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村镇地区发展及空间优化研究文献综述——蔡晓辉

村镇地区发展及空间优化研究文献综述——蔡晓辉


国内研究
9
张瑾等(2009);张俊(2006); 阐述国内特色村镇的地区的布局形态、 李锦生(2010);朱晓明(2010); 空间特征 胡毅等(2014);武廷海 (2001,2011);邵甬(2011); 高璟(2005)
文献题目 广东五邑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作者
文献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 南方建筑 岭南文史 山西建筑
蔡 晓 辉
研村 究镇 文地 献区 综发 述展 及 空 间 优 化
目 录
1 2 3 3.1 3.2 3.3 3.4
引言 技术框架 国内文献分类综述 理论阐释类 保护与开发类 空间优化类 借鉴与应用类
3.5
3.6 3.7 3.8 3.9 4 5
旅游开发类
文化精神类 评价体系数据库建立类 乡村建设类 对比分析类 小结 下一步计划
胡毅、张 京祥、孙 东琪、付 清松
从聚落形态的演进看中国城市的起源
武廷海
微山运河古镇“一河三城”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研 武廷海 究 华东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及保护规划研究 邵甬、陈 悦、姚铁 峰 长江三角洲小城镇村镇空间布局的演变与优化 高璟
文章通过研究大理洱海区域村镇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试图探讨洱海区域村镇空间结 构的演变规律,分析影响村镇空间结构的动力机制。 2006年8月17卷4 村落拟城化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村落在外部景观上模拟城市,在内部关系上仍然相 当程 期 度保持村落特征的现象。文章阐述了村落拟城化现象及其特征,并分析其成因,提出发展 小城镇以防止拟城化的蔓延。 理想空间 2010.10 在宗艾古镇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作者运用古代风水营城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以罗盘 运用为手段,再现了宗艾古镇风水格局、形制的完整营造过程,复原出宗艾古镇 的风水 格局意向,以及风水格局。 理想空间 2010.10 陕西米脂杨家沟村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其闻名遐迩的整体村落布局、建筑技艺和村 落防御、排水系统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文章探索了这一布局模式、建筑组合形式、排水 与道路系统的科学和实用价值。它不仅是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研究的实物佐证,而且是陕西 科学防止水土流失,自然与建筑有机结合、节约乡村土地、改善居住气候条件的居住范例。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资本的不平衡发展是空间生产理论中的经典代表,揭示了当代空间生产的源动力。文章选 取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有产物城中村作为研究对象,从资本的不平衡发展视角结合其空间 生产的历史过程,分析资本在其中通过对地理环境的不平衡选择、行政界限的突破和重新 划定以及社会关系不平衡的塑造 来维持其不间断的利润生产。资本积累将不断寻求各种 内在的地理扩张、空间重组和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以继续发挥其政治经济系统功 能。 建筑史论文集 2001 城市是一种高级的聚落形态,它具有综合的中心功能;城市的起源过程就是聚落中心功能 逐渐增强的过程;城与郭相连、城与市聚合、城与乡分野可以视为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初步 形成的标志。 建筑史 2011 文章梳理夏镇总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并在大运河申遗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背景下提 出复兴“一河三城”复兴的建议。 城市规划学刊 2011年5期 文章在对华东地区历史文化村镇普查的基础上, 对它的形成原因、历史文化特征 、保存特 征等进行了分析, 指出其呈现出以地域文化为基底的“面”上特征,以交通通道为轴线的 “线”性特征和以微观环境为领域的“点”状特征,从而提出保护规划的建议。 硕士学位论文(同济 2005 文章研究长江三角洲小城镇村镇空间布局的影响机制,归纳出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村镇空 大学) 间布局的综合模式;并通过对具体影响因素的分类评价,总结归纳出主导性的影响因素, 最后提出优化建议。
3 3.2
国内文献分类综述 保护与开发类
研究村镇地区保护与开发战略的文献比例较多,该类文献一般以某特定村镇为例,分析现状 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保护自身特色为主的保护开发措施。
研究方向 保护与开发 岭南地区研究 数量 18 研究者 核心内容
刘挺等(2011);蒋丹鸿(2006); 从多角度分析研究岭南地区村镇的发展 张万玲(2011);蔡育新等 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以发展自身特 (2008);梁明珠(2015);熊瑛 色为主的保护策略 子(2014);刘昕(2013);申江 芳(2013);郭谦等(2014);李 思宇(2013);李佳(2008);钟 永汕(2012);冯江(2010);钟 国庆(2009);华南理工大学民居 建筑研究所(2008);张勇 (2010);陈达良(2014);罗瑜 斌(2010) 陈兆东等(2010);张大玉 (2014);张成谕(2011);吴承 照等(2003);马航(2006) 以传统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传 承与发展问题
