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发动机润滑系.ppt
节气门:控制混合 气流量的开关,关 闭时留有通气间隙。
飞汽
转速一定时,节 气门开度越大, 喉部真空度越大 ,油量越多,功 率越大。 节气门开度一定 时,转速越高,
功率也越大。
7
2、工作原理
飞汽
8
3、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的工作过程
飞汽
9
三、简单化油器特性
a
简单
1.3
混合气浓度随 1.2 喉管处的真空 1.1 度增大而升高 1.0
0.9
化油 器特 性曲 线
0.8 123456789
混合气浓度
Ph x kPa
飞汽
趋于稳定
10
四、可燃混合气成分与发动机性能的关系
1、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飞汽
11
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 ge%
机性能的影响曲线图
1
140
α= 0.88—— 功率混合气
120
Pe%
α=0.4 —— 火焰传播上限 100
进气预热装置 进气歧管
飞汽
16
二、各系统及其工作情况
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化油器所供给的混合气随着节气门 开度加大而逐渐变稀,并在中负荷下接近于最经济的成分。
空气量孔
空气量孔的作用:
①引入少量空气,使汽油泡 沫化。
②降低主量空处真空度的增 长率,使混合气由浓变稀。
主喷管
主量孔
飞汽
17
保证在怠速和很小负荷时供给很浓的混合气。
显著增 大
回火、发动机过 热、加速性变坏
混合气不燃烧, 发动机不工作13
2、发动机各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冷起动
极浓混合气。
怠速和小负荷
少而浓的混合气。
中等负荷
随节气门的开大, 混合气由浓变稀。
大负荷
怠速: 发动机在对
外无功率输出的情况 下以最低转速运转, 此时混合气燃烧释放 的功,只用以克服发 动机内部的阻力。
第四章 化油器式汽油机燃 料供给系
一、概述 二、简单化油器及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三、化油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四、电子控制化油器 五、汽油供给装置 述
一、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任务:
将空气与雾化后的汽油充分混合后,形成可燃混合气, 提供给发动机并对可燃混合气的供给量及其浓度进行有效的 控制,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连续、稳定运转。
燃料供给方式 化油器方式 汽油喷射方式
二、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① 燃油供给装置:汽油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油管
② 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
③ 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化油器
④ 废气排出装置:排气管道、排气消音器,三元催化转换器
飞汽
2
供给路线图
油箱
汽油滤清器
汽油泵
空气滤清器
化油器(混合)
在气缸内燃绕
排气管
排气消声器
飞汽
3
桑塔纳轿车汽油供给系示意图
空气滤清器
油管
油箱
汽油滤清器
化油器
汽油泵
飞汽
4
三、汽油的使用性能
1、物理特性: 粘度小、流动性好、自润性差。
2、使用性能指标: ⑴蒸发性:能被蒸发的性能。 ⑵热值: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 ⑶抗爆性:在燃烧中,避免产生爆燃的能力。 (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强)
性能
火焰传播上限
0.4
过浓 混合气
0.43~0.87
功率混合气
0.88
标准混合气
1.0
减小 最大 减小2%
激增
增大 1015% 增大4%
混合气不燃烧, 发动机不工作
燃烧室积炭、排 气管冒黑烟,放
炮
输出最大功率
经济混合气
1.11
减小8%
最小
过稀 混合气 火焰传播下限
1.13 1.33 1.4
显著减小
飞汽
为0.6~0.8。
油道
过渡喷孔
⑵、结构:
调整螺钉
怠速喷口
怠速
飞汽
怠速过渡
18
在大负荷和全负荷时额外供油,保证在全负荷时混 合气浓度达到为0.8~0.9,使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
1)机械式加浓系统
推杆
结构:
主量孔
加浓阀
加浓量孔
拉杆
摇臂
飞汽
19
主量孔 加浓量孔
空气缸
活塞 弹簧 推杆
加浓阀
飞汽
20
在节气门突然开大时及时将一定量的额外燃油一次喷入吼管, 使混合气临时加浓,以适应发动机加速的需要。
3、牌号: 牌号越高,抗爆性越强。
飞汽
5
第二节 简单化油器及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一、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表示方法
1、空燃比
将实际吸入发动机中的空气的质量与燃料的质量比值称为 空燃比,用符号R表示。(多为欧美国家采用)
2、燃空比
空燃比的倒数称为燃空比,用符号λ表示。(日本等国
家常用)
3、过量空气系数
α = 1 为标准混合气 α ﹤ 1 为浓混合气
燃烧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 α ﹥ 1 为稀混合气
=
理论上完全燃烧1kg燃料时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飞汽
6
二、简单化油器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1、简单化油器的结构
主喷嘴:让汽油 喷入空气中形成 可燃混合气。
喉管:产生真空度, 吸出喷管中的燃油。
针阀:控制汽 油进入化油器 浮子室的开关。
量孔:控制汽油 精确的出油量。
空气 空气
飞汽
24
飞汽
25
阻风门拉钮 加速踏板
阻风门
拉杆
止动支柱
节气门
凸轮
飞汽
26
名称
性能
进气管拐弯多、阻力大、进气流速
上吸式 低、汽油雾化不好,化油器的保养
和调整也不方便。趋于淘汰。
进气弯道少,进气阻力较上吸式小,
下吸式 有利于提高气缸充气效率和发动机
功率。
平吸式
进气阻力小,可使发动机总体高度 尺寸降低。
2
α= 1.11—— 经济混合气
80
α=1.4 —— 火焰传播下限 稳定工况的 α=0.88~1.11。
0.88 1.1 60
a
0.4 0.6 0.8 1.0 1.2
过浓
有利 过稀
火焰传 播上限
飞汽
浓
稀
火焰传
1——燃油消耗率 播下限
2——功率
12
混合气的浓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混合气种类
发动机功率 耗油率
飞汽
27
喉管大, 增加充气 量,但汽 油雾化不 良
多重喉管既可以 满足充气量的需 要,又可以使汽 油充分雾化
喉管小,汽 油雾化良好, 但充气量减 少
功率混合气。
加速
额外供油。
飞汽
14
3、理想化油器特性
在一定转速下,汽车发动机所要求的混合气成分随负荷变 化的规律。
a
1.2
2
1.0
3
1
0.8
0.6
0.4 0 20
小负荷
怠速 (节气门开度最小)
Pe%
40 60 80
中负荷
大负荷
全负荷
(节气门开度最大)
飞汽
15
一、基本结构
针阀 浮子
量孔
浮子室
喷管
喉管 节气门
活
塞
加速喷口
式
加
通气道
速
系
统
摇臂
结
构
出油阀 活塞 拉杆
进油阀
飞汽
21
当发动机在冷态下起动时,在化油器内形成极浓的混合气
为0.2~0.6,使进入气缸的混合气中有足够的汽油蒸汽,
以保证发动机能顺利起动。
阻风门
组成:
阻风门(有的带有活门)。
节气门
飞汽
22
空气
通气管
阀门
双金属片阀 调节螺钉
补偿气道
飞汽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