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节能服务产业包括哪些市场?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 (2)二、节能服务产业的市场规模和前景如何? (2)1、中国节能服务市场的规模 (2)2、中国节能服务行业的利好政策 (4)(1)国家层面的利好政策 (4)(2)各省市的利好政策 (5)3、有哪些做的好的企业? (5)三、CISDI是否应当进入节能服务产业领域? (6)1、CISDI面临的机会和优势 (6)(1)强劲的市场需求 (6)(2)钢铁行业巨大的节能市场 (6)(3)CISDI拥有较强的节能技术实力 (7)(4)CISDI拥有大型工程设计和总承包的项目管理经验 (7)(5)CISDI拥有完备的作战团队 (8)(6)CISDI在西部地区特殊的地位 (8)(7)品牌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8)2、节能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8)(1)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 (8)(2)节能服务公司自身实力不足 (9)(3)融资渠道不健全 (9)(4)潜在客户利益相反方的抵制 (10)四、CISDI在节能服务行业可能有哪些作为,应如何做? (10)1、节能咨询 (10)2、合同能源管理 (10)3、节能技术的研发工作 (10)4、对碳排放交易平台的探索 (11)(1)国际上成熟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11)(2)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现状 (11)(3)国内碳排放权交易有哪些机会和挑战? (13)(4)CISDI的探索 (13)结论 (14)参考文献及信息来源: (14)节能服务产业的机会和挑战全球气候变化,《东京议定书》2012年将到期且目前还没达成替代的协议,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向世界承诺在2020年较2005年将减排40~45%,“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节能20%的目标还没有达到(2010年须在2009年基础上下降9%才能实现)……面对这一系列严肃的现实,节能已和环保产业一起作为了国家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国家政策日趋显著,节能需求日益旺盛,一个新兴的产业——节能服务产业逐渐形成。
CISDI作为国内一流的钢铁工程公司,面对节能服务的大蛋糕,有无分羹机会,如果有,有哪些事情可做?如果没有,又存在哪些挑战?本文作出浅析,仅供参考。
一、节能服务产业包括哪些市场?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节能服务是指为耗能企业或单位提供能源审计、能耗及节能潜力诊断、节能设计、设备供货及安装、调试、节能效果分析及评价等一系列的服务。
国内的节能服务公司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产品型、单项技术型、客户管理型、综合型、直接投资型。
不同类型的公司,在实施节能服务时,其技术、资金的风险不同,需要很好的管控能力。
目前,国内的北京神雾、北京源深,国外的施奈德、西门子等公司就做得比较好。
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MC,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是目前国内外最为成熟和可行的节能服务模式。
它几乎涵盖了以上所描述的全部节能服务环节,即专业节能技术服务公司接受客户(节能业主企业)委托,通过与客户签订能源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改善的设备、技术、资金等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为客户节约下来的能源成本来获得项目收益。
合同能源管理源于上世纪70年代发生能源危机的美国,1997年进入中国,已成为国际市场上提供节能服务普遍采用的机制。
其中,发源地美国的合同能源管理产业的市场产值已经占到全球节能服务业产值的2/3。
二、节能服务产业的市场规模和前景如何?1、中国节能服务市场的规模中国证券网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
从单位产品能耗看,8个高能耗行业(钢铁、水泥、焦化、有色金属等)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
更为震惊的事实是:2009年全国GDP总量为33.5万亿元,但背后却是万元GDP 911公斤标准煤、总计31亿吨标准煤的巨大消耗,而欧盟每万元GDP只需要191公斤的标准煤。
中国存在巨大的节能空间。
2009年,我国共实施节能项目4000多个,完成总产值583亿元,2010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有望达到800亿元,增速保持30~40%,未来行业市场容量高达4000亿元。
从节能项目的分布来看,工业节能项目占60%左右,建筑节能项目占30%左右。
节能服务行业的产值规模、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如图1~图3所示。
图1 节能服务行业的产值规模图2 节能服务行业的企业数量图3 节能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估计,我国2010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有望达到800亿元,增速保持在30%至40%,未来行业市场容量高达4000亿元。
2、中国节能服务行业的利好政策(1)国家层面的利好政策2010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
对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实施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其中包括对项目收入免征营业税、项目所得享受三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四项税收优惠政策。
6月3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财政奖励资金的支持对象、范围、支持等相关细则。
中央财政将在2010年安排20亿元,对节能服务公司的工业节能改造项目给予补贴。
5月18日,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平台在北京市环境交易所推出并上线运行,该平台汇集耗能企业项目资源和投融资机构,推动投融资机构与节能服务企业对接,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国家财政的干预明确了将对合同能源管理提供包括资金在内的一系列实质性支持的信号。
且各地方省市纷纷响应,表明了对合同能源管理坚强支持的态度。
