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长廊简介

文化长廊简介

1、中共安源路矿支部:江西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国产业界第一个共产党支部。

1921年秋,中共湖南支部书记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主事的公开身份来到安源煤矿考察,经过1周左右的考察,毛泽东认定安源是一个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发动工人运动的好地方。

同年11月,毛泽东偕同李立三和宋友生,再次来到安源,决定在安源开展工人运动和建立党团组织,并决定派李立三常驻安源开展工作。

李立三吸收朱少连、李涤生等6名工人为共产党员,于1922年2月建立了中共安源路矿支部,李立三任书记,机关驻安源路矿,隶属中共湖南支部。

中共安源路矿支部成立后,随着路矿工人运动的发展,党员人数不断增加。

1923年春,在支部基础上成立了中共安源地委,到1925年1月,党员发展到230人。

安源路矿党组织的建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江西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现。

从此,安源路矿工人有了自己的领导核心,工人运动进入新的阶段。

2、中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组织最严密、战斗力最强的工会组织——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1922年,由毛泽东领导的中共湘区委员会派李立三、刘少奇、蒋先云到安源地区开展工人运动,同年3月,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筹备委员会,5月1日俱乐部正式成立,李立三、刘少奇先后担任俱乐部主任,并建立党团组织和工人纠察团。

因为路矿当局长期拖欠工人工资并压迫工会,9月14日俱乐部领导路矿工人17000多人举行大罢工(即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并取得了胜利,使当局接受了工人提出的各项谈判条件。

1923年,安源矿工集资兴建了一所新俱乐部,俱乐部各机构也迁往新址。

新俱乐部兴建式样仿自莫斯科大剧院,为一二层楼房。

一楼中厅是纠察团办公室,右侧为裁判委员会办公室,左侧是会计办公室;二楼左侧为总代表会议室,左侧前房为刘少奇和何宝珍的卧室,二楼右侧大房为主任团办公室3、中国工人阶级最早的经济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1922年5月1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后,因当时俱乐部对外宣传之宗旨,仅为“联络感情、交换知识”等数句空话,所以加入俱乐部的人并不十分踊跃。

1922年7月,为了维护工人的切身利益,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集资百元(本文金额均为银元)创办了工人消费合作社,先附设在安源工人补习学校内,由安源党支部书记、工人俱乐部主任李立三兼任总经理,当时有社员30余人,主要是以贩卖为数不多的布匹和日用品为主,并以“可买便宜货”为口号向群众宣传,使加入俱乐部的人逐渐增多。

到1922年11月,中共湘东区委员会派委员易礼容、毛泽民、唐升超、毛福轩等来安源协助办社,当时社员增至1.3万人,资金增至1.8万元。

1923年2月7日,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正式成立。

合作社租用安源老后街一店主刘胜山所开的“刘协记”杂货店,独自设立门市营业。

合作社内设兑换、粮食、服务、器用、南货、杂务等经营项目。

由易礼容担任合作社总经理,俱乐部副主任朱少连担任副总经理。

1923年夏,易礼容调走后由毛泽民代理总经理。

4、第一个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安源儿童团1922年4月,安源的少年儿童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领导下,组织起来,并于次年正式成立儿童团,安源儿童团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第一个早期组织。

当时安源儿童团的组织机构严密,纪律严明。

据1924年安源的《小学国语教科书》记载:“童子军的编制,九个人算一队,两队算一团。

每队有个队长,每团有个团长,团长上面,更设立一个总团长带领着。

安源儿童团在革命的生涯中,几起几落,它由当初的七八个人发展到1926年的350多人。

不少少年儿童经过儿童团的培养,从安源走向了井冈山,走向了延安,走向了新中国的重要岗位。

如:1955年被授予军衔的王耀南、吴烈、幸园林、唐延杰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兵工事业的开拓者吴运铎等。

历史证明,安源儿童团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少年儿童组织运动的先河,成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先驱组织,安源因而成为中国少年先锋队诞生的摇篮。

5、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个支部——青年团安源地方支部1921年12月中旬,李立三奉派到安源发动路矿工人革命运动。

行前,毛泽东同他商谈了开展工作的方法,指出:应当利用一切合法的可能,争取公开活动,以便和工人群众接近,发现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逐渐把他们训练和组织起来,建立党的支部,作为团结广大群众的核心。

按照毛泽东的布臵,李立三到安源后从办平民教育入手,在工人中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于当年12月吸收了一批先进工人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了由8名团员组成的小团体(相当于后来的青年团支部)。

这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产业工人中最早建立的支部。

6、中国最早采用西方机器开采、运输、洗煤、炼焦的大型煤矿之一——安源煤矿。

安源煤矿创办于1898年。

清末邮传大臣、官商盛宣怀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之需,引进外资和西方先进采矿技术开发安源煤田。

开凿总平巷,修建株萍铁路,1906年路、矿相继完工投产,成为中国最早采用机械生产、运输、洗煤、炼焦的煤矿,时为中国十大厂矿之一。

安源煤矿的正式称呼当时叫萍乡煤矿,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安源作为工人运动的基地,先后派李立三、刘少奇来安源开展革命活动,成功组织和取得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胜利,并把它建设成“无产阶级的大本营”。

