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期(第$$期)佛山陶瓷!!!!!!!%&&前言’()由于其成份与生物机体骨骼的无机成份相近,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关注。
上世纪#"年代,就有人合成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是一种无毒、无致癌、无副作用和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生物活性材料;人们还发现’()具有固体碱性能*%+和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因此在催化载体、离子交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还能吸附有毒的离子*!+和具有温敏、湿敏效应*#+,因此还是绿色环保材料和智能材料。
此外,武汉理工大学生物中心研究发现纳米’()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而对正常的细胞没有副作用,为制备新一代抗癌药物提供了新的途径。
’()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除与本身特性有关外,还与其制备方法和制备工艺有密切的关系。
!&&’()的晶体结构羟基磷灰石英文名称’,-./0,12134356分子式为71%"8)9:;<=9’;!&>简写为’(或’()?>钙磷比71@)AB@#!%C<$(当71@)小于%C<$称为钙亏’()>当71@)大于%C<$称为钙盈’()>当71@)为%C<$称为正常’())>属磷酸钙=D7);陶瓷中的一种生物活性材料。
从分子式可以看出,71!E位置=(位;易被%、!、#价和FGG#E等离子替换;*)9:+#H 位置=I位;易被*(J9:+#H、*K9:+#H、*L49:+!H、*L9:+!H、*79#+!H等基团替换;*9’+H位置=M位>通道离子;易被卤素元素替代,并且置换速度非常快;它还可以与含羧基=799’;的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等反应。
(、I、M还能相互耦合替代*:+。
D.N5O1P*B+等研究发现’()与氟磷灰石具有同样结构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O。
其结构为六角柱体,与Q 轴垂直的面是一个六边形,1、R轴的夹角为%!"",晶胞常数1ARASC:#!!,QA<CTT%!。
单位晶胞含有%"个71!E,<个*)9:+#H和!个*9’+H。
图%是’()晶体结构示意图。
从图中可看到*9’+H位于晶胞的:个角上,:个71!E占据718U;位置,即VA"和VA%@!位置各!个,该位置处于<个9组成的71H9八面体的中心。
<个71!E处于718!W位置,即VA%@:和VA#@:位置各有#个,位置处于#个9组成的三配位体中心。
<个*)9:+#H四配位体分别位于VA%@:和VA#@:的平面上,这些四面体的网络使得’()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干法(固相反应法)、水热法和湿法(溶液反应法)等。
目前通常的方法是71#8)9:;!或7179#和71:)!9S在%!"""的高温下通入水蒸气,通过固相反应合成’()。
必须严格控制反应的温度,因为在%!"""烧结温度下,反应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及应用X 朱晏军王玮竹闫玉华(武汉理工大学生物中心武汉:#""$")??’()是一种活性陶瓷材料,由于其成份接近生物机体骨骼的无机成份,能诱发新骨生长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作为替代材料已广泛应用于人体硬组织的修复。
本文主要介绍’()的晶体结构和几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晶体结构,制备方法,应用注Y湖北省重点项目资助(编号:!""%((#"<Z"%)图%????’()晶体结构示意图S!"#$%&’()*%+,(#’’’’’’’’’’’’’’’’’’’’’’’’’’’’’’’-./012’&.34(#5678/9&.344)晶相为!"#;而在$%&’!烧结温度下,晶相为!"#和()#两种混合物。
这是由于!"#在$%&’!烧结温度下发生如下的分解反应*+,*-,:).$’/#012+/0!3%4!).$’5#013+0467!%04(气)%).$’8#013+04!%).9/#013%464).%#%0-4649).1#%0:4444从上面的反应式可以看出反应生成水蒸气。
根据化学反应平衡原理,通入水蒸气,可以阻止反应向右进行。
因此必须在高温下通入水蒸气,抑制!"#的分解。
该法的优点是可以得到无晶格缺陷和结晶程度高的!"#晶体。
缺点是原料粉末需要长时间混磨,易污染,反应速度慢,产物粒径大,产物的活性较差。
