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脂蛋白的生理作用
5 HDL—“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研究表明, HDL能加强血管内已存在脂质斑块的稳定 性,抑制斑块破裂或脱落阻塞血管,降低 冠心病的发生几率。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DL<0.907mmol/L时,冠 心病发病危险性为HDL>1.68时的8倍;HDL每升 高0.5,冠心病的发病率下降50%。 当血液中HDL含量高时,血脂及血垢的清运速 度大于沉积速度,不但不会有新的血脂沉积,连 早已沉积的脂质斑块也会被逐渐清除,血管越来 越干净,血流畅通无阻,大量的HDL进入血管内 膜及内皮细胞,修复内膜破损,恢复血管弹性, 心脑血管病变几率就比较低;当HDL含量低时, 血脂及血垢的清运速度小于沉积速度,血脂增高, 沉积加快,硬化逐渐加重,病变必然发生。
1、HDL—血管内的“脂质清道夫” 研究证明:血液中多余的血脂是靠高密度脂蛋白 来代谢的。高密度脂蛋白可将血液中多余的胆固 醇转运到肝脏,处理分解成胆酸盐,通过胆道排 泄出去,从而形成一条血脂代谢的专门途径,或 称“逆转运途径”。因此,HDL能增强血脂代谢 能力,保持血管畅通,使血管更清洁,且对血管 没有任何损伤,安全、稳定,是国际医学界唯一 公认的、真正的血管内脂质“清道夫”。
3 HDL—“长寿因子” 美国的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具有遗传性高 HDL的家族几乎可以避免动脉粥样硬化, 更没有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长寿成了普遍 现象,因而被称为“长寿因子”。
4 HDL—“好的胆固醇”,它就象是清扫废 物的垃圾车。负责把血液中或血管壁上的 胆固醇等脂质垃圾运送到肝脏,经分解处 理后排除体外,高水平的HDL能显著降低 心脑血管病的危险。
2、HDL—“抗动脉硬化因子” (1)HDL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很好保护冠心病危险 因子之一的LDL不受氧化,(因为只有经过氧化 的LDL才具有较强的形成血垢致动脉血管发生粥 样硬化的能力),HDL减轻或阻止LDL对血管内 皮细胞的破坏; (2)由于HDL体积小,能穿透动脉内膜,将沉积在 里面的胆固醇等脂质斑块破碎并携带出血管壁, 并修复血管内膜破损,恢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从而消除动脉硬化斑快,使血管弹性得到最大程 度的恢复和保护,所以被称为“抗动脉硬化因 子”。
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 总胆固醇低而高密度脂蛋白高对健康有利,不是说 总胆固醇越低越好而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男性 最好小于4.5,女性最好小于3.5;即对成年男性来 说,高密度脂蛋白应在1.2毫摩尔/升以上,成年女 性在1.4毫摩尔/升以上。如一位男性,总胆固醇为 5.2毫摩尔/升,那么他的高密度脂蛋白最低应是1.0 毫摩尔/升,最好在1.2毫摩尔/升以上;如果总胆 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大于5,其患动脉粥样硬 化和冠心病的可能性就增加了。总胆固醇低,也不 能保证不发生冠心病。有文献报道一位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其总胆固醇值仅4.4毫摩尔/升,但高密度 脂蛋白比值为6.7,远远高于正常值5。
高密度脂蛋白的 生理作用
平煤总医院 检验科 徐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正常的血脂代谢是指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与低密度脂蛋白 或甘油三酯成比例,即一个高密度脂蛋白分子可以“运 输”5—6个低密度脂蛋白或甘油三酯分子到肝脏进行分解 处理,最终排出体外。 当低密度脂蛋白或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比例失 调时,就会使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等指标超出正 常范围,打破了原正常的血脂代谢平衡,发生异常,被称 为“垃圾”的多余血脂就会俯着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 成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因此说高密度 脂蛋白的数量不仅决定着血液中血脂代谢是否平衡,而且 还起到消退或减轻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
谢谢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实,每100毫升血液中的HDL升高1 毫克,可使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降低3-4%,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组宣称: 对于心脑血管病,广为接受而又最少争议最重要的保护因 素是体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越高越好! 当然也不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就保证不发生冠心病。 例如有一位男性冠心病患者,其高密度脂蛋白为1.4毫摩尔 /升,高于正常值,但他的总胆固醇为9.9毫摩尔/升,其总 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为6.9。故单纯高密度脂蛋白水 平高,也不能保证不发生心脏病。由此可见,总胆固醇与 高密度脂蛋白比值正常非常重要。一些动物,如海豚,它 的高密度脂蛋白达20.8毫摩尔/升,占总胆固醇的90%,它 极少患动脉硬化。所以说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 越低,心脑血管系统就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