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第十六章 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0.18kg 的垒球,以25m/s 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45m/s ,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260NB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60NC .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238.5JD .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36J解析:设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为F ,由动量定理得F -·t =m (v t -v 0),取v t =45m /s ,则v 0=-25m/s ,代入上式,得F -=1260N ,由动能定理得W =12m v 2t -12m v 20=126J ,选项A 正确。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车,小车上有一物体,用一细线将物体系于小车的A 端,物体与小车A 端之间有一压缩的弹簧,某时刻线断了,物体沿车滑动到B 端粘在B 端的油泥上。

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 )①若物体滑动中不受摩擦力,则全过程机械能守恒 ②若物体滑动中有摩擦力,则全过程系统动量守恒 ③小车的最终速度与断线前相同 ④全过程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解析:取小车、物体和弹簧为一个系统,则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若有摩擦,则物体与小车间的摩擦力为内力),故全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小车的最终速度与断线前相同。

但由于物体粘在B 端的油泥上,即物体与小车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有机械能损失,故全过程机械能不守恒。

3.如图所示,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人静止站在A 车上,两车静止,若这个人自A 车跳到B 车上,接着又跳回A 车,静止于A 车上,则A 车的速率( B )A .等于零B .小于B 车的速率C .大于B 车的速率D .等于B 车的速率解析:两车和人组成的系统位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因而该系统动量守恒,设人的质量为m 1,车的质量为m 2,A 、B 车的速率分别为v 1、v 2,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m 2)v 1-m 2v 2=0,所以,有v 1=m 2m 1+m 2v 2,m 2m 1+m 2<1,故v 1<v 2,所以B 正确。

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人立于平板车上,人与车的总质量为M ,人与车以速度v 1在光滑水平面上向东运动。

当此人相对于车以速度v 2竖直跳起时,车的速度变为( D )A .M v 1-M v 2M -m 向东B .M v 1M -m 向东C .M v 1+M v 2M -m向东D .v 1 向东解析:人和车这个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合外力等于零,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

设车的速度v 1的方向为正方向,选地面为参考系,初态车和人的总动量为M v 1,末态车的动量为(M -m )v 1′(因为人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冲量,其水平动量保持不变),人在水平方向上对地的动量仍为m v 1,则有M v 1=(M -m )v 1′+m v 1 (M -m )v 1=(M -m )v 1′ 所以v 1′=v 1,D 正确。

5.(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小球发生正碰。

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

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s -t (位移时间)图象。

已知m 1=0.1kg 。

由此可以判断( A )A .碰前m 2静止,m 1向右运动B .碰后m 2和m 1都向右运动C .m 2=0.2kgD .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了0.4J 的机械能解析:由题中图象可知,m 1碰前速度v 1=4m /s ,碰后速度为v ′1=-2 m/s ,m 2碰前速度v 2=0,碰后的速度v ′2=2m/s ,m 1v 1+m 2v 2=m 1v ′1+m 2v ′2。

代入数据解得:m 2=0.3kg 。

所以A 正确,B ,C 错误;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为: ΔE =12m 1v ′21+12m 2v ′22-⎝⎛⎭⎫12m 1v 21+12m 2v 22=0。

所以碰撞过程是弹性碰撞。

所以D 错误。

6.人的质量m =60kg ,船的质量M =240kg ,若船用缆绳固定,船离岸1.5m 时,人可以跃上岸。

若撤去缆绳,如图所示,人要安全跃上岸,船离岸至多为(不计水的阻力,两次人消耗的能量相等)( C )A .1.5mB .1.2mC .1.34mD .1.1m解析:船用缆绳固定时,设人起跳的速度为v 0,则x 0=v 0t 。

撤去缆绳,由动量守恒0=m v 1-M v 2,两次人消耗的能量相等,即动能不变,12m v 20=12m v 21+12M v 22, 解得v 1=MM +m v 0故x 1=v 1t =MM +m x 0≈1.34m ,C 正确。

7.(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在2017年6月的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我国公布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概念方案。

方案之一为“降伞方案”:当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后,火箭变轨进入返回地球大气层的返回轨道,并加速下落至低空轨道,然后采用降落伞减速,接近地面时打开气囊,让火箭安全着陆。