4444水热合成法是在一个密闭的压力容器中,用水溶液作为反应介质,通过对反应容器加热,使得在通常条件下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并重结晶。
将).8=093%与!9#014按钙磷比).>#?$;+-混合均匀@放入特制密闭的高压锅内@加入蒸馏水。
按-!>ABC加热速度升至不同温度8%’’"1’’!3@在指定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从而使*0!,D加入晶格中生成!"#。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8=093%767!9#01767!%07!).$’8#013+80!3%7777待反应容器冷却至室温取出!"#晶体,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干净,在$$’!干燥即可。
该法最大的优点是产物直接为晶态,无须烧结晶化,可以减少在烧结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团聚。
粒度均匀、形态比较规则;而且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晶体结构和结晶形态的产物。
随着水热合成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晶粒发育越完整、粒度越大。
但此法对设备要求很高,而且成本也很高。
湿法反应包括酸碱反应法、水解法、电化学沉积法、溶胶D凝胶法及微乳液法等。
9;9;$7酸碱反应法*$$,7777酸碱反应法是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生成!"#。
如用).80!3%与!9#01反应生成!"#。
先将一定量).80!3%的粉体用水调成糊状,在加入蒸馏水并加热至-’!左右的烧杯中,加入糊状).80!3%并搅拌,缓慢滴加!9#01,调节E!值,即可生成!"#。
其反应方程式为:).80!3%767!9#017!).$’8#013+80!3%767!%07777此法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最经济,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比较适合工业化生产。
7777水解法和水热合成法原理相似。
在水解法中,通常).!#01在-’!左右和#!为<;&的条件下使*0!D,加入晶格中生成!"#。
其反应方程式为:).!#01767%!%07!).$’8#013+80!3%79;9;97溶胶D凝胶法*$9,*$1,*$&,7777溶胶D凝胶法的基本原理是将金属醇盐或无机盐水解,然后使溶质聚合凝胶、干燥和焙烧。
其技术方法是将).溶胶缓慢滴入#0196溶胶中@体系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1!)09@用氨水调节E!值@生成的)!"#凝胶经%1F陈化!洗涤!干燥!焙烧。
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该方法工艺过程简单,产物组成容易控制且无需大型设备,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高纯和均匀的超细粉体。
9;9;17微乳液法*$+,*$-,7777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系GBA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其技术方法是将).)H%与5=!12%!#01分别制成微乳液,油相为环己醇,表面活性剂为正己烷,将两种微乳液混合后放置一定的时间,将沉淀物用无水乙醇洗涤,可获得粒径为%’"1’CA的!"#粉体。
其工艺流程如图9所示。
此外,还有电化学沉积法。
根据电化学的基本原理,从).95#012%水溶液中把!"#粒子电沉积在阴极上,其反应式为*$<,:!%06I D7!$>%!%"6*0!,D7777*!%#01,D6*0!,D!*!#01,%66!%07777).%66*!#01,%66*0!,D!).$’5#012+50!2%#67!%06!677777!66I D!$>%!%"图%7777溶胶D凝胶法制备!"#流程图$’!""#年第$期(第$$期)佛山陶瓷图#%%%%微乳液法制备&’(流程图)%%应用自&’(问世以来,人们对这种材料的研究进展很快。
在医学方面,目前&’(颗粒材料已用于骨缺损修复和口腔外科,&’(陶瓷作为人工牙齿植入后,能与骨组织形成牢固结合。
&’(陶瓷机械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无毒,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
块状的&’(鼻骨、锁骨和骸骨等各种形状的人工骨也已在临床中使用。
研究结果表明材料无位移、不变形、无破碎和无溶解吸收,整复后的功能与美容效果均令人满意*!"-。
由于&’(具有良好的化学亲和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药物牙膏。
