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演讲稿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陕西省柞水中学徐庭东
我很感激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给我搭建了这个平台,能让我在这里施展教书育人的抱负。
今天借此机会,把我工作中一些故事分享于助我成长的领导和老师。
灵感之花喜结硕果。
刚到县中,在未见到学生的那一个多星期里,我一想到即将面对的多是家境优越、个性张扬、叛逆好动的少爷和公主,我就寝食难安。
管理这帮与我年龄相差不多,但却问题不少的学生,我很想做到胸有成竹,但仍有老虎吃天之惧。
为此我积极向其他班主任和老教师求计求策,结合过去三年班主任工作经历,我尝试着探索特殊班级的特殊管理办法。
有一次深夜,当我想到运用明星激励法,竟幸喜若狂地从床上爬起来在笔记本里认真地设计这个方案到凌晨3点。
正因有准备,所以开学工作才得以顺利展开,明星计划形成的激励机制,通过一年的实施,有效地助推了班级的管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勤奋与诚恳可以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开学报名我从部分家长眼里读到不信任的信息。
私下里我赶紧找了熟识的家长了解了情况:原来家长见我年青且身材矮小、单薄,学生却比我高出一头多,怕我管不住学生。
家长的不放心我可以理解,毕竟每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期望。
我暗暗告诉自己:不能误人子弟!我不能让家长把年轻当浅薄,我要用行动赢得家长的信任。
我把我的年轻简单转化为资本,利用年轻的优势融入学生,深入他们的生活、解读他们的喜
怒哀乐,了解他们的行为和学习习惯。
先做好他们的兄长,进而再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为更好地管理学生,搭建好了平台。
真切的付出胜过最动听的言语。
2012年9月18日星期二,农历八月初三,课间操汪金萍同学向我请假,并且要带上班里几名与她关系要好的同学外出。
问明原因,得知当天是她生日,考虑到学生安全问题我坚决地拒绝了她的请假要求,看着她失望的表情,我安慰她说老师会给你个惊喜。
中午我赶制了生日主题幻灯片,晚餐时间出去买了小蛋糕和生日礼物。
第四节晚自习,当幻灯片打出祝福语、生日蜡烛点燃、生日歌在班里响起,汪金萍激动得留下了眼泪,她说:“从没有人给我过生日,感谢老师和同学,以后一定努力学习……”。
我顺势告诉她应该感谢她的父母,并把电话借给她,让她给家里打了感恩亲情电话,她妈妈激动地说要来班里参加孩子的生日会,说没想到学校和老师这么在意她的孩子,她还说把孩子送到县中来上学是选对了地方!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每一个同学都有被尊重的心理需要,都希望被关心。
教育工作中精神引领往往比任何实物馈赠都更有意义。
于是,我让生活委员统计了班里所有同学的生日。
自此,只要是同学生日,我们都会送一份礼物给他,为他唱生日歌。
同学们也在这项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于无形中也为我的班级管理增添了助手。
说到助手,我不得不提我们班的班长程惠同学了,这位同学是班里进步较大的几位学生之一,在班里担任班长和语文学习委员,心思缜密,经常主动帮助同学和老师。
她在一次帮我挑选班级明星照片时见到我不足两岁的儿子的照片,过了几天,她提着一个装着盒子的塑
料袋兴冲冲地跑进办公室,“老师,我送你一个礼物,等我走了你再打开看!”她笑呵呵地说。
放下礼物,还没等我开口,她已经一溜烟地跑出了办公室。
办公室的同事都好奇地打量着我,我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发现盒子里放着一双十分精致的小孩棉鞋,我禁不住心头一热,一瞬间我热泪盈眶,孩子都快两岁了,我却很少有时间陪他,他甚至一见我就害怕得要哭,而学生反倒替我惦记着孩子的冷暖,让我十分感动。
由于班里的情况特殊,使我的工作量很大,每天出现的新问题让我煞费心事,有时甚至忙得有点儿手忙脚乱,所以时间长了,几乎每周到了周三以后,我的嗓子就会周期性地出现问题。
记得一个周三的下午,作文课上我正竭尽全力地用嘶哑的喉咙讲着课,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是谁替我接了杯水放在讲台上,同学们大声地打断了我的话,“老师,您先喝杯水润润嗓子吧!”,我停止了言语,只剩下眼眶泪水在转。
我默不作声但又饱含深情地注视着教室里的学生,我发现,说这话的不是别人,而是来自我班最调皮两个同学——朱海萌和孙涛之口。
这些饱含关切的温暖话语,竟出自这两位同学之口,让我惊奇又惊喜,嗓子的疼痛也似乎减轻了许多。
这件事情让我认识到,每个同学都存在着闪光点儿,都是上苍独一无二杰作,我们做老师的绝不能轻易否定,我们老师能做的就是因势利导,教育感化,化教育教化于无形。
同学们成绩差、调皮搞怪,这是他们天真烂漫本质的一种体现。
由于缺乏自我约束力,有时这种天真表现在不妥的地点和时间段。
只要我们和他用心交流,对等地换
方位思考,这群孩子并非朽木一块。
正确引导他们,耐心教育他们,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只要他们不断地超越自己,日积月累,也可以做个出类拔萃的人!我坚信即使他们成不了成绩优异的学生,但至少可以做一个品格健全的人!
和13、14班同学相处的这段时光,让我感动。
这感动不只是来自同学们课间塞进我口袋的棒棒糖,也不只是一杯杯热水,更不是同学们课后的一声“哥哥”,而是让我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看到了真诚与希望。
我没有理由拒绝同学们的真诚,但我有义务点燃同学们的希望之火,为同学们的理想装上品格与做人的翅膀,助推他们向更广阔的空间翱翔。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当中,我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着领导、同仁与社会,信心百倍。
同学也用感恩的心回报着我的付出,不断给我惊喜。
教育真谛其实是一种相互感化。
感动在延续,教育故事在续写,让感动激励我们,催人奋进。
不管今天有多苦,不管明天去何处,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用爱心浇灌禾苗,当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我们的工作何尝不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