7、安源张家湾是毛泽东部署和指挥秋收起义的地方1927年9月初,毛泽东在江西安源张家湾召开会议,讨论秋收起义的具体部署,决定将参加起义的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警卫团(即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湖南平江、浏阳的农军,鄂南崇阳、通城的部分农民武装和安源的工人纠察队等,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共5000余人。

图为张家湾会址。

历史人物在安源自1921年中共“一大”后至1927年秋收起义期间,毛泽东同志先后6次到安源煤矿,发动组织工人革命。

1921年10月下旬,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到安源煤矿考察,准备开展安源工人运动。

12月,毛泽东以中国劳动书记部湖南分部负责人的身份,与李立三等人第二次来到安源煤矿,筹备成立工人组织,发动工人革命。

1922年5月1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

与此同时,毛泽东第三次来到安源,召开了中共安源路矿支部会,为路矿工人大罢工作准备。

9月上旬,毛泽东同志第四次来到安源,针对路矿当局拖欠工人工资及企图勾结军阀封闭工人俱乐部的情况,召开了安源党支部会,研究、布臵安源路矿工人罢工事宜。

12月,毛泽东同志第五次来到安源,参加了工人代表会议。

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八七”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并从此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9月初,毛泽东第六次来到安源并召开会议,具体讨论了秋收起义的军事部署。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是与毛泽东同志的名字紧密相连的。

“十五个之最”部分注解一、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青年团支部1921年12月中旬,李立三奉派到安源发动路矿工人革命运动。

行前,毛泽东同他商谈了开展工作的方法,指出:应当利用一切合法的可能,争取公开活动,以便和工人群众接近,发现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逐渐把他们训练和组织起来,建立党的支部,作为团结广大群众的核心。

按照毛泽东的布臵,李立三到安源后从办平民教育入手,在工人中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于当年12月吸收了一批先进工人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了由8名团员组成的小团体(相当于后来的青年团支部)。

这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产业工人中最早建立的支部。

二、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共产党支部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为建党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之后,通过思想教育和创办工人补习学校、组织工人俱乐部等项工作实践的考察,吸收了5名青年团员加入共产党,于1922年约2月成立了由6名党员组成的中共安源支部,李立三任书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产业工人最早建立的支部。

三、全国工人运动中最早成立的侦探队1927年9月5日,中共安源市委根据毛泽东主持召开安源会议的决定,将安源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2000余人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在全国第一个举起了“工农革命军”的旗臶。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经济事业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在安源镇老街的十字街口,有着450平方米、砖瓦结构的二层红色综合商品楼。

在商品楼里面,摆放着一个长约3米的柜头、一个2米多高的大货架和一些昔日使用过的方角米桶等物。

这栋综合商品楼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的全国第一个工人消费合作社。

1922年11月,中共湘东区委员会派委员易礼容、毛泽民、唐升超、毛福轩等来安源协助办社,当时社员增至1.3万人,资金增至1.8万元。

次年2月7日,中国工人阶级最早的经济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正式成立。

合作社租用安源老后街一店主刘胜山所开的“刘协记”杂货店,独自设立门市营业。

合作社内设兑换、粮食、服务、器用、南货、杂务等经营项目。

由易礼容担任合作社总经理,俱乐部副主任朱少连担任副总经理。

1923年夏,易礼容调走后由毛泽民代理总经理。

五、中共领导创办的经济实体最早发行的股票1922年9月,经工人俱乐部最高代表会议决定,工人消费合作社发行股票以筹措合作社所需资金。

《合作社招股简章》规定:每股洋5角,共招2万股;凡工人俱乐部每月工资在9元以下者,劝认一股;9元以上者,劝认2股;多认者听便。

结果,每人少认一股,最多的认十四股。

到1923年初,工人共认购1.56万余股,股金7845元,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经济实体最早发行的股票。

1923年2月7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股份制经济实体——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在安源老后街正式开业。

工人消费合作社成立初期,由易礼容任总经理。

六、中国共产党领导者的革命运动中最早的货币和工人储蓄1923年春,经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最高代表会议决定,工人消费合作社又开始印发铜元票数千元,以弥补资金之不足。

为筹措进一步扩充合作社所需资金,同年8月,俱乐部决定消费合作社增设储蓄部,提倡工人储蓄,并发行纸币一万元。

由于实行了这些举措,到1924年12月,合作社资金由原来的1.86万余元增加到2.83万余元。

工人消费合作社发行的铜元票和纸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中最早发行的货币,铜元票和纸币的发行、工人储蓄的创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事业的最初尝试。

七、中共党史上最早的工人出身的中央委员—朱少连朱少连,湖南衡阳人,株萍铁路工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副主任、路局认行、消费合格社副经理、株萍铁路总工会委员长、中共第三届中央委员等职。

1929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萍乡。

八、全国最早由工人自己建造成的工会大厦即现在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系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后,由工人自己捐款,按莫斯科大剧院式样设计建造的。

坐北朝南,总面积1266平方米,分前后两栋,前栋是俱乐部办公室,砖木结构,两层楼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