2006 介绍了具有五邑地区特色的鹤山隔蓢村的村落布局及古建艺术。 2007年5月33卷 总结了岭南传统水乡村落常见的河道景观类型,对岭南传统水乡村落外部空间河道景观的 14期 组成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岭南传统水乡村落外部河道景观的空间形态及边缘处理,探 讨了该水体营造景观的再利用。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6) 文章通过对广西扬美古镇地理环境的研究,得出其特点①注重风水古镇选址;②良好的区 位条件和防卫功能;③左右江河谷的大开发成就了古镇繁荣的商业;④地理环境的现代意 义。 论广府古村落总体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郑璐莎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32) 文章以大旗头村、南社村、逢简村和黎槎村为例,论述了广府古村落总体布局与自然环境 (电子版) 的关系。 让古村焕发生态光彩 阿柱 环境 2005(8) 以小洲村为例,阐述生态对古村的影响 浅谈粤北韶关地区古村落的地域特征与形态类型 付玲 科技信息 2012(1) 文章介绍了粤北韶关地区古村的地域特征、粤北韶文化和粤北韶关地区古村落的形态类型。 肇庆传统村落的构建发展与环境形态 李颖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 2008 文章着重探讨肇庆传统村落的建构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厘清古村落的基本分 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 布特点。发展脉络与在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的内在发展机制,从总体上概括肇庆传统村落 委员会学术交流 多样化的环境形态类型与特征。 珠海传统村落及建筑特色 乔柏渭 南方建筑 2010.4 从历史的、地域的和社会的角度,分析了珠海传统村落及建筑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珠海传 统村落及建筑在选址与规划和民居建筑方面的特点。 珠江三角洲历史文化村镇的类型及特征研究 罗瑜斌、 华中建筑 2009,27(8) 文章根据村镇历史发展、功能特征、自然和人文景观等物质要素特点,将珠三角历史文化 肖大威 村镇划分为传统农耕聚落文化型、侨乡外来文化型、建筑遗产型、革命史迹型、商贸交通 型和名人史迹型六种,并归纳出其以水为脉、以祠为宗、以墙为围、以巷为网的村镇整体 格局特征以及岭南传统文化景观特征。 明清广府古村落文化景观初探 朱光文 岭南文史 2001 文章研究了广府古村落的聚落形成与分布、选址与形态、空间结构和乡土建筑景观,说明 明清广府古村落文化景观是珠三角独特地理环境与广府民系乃至岭南地区文化共同作用的 产物。 粤中的侨乡村落 陆映春、 南方建筑 1999 文章从分析岭南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和粤中村落的布局现状入手,总结出粤中村落秩序性、 陆映梅 整体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并分析其空间构成手法,进一步总结出由于近代西方建筑文化的 导入而使侨乡村落产生出异于传统村落的变化,而更富有近代特色。 珠江三角洲最后的果林水乡——小洲水乡的外部 朱光文 岭南文史 2005 文章详细介绍了小洲村的外部环境、水网系统、村落分区与形态、水巷景观和村落节点与 环境与聚落景观 开敞空间。 岭南传统村落的形态研究:小洲村的句法释义 林杰勇 硕士学位论文(中山 2010 对小洲村进行地形和地面高差分析、街巷空间网络句法分析、地块分析、建筑空间功能句 大学) 法分析和空间的社会逻辑——使用者行为活动的句法分析。 粤北传统村落形态及建筑特色研究 朱雪梅 博士学位论文(华南 2013 文章系统分析和揭示了粤北传统村落及建筑形态演变的动因、影响因素和个性特色,并对 理工大学) 保护和传承粤北村落建筑文化进行思考。 从化市传统村落岭南特色语汇研究 张喆 硕士学位论文(华南 2013 文章以从化市为例,对体现岭南地域文化的传统村落语汇进行研究并最终梳理归纳构成岭 理工大学) 南特色村落的元素体系。
阐述村镇地区的布局形态、空间特征以及相关理论概念的文献比例最多,内容一般包括村镇 布局演变及形态分析,影响村镇空间结构的因素分析以及拟城化等相关概念阐释。
研究方向 理论阐释 岭南地区研究 数量 17 研究者 核心内容
邱丽等(2011);陆琦等(2011); 阐述五邑、粤北、粤中侨乡、珠海、肇 胡源坚(2006);黎林等(2007); 庆等地区的空间形态特征,研究地理环 潘顺安(2013);郑璐莎(2013); 境、生态等因素对村镇形态布局的影响 阿柱(2005);付玲(2012);李 颖怡(2008);乔柏渭(2010); 罗瑜斌等(2009);朱光文 (2005);林杰勇(2010);朱雪 梅(2013);张喆(2013)
1
关键词
引言
岭南村镇
岭南是中国一个很特殊的地理与文化单元。岭南村镇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分布地域广阔, 文化内涵丰富,蕴藏着文化、历史和旅游等多方面的巨大价值。但在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中, 随着当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资本的不平衡造成了空间发展差异,岭南村镇地区正经受着物 质性和结构性衰败的双重考验 ,不仅传统的历史风貌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乡村中最富有人文特色 和社会价值的场所空间和社区环境也逐渐凋零。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新型城镇化策略,岭南村 镇地区的研究应当确定什么方向,如何根据地区发展特征制定有效的优化策略,已成为人们关注 的重点。
文献题目
作者
文献来源
期刊间结构发展演变 张瑾、余 小城镇建设 研究 丞 城镇化进程中村落拟城化现象研究 张俊 同济大学学报
宗艾古镇风水格局和性质辨析
李锦生
不只是红色履迹——论陕西米脂杨家沟扶风寨的 朱晓明、 聚落特征 高增元
资本的空间不平衡发展:城中村的空间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