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诵读的广播稿

经典诵读的广播稿

经典诵读的广播稿
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经典诵读的广播稿,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经典诵读的广播稿
男:大家好,欢迎收听《经典之声》节目,我是***中队主持人***。

女:我是***中队主持人***。

男: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将心比心”。

意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万善集》中有云:“物我一体,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女: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
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男:下面请欣赏美文《将心比心》。

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也和您的年龄差不多,
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
暖了许久。

女: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
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鼓起青包。

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
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那位护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

我是来实习的,这是
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

要不是你的鼓励,我真不
敢给您扎了。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
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
个患者。

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合: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谢谢大家收听,下次见!
经典诵读的广播稿
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我们是中华少年。

童年时光,我们亲
近经典。

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

校园内外,我们诵读经典。

今天,我们与圣贤为友,
今天,我们与经典同行。

亲爱的同学们,从今天起,《成长——在经典的引领下》晨
读将在每周一到周四早晨7:00——7:15分和你们准时相会。

在这里,我们一起读圣贤书,学做有德人,学立君子品。

本学期,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古代蒙学经典《弟-子规》。

有一位外国哲学家曾经说过“好书开卷引人入胜,终卷使人获益。

”《弟
-子规》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根据至圣先师孔子先生的教诲写成的一本关于青
少年道德修养的书籍。

书中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如何对待朋友,对待他人,如何讲究谨慎,讲究诚信,如何与社会相融合,努力行动,并且学习有用的东西。

全书共分为八部分,分别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总叙。


听我来读一读: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下面我读一句,大家跟着读一句。

(3遍)
《总叙》部分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他人相处时,要
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
不可的事。

如果做了这些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
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结束语:
琴声淡去,余音袅袅;诗词吟罢,口留清香。

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

美好的人生是文采人生,美好的人生是诗意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的人生多一些文采,让我们的人生多一些诗意!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朝气,让我们的心灵沐浴书香。

今天的晨读经典到此结束,下面的时间请各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阅读《语文读本》并完成相关练习。

谢谢大家,明天同一时间我
们再见!
[经典诵读的广播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