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确保造林绿化成效有关机制的建议

关于确保造林绿化成效有关机制的建议

关于确保造林绿化成效有关机制
和办法的建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绿色河北攻坚工程”,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县的绿色崛起,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就有关机制和办法提出如下建议:
一、本办法适用范围为我县境内环县城、环村庄绿化、沿道路、沿河渠通道绿化、规模以上果品基地(成方连片不低于50亩)。

二、县成立绿色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吸收农提办、林业、财政、监察、审计、城管、交通、国土、农开办、水务等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各乡镇、区、有关单位成立相应组织,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相关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挂帅,负责安排部署、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本乡镇造林绿化工作,要逐级逐地块把责任落实到人头,签订责任状。

同时要明确责、权、利,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实行土地流转补贴制度。

对环县城、环村庄、沿道路、沿河渠绿化带用地,县政府按照每亩500元的标准,对涉及农户给予一次性青苗补偿;按照每年每亩1700元标准对种植户给予土地流转补贴。

村庄绿化实行以奖代补政策;绿化所需苗木,由林业局会同财政、监察、审计部门组成专门机构负责统一采
购。

采购价格由财政、林业、监察、审计等部门根据市场行情、苗木品种研究确定。

林业局和城管局要及早动手,摸清本地苗源,保证苗木供应。

财政局要根据林业局提供的苗木需求数量,提前拨付购苗资金,确保苗木购得上、栽得下。

四、对成方连片发展50亩以上果品基地的大户或合作社,经林业和财政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后,县财政按每年1000元/亩标准给予土地流转补贴,补贴期限为从建园起前三年。

五、林业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造林一线搞好技术指导,从整地挖坑、苗木标准、浇水栽植到抚育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切实提高造林成活率,确保做到栽一片、活一片、成一片。

对成活率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督促乡镇按照“缺一棵补一棵”的要求补植补造。

对不按照要求进行补植补造的,要按照《**县人民政府巩固造林绿化成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政字[2013]6号),由县财政从相关乡镇、区、单位经费中按苗木损失比例双倍扣除。

六、各乡镇要结合县林业部门对所栽林木登记造册,明晰产权,及时颁发林权证,做到权责明确。

县乡村要逐级建立林木管护档案,明确专人管理,内容包括作业设计、造林面积、林木权属、承包合同、管护人员等,为管护工作提供依据。

七、林带内的林木原则上8年内不得主伐,对确需更新采伐的,要坚持分期、分段、合理采伐的原则,由县林业局统一规划设计并报市林业部门批准,办理《林木采伐证》后方可实
施。

八、要制定科学实用操作性强的各类防灾减灾预案,发生灾害及时启动。

一是搞好抗旱浇水。

遇到持续干旱时期,县林业局和各乡镇政府要及时组织开展林木抗旱浇水工作,保证林木健康生长。

二是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森防机构要注意加强林木病虫害的监测,合理设置监测点,及时预测预报,指导开展科学防控工作。

发生较大虫情时,县财政要拿出足够资金统一组织除治,防止疫情泛滥成灾。

三是搞好森林防火。

严禁在林带内及周边堆积、焚烧秸杆杂草等可燃物,秋后要组织群众及时清除林带内杂草,消除火灾隐患,杜绝森林火灾发生。

四是搞好灾后补救。

特别是发生风雹洪涝灾害后,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要迅速组织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持林相完整。

九、县公安和林业部门要加大依法护林力度,对盗伐、滥伐、火烧、损毁等一切人为破坏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要切实做到“六个严禁”,即严禁在林带内及周边使用危害林木生长的农药,严禁要林带内种植玉米、高粱等高杆农作物,严禁在林带内从事危害林木生长的养殖,严禁大型机械在林带内作业,严禁过度修枝等,严禁在林带内及周边地带进行取土、挖沙、建房、开矿、建厂等一切破坏及影响林木生长的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