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商务》课程标准

《移动商务》课程标准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移动商务》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移动商务
**人:**
学院审核:
教务处审核:
编制日期:2012年7月
《移动商务》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课程编号:01011003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开课学期:第5学期
学分: 3 总学时:72
编写单位:电子商务教研室编写日期:2012年7月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1.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主要以各类中小企业的岗位(群)任职能力要求为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中小企业所需要的电子商务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应当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务组织、管理和业务方式及其特点,理解电子商务决不仅是商务手段和方式的更替,而是整个商务运作体系的变革,应该具有完整的电子商务观,在校期间通过助理电子商务师的考试,毕业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从事网络营销员、电子商务系统策划与运营员、网站编辑、网站推广员、网络交易管理员、电子商务员、网络品牌塑造与营销员等工作。

2.本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作为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习和了解移动商务的各种基本问题,如移动商务概念,移动商务技术基础,移动商务价值链及其应用模式,移动商务交易服务等。

本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突出3G时代的到来给电子商务带来的新的变化和契机,让学生能与时俱进的将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运用到移动商务活动中,重在探讨和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由于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新的发展领域,针对移动商务知识更新快、新业务不断涌现等特点和学生对相关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学习而设计。

旨在通过提高学生移
动通信基础知识,熟悉移动电子商务产品和服务,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2.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移动商务本身的特点,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描述移动商务的产生以及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介绍移动商务的主要工作流程和模式,以及需要依托那些相关技术和网络平台,最后了解移动商务目前的法律环境和企业遇到的相关问题,用各种成功的案例来串联所学的主要内容,在考核时,以学生为主来为相关行业或企业提供自己的移动商务的解决方案。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移动商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学习该课程应以电子商务基础、计算机及应用、网络基础、电子支付等课程为基础进行学习,同时为今后走上实际工作岗位,为企业提供好的移动商务解决方案起到很好的实践应用作用。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从事移动商务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

具体包括:
(1)移动营销能力
(2)移动信息服务能力
(3)移动增值业务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移动电子商务安全关立
(5)移动电子支付、移动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6)客户服务和商务接待
(7)移动电子商务的管理
2.知识目标
(1)了解移动商务的发展历史
(2)了解我国的移动通信业务、3G业务
(3)掌握移动数据通信、移动搜索、移动办公、移动广告的基本形式与主要作用
(4)熟悉移动交易服务的具体形式和策略
(5)掌握移动电子商务产业的价值链与构建体系
(6)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资源开发技术
3.态度目标
(1)具备基本的电子商务企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判断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解决企业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移动商务营销方面的问题,具有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坚持原则、保守秘密、勤奋敬业、谨慎细致、务实高效、团结协作的职业态度;
(3)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意识。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四、课程教学进度表(2学时为一单元)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是实施教学过程的载体,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及基于电子商务的典型工作任务编写教材,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和项目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

2.教材必须紧扣高职教育培养技能性人才的目标,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旨在追求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而不是学科结构的完整性,彻底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体系。

(二)教学方法建议
在课程教学时,教师要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引导的强烈意识,关注学生的态度、兴趣、习惯、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变“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变“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学,教师教,教师‘教学生学’”。

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

采用真实企业的案例资料,以完成每一任务为目标,让学生根据会计实际工作过程所需技能的操作方法和规范要求进行学习和训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产生对会计核算基本技能的需求,针对其需求引入相关理论知识,用工作任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训练,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实践理论一体化。

2.案例教学法。

以真实企业实际发生的事项为案例,导入每一工作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再以学生身边实例加以讲解,使抽象的理论通过浅显明了的案例变得通俗易懂。

3.以赛促学法。

开展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竞赛,要求全班学生必须参加,根据竞赛结果设置团体和个人优秀奖,并与学生年度评优及奖学金、助学金评定相联系,极大地激发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通过竞赛促进学习的目的。

(三)教学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分为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两个部分。

评教在期中和期末进行,实行网上评教方式,评学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通过教学评价,达到以评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本课程实行百分制考评,采用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评相结合,注重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本课程全部以日常作业作为考核结果,其中日常作业包括有:测验、专题作业、调研活动、实训室操作、表达能力、学习态度等(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建设用于本课程教学实训中心,使之具备仿真教学、现场教学等技能训练功能,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求。

2.建设课程教学资源网站,将各种教学资源集中统一管理。

形成课程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益。

3.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不断增加教学资源的品种,不断提高教学资源的针对性。

五、课程考核说明
考核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主,考核学员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总成绩 = 平时成绩( 30%) + 期末成绩( 40 %) + 实训考核成绩( 30% )
六、编制说明
教学资料:
1、教材:秦成德主编,《移动电子商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07
2、教学参考书:张润彤,朱小敏主编,《移动商务概论》(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编制人:秦琴
编制单位: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经管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
编制日期:2012.7.24
教学单位负责人:秦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