征选用适当 明确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工作位置和安装形式。 定零件在各加工工序中的加工位置。这是选择主视 方面对零件进行分析,以便在零件的视图选择过程 的表达方法和方案,在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各部 图时,需要遵循加工位置原则的依据。 这是在选择主视图时,需要遵循工作位置原则的依 中,考虑这些工艺结构的标准化等特殊要求和规定 分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这是选择主 据。 ,使零件视图表达更趋完整、合理。 视图的投影方向和确定视图表达方案的前提。
加工顺序:

36 45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6 20



六、应考虑测量方便
不好!
好!
不好!
好!
七、同一个方向只能有一个非加工面与加 工面联系
A:加工面 B、C、D:非加工面
C
8 34 48
C B A D B A
不合理
8
合理
8
34 42 48
D
八、 其他常见结构及其尺寸注法
结构名称 均 布 EQS 由其他 尺寸确 定的半 径R 14 正方形 尺 寸 标 注 方 法


EQS为英语“均布”的缩 写,在GB/T16675.2-1996 标准中采用此符号,以此 代替84年标准中的“均布” 。 图中的R不标注具体尺 寸,它的尺寸由宽度12h9 和长度来确定。
用细实线绘制,符号为 正方形,可标注在一个边长 的尺寸前面,也可引出标注 在数字前。
14

倒角、退刀槽的尺寸注法
零件表面无论加工得多么光滑,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 观察,总会看到高低不平的状况,高起的部分称为峰,低 凹的部分称为谷。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峰谷所组成 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
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的加工表面上具 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 状误差。
表面粗糙度反映零件表面的光滑程度。零件各个表面的作 用不同,所需的光滑程度也不一样。表面粗糙度是衡量零件 质量的标准之一,对零件的配合、耐磨程度、抗疲劳强度、 抗腐蚀性等及外观都有影响。
b
正确!
c
错误!
c
d
四、避免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c
b
e
d
c
b
d
错误!
正确!
长度方向的尺寸 b、c、 e 、d 首尾相 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尺寸链。 由于加工时,尺寸 c、d、e 都会产生 误差,这样所有的误差都会积累到尺寸 b 上,不能保证尺寸 b 的精度要求。
五、应尽量符合加工顺序
1×45° F16 F10 F8
二、主视图选择
主视图是零件图中最重要的视图,是一组视图的核 心,选择好主视图对较好的确定整个零件图的方案是十 分重要的。应遵循下列原则:
形状特征原则
工作位置原则 加工位置原则
零件的工作位置是指零件在 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应遵 加工位置是指零件加工 机器或部件中的实际安装位 循形状特征原则,使得主视 时在机床上的装夹位置,主 置。主视图与工作位置一致 图的投影方向能尽可能较多 视图与加工位置一致,加工 ,便于想象出零件的工作情 地显示出零件的结构形状特 时便于图和物对照,便于加 况,了解零件在机器或部件 征,更好地反映零件整体概 工和测量,有利于加工出合 中的功用和工作原理,有利 貌。 格的零件。 于画图和读图。 工件旋转
图主要遵循形状特征原则和工作位置原则。 它们的长、宽、高方向的主要基准一般为加 基本视图一般需要两个以上,并常选用斜视 工的大底面、对称平面或大孔的轴线。 图、局部视图和断面等表达方法。 定位尺寸较多,一般注出孔的轴线(中心)间 的距离,或孔轴线到平面间的距离,或平面到平 面间的距离。 长方向基准 宽方向基准 定形尺寸多按形体分析法标注,内外结构形 状要保持一致。
(4)尺寸标注特点
回转轴线既是其径向的设计基准,也是车、磨时的工艺基准。 轴向除有设计基准外,还有工艺基准。 有些局部结构如中心孔、键槽、退刀槽等的尺寸已经标准化。
26 2×45° f30k6 f32r6 155 41 96 18 9 17 2×45° f32r6 f24r6 19 5N9 R3
11 8 17
1)在零件的结构形状表达清楚的基础上,视图 的数量越少越好。 2)避免不必要的细节重复。
六、四类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
零件的形状千变万化,根据其作用大概可 分为四类;其视图表达方案具有一定代表性。 这四类典型零件如下:
1. 轴套类零件
2. 轮盘类零件 3. 支架类零件 4. 箱体类零件
1. 轴套类零件
尺寸标注必须合理
所谓合理就是标注尺寸时,既要满足 设计要求又要符合加工测量等工艺要求。 一、正确地选择基准 ⒈ 设计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中的位置的基准。 ⒉ 工艺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加工或测量时的基准。
例如: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A
A
设计基准
A- A
二、注意尺寸标注的形式
三、主要的尺寸应直接注出 主要尺寸指影响产品性能、工作精度和 配合的尺寸。 非主要尺寸指非配合的直径、长度、 外轮廓尺寸等。
端盖
齿轮 键 轴套 滚动轴承 端盖
轴 轴系分解图
(1)零件举例
——轴、销、套筒
(2)结构和工艺特点
本类零件主要由共轴的回转体构成;零件上常有中 心孔,螺纹,键槽、销孔、倒角、退刀槽等。 机械加工以车、磨为主。 键槽 退刀槽 倒角
轴肩
回转轴
(3)视图表达特点
主视图常按其主要加工位置(轴线水平)放置。 基本视图往往仅需一个,其局部结构常用断面、局 部视图和局部放大图等方式表达。
(4)尺寸分析
1×45° 3×F5 此类零件的尺寸一般为两大类:轴向和径向 6.3 尺寸,径向尺寸的主要基准是回转轴线,轴向尺 寸的主要基准是重要的端面。 定形和定位尺寸都较明显,尤其是在圆周上 分布的小孔的定位圆直径是这类零件的典型定位 尺寸,多个小孔一般采用如“ 3×Φ 5 均布”形式 5 标注,均布即等分圆周,角度定位尺寸就不必标 注了。 内外结构形状尺寸应分开标注。 1×45° F38 F35 6.3 6.3 F44 F54 5 10 24
主视图投影方向
4. 箱体类零件——阀体
⑴ 零件分析 功用:流体开关装置球阀 中的主体件,用于 盛装阀芯及密封件 等。 形体:球形壳体、圆柱筒、 方板、管接头等。 结构:两部分圆柱与球形体 相交,内孔相通。 圆柱筒
管接头
球形壳体 方板
4. 箱体类零件——阀体
⑵ 选择主视图
● 零件的安放状态
阀体的工作状态。
结构名称 尺 寸 标 注 方 法 说明 一般 45°倒角 按 “宽度×角度 ” 注出。 30°或60°倒 角应分别注出角 度和宽度。 45°倒角 退刀槽 非45°倒角 一般按 “槽宽×槽深”或 “槽宽×直径”注 出。
倒 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