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 中国地理中国的农业教案

高考地理 中国地理中国的农业教案

中国地理——中国的农业[考纲要求]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知识讲解]南方的水稻栽培、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世界最早。

大豆的原产地、栽桑养蚕和栽培茶树的故乡。

我国是生产粮食、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最多的国家。

耕地占世界7%,人口占世界22%。

1、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1)大部分在中低纬度,热量条件优越。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2)水资源总量丰富,地区分布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多旱涝灾害。

(3)山地多,耕地、林地面积小。

(4)历史悠久,耕地质量好,后备资源不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等地区)。

(5)生物资源品种丰富。

1、种植业(1)种植业与自然条件影响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活、水源丰富、足够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

分布: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旱地,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秦岭——淮河以南:水田,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甘蔗,淮河以南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

(2)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重要性:需要量大;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增长慢,人均量不多;自然灾害频繁。

提高粮食产量途径:一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二是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 和质量。

建立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较高、便于统筹管理的地区。

好处:粮食生产专业化,可以大规模使用优良种子、先进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主要基地:三江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松嫩平原(四江三湖一成松)。

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南疆等5大片。

油料基地:山东、河北——花生,长江流域——油菜(播种面积最大)。

糖料基地:甘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生长期长,需水肥量大,喜高温);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出口农业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花卉、蔬菜、水果等。

适应市场,发展多种经营: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需求多方面,提高农民收入。

2、林业、牧业和渔业(1)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作用: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既提供木材,又提供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南北差异 商品粮 基 地现状:世界上少林国家。

天然林采伐过度,面积缩小。

措施:控制采伐量,加强营林、造林,建设速生丰产林,开展全民性义务植树,生长量超过采伐量,世界上人工造林最显著的国家。

除营造用材林、薪炭林,大力发展经济林。

林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最大天然林区;西南横断山区是第二大天然林区;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工林区。

(2)畜牧业牧区畜牧业: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地区。

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细毛羊)、青海、西藏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宁夏(滩羊)。

农耕区畜牧业:饲养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是城乡人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3)水产业有利条件:大陆边缘有广阔的海域(大陆架宽广、寒暖流交汇)、河湖水域面积广。

生产情况:总体海水产品产量大,捕捞海产品产量大,养殖淡水产品产量大。

东南部水产业发达的因素:水域面积大,人口稠密,城市多,交通便利,水产捕捞加工技术高,居民有广泛的食鱼爱好,水产品产值较高,消费市场大。

3、农业的发展(1)成就粮食、棉花、肉类、花生、油菜籽、水果世界第一。

农业生产条件、装备、机械化水平提高。

(2)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结构现状:种植业占据主导地位,畜牧业占比重低,林业、渔业比重很小。

结构调整原因:畜、林、水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经济效益高,畜、牧业生产利用生态环境的优化。

调整方向:稳定粮食,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

(3)科技兴农(4)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大部分地区的个体经营方式,生产规模小、过程简单,缺少市场联系渠道,不适应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产业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企业带动个体农户进入市场,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联系起来进行一体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真正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

(5)农业发展前景农业发展方针:“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前景:拓宽市场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1.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农业产区,对带动我国农业整体素质提高,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下图是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条件分析:西北地区棉花种植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和京津沪地区都是我国牛奶优势产区,东北牛奶产区主导区位条件是________,京津沪牛奶产区主导区位条件是________。

(3)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都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比较两地农业生产的差异,填写下表。

东北地区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农业地域类型优势社会经济条件答案:(1)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沙质土壤水源缺乏(2)饲料丰富靠近消费市场东北地区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优势社会经济条件人均耕地多(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丰富我国农业主产区战略布局示意图,回答2~3题。

2.关于各农业主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单产最高的是甘肃新疆主产区 B.土壤最肥沃的是黄淮海平原主产区C.光热条件最好的是长江流域主产区 D.复种指数最高的是华南主产区3.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优势产区的意义是( )①提高市场竞争力②推进规模化经营③提高专业化水平④改善主产区农田生态环境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2D 3.B4.(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

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图8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

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 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

控制施肥量(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

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成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能力训练]2、下列地区中,农作物为一年一熟的是( )A.松嫩平原 B.台湾西部平原 C.成都平原 D.江汉平原3、我国北方地区出产的水果主要有( )A.苹果、梨 B.柑桔、桃 C.哈蜜瓜、荔枝 D.菠萝、葡萄4、关于我国森林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树种丰富B 、覆盖率高,木材蓄积量多C 、分布不均D 、东北林区是全国最大的林区5、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A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B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C 、土地资源多种多样D 、人口多,耕地少6、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A 、天然橡胶B 、椰子C 、柚木D 、樟脑7、我国最大的油菜籽产区是 ( )图8 建三江国界 黑 龙 江松 花 江乌 苏 里 江 132°挠力 河 134° 48°A 、长江流域B 、珠江三角洲C 、淮河流域D 、东北平原8、我国的四大牧区是 ( )A 、宁夏、新疆、青海、四川B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C 、陕西、西藏、甘肃、宁夏D 、山西、西藏、甘肃、9、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 ( )A 、冬小麦B 、甜菜C 、棉花D 、甘蔗读图,分析回答10~12题:10、图中ab 为( )A .内外流域分界线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C .400mm 等降水量线D .200mm 等降水量线11、下列农业在ab 线以西以北没有分布的是 ( )A .高原农牧业B .绿洲农业C .桑基农业D .灌溉农业12、甲图中字母Q 分布区表示的最主要经济作物(非纺织原料)以及该区域和乙图中C 区域相同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 、甜菜和春小麦B 、甜菜和冬小麦C 、甘蔗和水稻D 、棉花和春小麦读下图,回答13—16题13.有关河流R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汛满足春播需要B .含沙量大C .无结冰期D .只有夏汛14.有关该地区森林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采伐以合理砍伐为主B .全国最大的次生林区C .珍贵树种有红松、落叶松D .增加产品附加值是本区林业发展重点15.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 .单位面积产量高B .人均耕地面积大C .地势平坦,雨热充足D .交通发达16.导致山脉A 东西两侧农业地域类型不同的区位因素是( )A .水分B .热量C .地形D .交通17、该地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理由是 ( )①地广人稀②平原地形③科技水平高④投入资金多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无答案)18、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 )A 耕地B 林地C 草地 甲 乙19、下列是我国水稻主要种植区的是()A 华北平原B 东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20、导致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热量C 土壤D 水源21、我国牦牛主要生长在()A 青海牧区B 内蒙古牧区C 新疆牧区22、我国最大的渔场是()A 海洋岛渔场B 舟山渔场C 烟威渔场D 三亚渔场24、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在()A 东北林区B 西南林区C 南方丘陵D 三北地区26、我国经济作物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A 甘蔗B 棉花C 甜菜D 油菜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南方地区)耕地类型耕作制度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力训练答案]2、A3、A4、B5、D6、D7、A8、B9、B 10、B 11、C 12、A 13、A 14、B 15、B 16、A 17、A自主复习检测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