临床实践充分证明*!+-*!!-,&’(具有止血和消炎作用。
将其用于牙膏可有效地防治牙槽脓肿和牙出血等多种牙病。
可以加速牙齿的矿化,防止牙齿因脱矿而致龋。
同时它又是一种良好的摩擦洁齿剂。
这种物质呈针状晶体,能增强摩擦效果。
从另一方面看,牙釉的硬度为$,而&’(硬度为.,因而它又是一种温柔的摩擦剂,不会对牙齿造成机械磨损。
人们用&’(制作陶瓷基片*!#-,开发灵敏、可靠及耐用的陶瓷湿度敏感器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01%0234567%8%9:;71%0<=07%/>’?@<0<4A@%34B%6@<@CD5<%03 %%%5D3<E4<06%2=F@306%6E4105<=D%*G->8E41%H46E2C:%%%+,$I:+!A.I.J.I,;!%%K0D03F%L:M2F@3%H%G:H=@03@%/%G>M4@N%0112O0C0P@<023%%%Q=21%@R74275%52C7<0235%@3N%623<@1%03@<4N%520C5%7503F %%%?E25?E@<4%=26S5*G->T3U0=23%/60%@3N%H46E32C:%%%+,,.:!,A+++IJ++!V;#%%W7S0%9:W2S21%0P2%W>932=F@306%?E25?E@<4%1@<4=0@C5*G-> %%%/435@%XD3<53:+,I+:+A!#J!$;)%%8212N0%(:M07%W:/<2??@%Y:4<%@C>’%17C<014<E2N%@3@CD505 %%%2Q%/0J:/J%@3N%ZTT J%=06E%@?@<0<4%Q=21%@%34B%Q03N%2Q %%%S@50C0<4J%O4@=03F%C4760<4%[’O=7PP0:9<@CD\*G->L034 %%%L@F:+,,,:V#[.\AVV+JV$!;.%%H=741@3%]%’>HE4%5<=76<7=@C%2Q%EDN=2^D@?@<0<4*G-> %%%]@<7=4:+,,V:+!+"A,#$J,#I;V%%_E27%G>L:PE@3F%‘;:4<%@C>G>L@<4=>/60>L@<4=>L4N:+,,+: %%%![.\AI#JIV;$%%姚秀敏等>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无机材料学报,!"""年V %%%月,第+.卷第#期I%%伍源等>用水热合成羟基磷灰石*G->无机盐工业,+,,+,!(.):I#JIV;,%%廖其龙等>水热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及其结构表征>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年.月,第#卷第#)期+"%李玉峰等>水溶液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动物实验研究>攀枝花大学学报,!""!年!月,第+,卷第+期++%应波等>饮水降氟材料J羟基磷灰石合成方法的优化>卫生研究,!""+年$月,第#"卷第)期+!%任卫等>纳米羟基磷灰石合成及表面改性的途径和方法>硅酸盐通报,!""!年第+期+#%黄志良等>溶胶J凝胶法合成羟基磷灰石的热稳定性研究>武汉化工学院学报,!""!年V月,第!)卷第!期+)%袁缓>溶胶J凝胶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中国医学院学报,!""!年V月,第)$卷第)期;+.%童义平>羟基磷灰石工艺研究>化学研究与应用,!""!年!%月,第+)卷第+%期+V%M01%X%a:b@3F%G:]F%/%8:4<%@C>(=2645503F%2Q%EDN=2^D@?@<0<4 %%%U0@%%106=24%17C5023%@3N%417C5023%=27<45>c021@<4=0@C5: %%%+,,$:+I[!+\A+)##J+)#,+$%任卫等>纳米羟基磷灰石合成及表面改性的途径和方法>硅酸盐通报,!""!年第+期+I%黄志良等>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武汉化工学院学报,!""+年,月,第!#卷第#期+,%谢建林等>羟基磷灰石陶瓷人工牙齿的研究;!"%张德正等>医用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制备与应用>中国陶瓷,+,,I年+!月,第#)卷第V期!+%’>/C25@=6PDS等>羟基磷灰石牙膏>日用化学工业译丛,+,,!年,第!期!!%王菊如等>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牙膏的研制>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学报,+,,V年V月,第+!卷第!期!#%戴怡等>羟基磷灰石陶瓷在室温下的湿敏性能>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I年,月,第+$卷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