(2)各省市的利好政策2009年,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扶持办法(试行)》,提出可以为单个项目提供最高500万元的财政补助。
2010年,四川省将安排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对省级公共机构既有建筑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改造面占15%以上。
同时今年还将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建设10个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
广东建立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由广东省科技厅,深圳市国融信合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建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设立,是国内首支以科技金融相结合的产业投资基金;是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基金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相关银行配套200亿元人民币,总规模达到250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向广东省节能减排等绿色产业。
2008~2009年,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昆明等7个城市相继成立能源环境交易所,为节能减排提供交易平台。
3、有哪些做的好的企业?2009年,我国节能服务公司约为502家,大多数企业都是资金实力不足的中小型企业。
不过有几家企业已经在合同能源管理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涉及冶金行业的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前身为中国节能投资总公司)、北京神雾、北京国发华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中央企业中唯一专业从事节能环保的企业,做成的项目有:天津天铁余压余热发电项目总投资3.8亿元,重钢的TRT发电、高炉转炉煤气发电项目总投资13亿元。
北京神雾——成立于1999年,一家针对化石燃料消耗市场的节能环保服务商,年销售额从1999年的70万元增至2009年的30亿元。
神雾为国内300多座加热炉提供蓄热式节能改造服务,平均节能30%以上,累计节能技术总承包额达100多亿元人民币。
其董事长吴道洪博士目前担任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会长,神雾的节能服务市场占有率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北京国发华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运用合同能源管理为天津钢铁动力厂全厂的风机水泵系统进行了整体节能改造,该项目被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评为“2008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示范工程”,被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评为“中国电机系统节能优秀项目”。
除冶金行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外,国外企业中西门子、施耐德等公司做的很好。
2009年,西门子将近1/4的收益来源于那些与环境及气候保护直接联系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约190亿欧元)。
2011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能达到250亿欧元。
国内上市企业中,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已经比较成熟的泰豪科技,2009年完成13亿元的节能产值规模。
泰豪科技在钢铁、煤矿、铁路、市政、军用设施等领域实施绿色照明改造,创造了大量成功案例。
如为太钢临汾钢铁厂实施照明改造,每年节电超过450万度,年节能效益超过500万元。
泰豪科技从节省下来的费用中分享3~5年的利润回报。
三、CISDI是否应当进入节能服务产业领域?1、CISDI面临的机会和优势(1)强劲的市场需求从外部压力来讲,国家及地方政府对能耗企业施压,强迫企业进行节能。
如,今年8月9日工信部公布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截至到7月14日,全国22个省区市已全部取消了对高耗能企业实行的优惠电价,等等。
从内部发展来讲,能源成本占耗能企业总成本的比例越来越高(钢铁企业能源成本约占25%左右),各行业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同样迫使企业节能。
尤其对于国内外大型钢铁企业,能耗的高低不仅作为成本计算收益,更作为衡量钢铁企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内外压力的驱动下,各能耗企业都将做出大手笔的节能计划。
比如太钢从2000年到2008年投资48亿元,建设了92个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
从2010年开始到2012年,太钢将再投入48亿元,完成33项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全力建设冶金行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工厂。
(2)钢铁行业巨大的节能市场中国钢铁工业总能耗占全国总能耗15%左右,以2009年全国总能耗31亿吨标准煤计算,钢铁工业2009年共耗能4.5亿吨标煤。
中国钢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15%,如果达到国际先进,整个钢铁行业需要节约0.45~0.63亿吨标煤。
按照投入3000元节能改造资金节约1吨标煤计算,节能市场潜力在1400~1900亿元之间。
如果考虑钢铁厂直接进行淘汰落后、更新产能也将具备节能效果,折扣掉50%,这一市场在700~1000亿元之间。
以下为中国钢铁工业各个环节具体的节能潜力市场。
●TRT,全国有1300多座高炉,其中大于1000M3以上仅有170座左右,绝大部分仍为能耗居高不下的小高炉。
TRT作为高炉重要的节能装备,到2009年全国也仅有520台,且平均发电量在25kwh/t,离国际50 kwh/t的先进水平差距甚大,这跟很多高炉使用湿法除尘不无关系。
如果加上干法除尘改造,TRT 设备成套工程将成为高炉节能服务的重要市场。
●CDQ,全国有焦炉2200多座,炭化室高大于6m的仅有124座。
干法熄焦CDQ全国仅有127套。
CDQ的普及尚需要大大提高。
●烧结余热发电,全国有烧结机420多台,180m²以上的烧结机仅有7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