对该方案设计的物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 .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过程中该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B .从返回轨道下落至低空轨道,火箭的重力加速度增大C .从返回轨道至低空轨道,火箭处于失重状态D .打开气囊是为了减小地面对火箭的冲量解析: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过程中使用了引爆装置,该系统的总机械能不守恒,故A 错误;从返回轨道下落至低空轨道,由G Mm r 2=mg 得g =G Mr 2,火箭的重力加速度增大,故B 正确;火箭变轨进入返回地球大气层的返回轨道,并加速下落至低空轨道,火箭处于失重状态,故C 正确;由动量定理可知,打开气囊可以减小受到地面的冲击力,而不是减小地面对火箭的冲量,故D 错误。

8.(河南省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车的上表面粗糙,有一质量为m 的木块以初速度v 0水平地滑至车的上表面,若车足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 .木块的最终速度为mM +m v 0B .由于车表面粗糙,小车和木块所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C .车表面越粗糙,木块减少的动量越多D .小车获得的冲量与车表面的粗糙程度无关解析:以小车和木块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所受合外力为零,因此系统动量守恒,由于摩擦力的作用,m 速度减小,M 速度增大,最后m 、M 以共同速度运动。

有:m v 0=(m +M )v ′解得:v ′=mM +m v 0。

故A 正确,B 错误;木块减少的动量m v -m v ′与车面粗糙程度无关。

故C 错误;小车M 获得冲量等于m v ′与车面粗糙程度无关,故D 正确。

9.(河北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检测)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物块A 、B 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现使B 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m/s ,以此刻为计时起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信息可得( BD )A .在t 1、t 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 ,且弹簧都处于伸长状态B .从t 3到t 4时刻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C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 1∶m 2=1∶2D .在t 2时刻A 与B 的动能之比为E k1∶E k2=8∶1解析:交点表示速度相同,由A 的速度图象知t 1时刻正在加速,说明弹簧被拉伸,t 3时刻,正在减速,说明弹簧被压缩,故选项A 错误;t 3时刻,A 正在减速,说明弹簧被压缩,t 4时刻A 的加速度为零,说明弹簧处于原长,故选项B 正确;对0到t 1过程使用动量守恒定律得3m 2=(m 1+m 2)×1,故m 1∶m 2=2∶1,故选项C 错误;由动能m v 22结合t 2时刻各自速度知动能之比为8∶1,故选项D 正确。

10.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等大的质量分别为M =0.6kg ,m =0.2kg 的两个小球,中间夹着一个被压缩的具有E p =10.8J 弹性势能的轻弹簧(弹簧与两球不相连),原来处于静止状态。

现突然释放弹簧,球m 脱离弹簧后滑向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R =0.425m 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如图所示。

g 取10m/s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 .球m 从轨道底端A 运动到顶端B 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冲量大小为3.4N·s B .M 离开轻弹簧时获得的速度为9m/sC .若半圆轨道半径可调,则球m 从B 点飞出后落在水平桌面上的水平距离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D .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m 的冲量大小为1.8N·s解析:释放弹簧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1=m v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 p =12M v 21+12m v 22解得v 1=3m /s ,v 2=9m/s ,故B 错误;对m ,由A 运动到B 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m v 22=12m v ′22+mg ×2R ,得v 2′=8m/s 由A 运动到B 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I 合=m v 2′-(-m v 2)=3.4N·s ,故A 正确;球m 从B 点飞出后,由平抛运动可知:水平方向x =v 2′t ,竖直方向2R =12gt 2解得x =25.6R ,故C 错误;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m 的冲量I =m v 2=1.8N·s ,故D 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4分。

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6分)如图所示,在橄榄球比赛中,一个质量为95kg 的橄榄球前锋以5m /s 的速度跑动,想穿越防守队员到底线触地得分。

就在他刚要到底线时,迎面撞上了对方两名质量均为75kg 的队员,一个速度为2m/s ,另一个为4m/s ,然后他们就扭在了一起。

(1)他们碰撞后的共同速率是__0.1m/s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在框中标出碰撞后他们动量的方向,并说明这名前锋能否得分:__能够得分__。

解析:(1)设前锋运动员的质量为M 1,两防守队员质量均为M 2,速度分别为v 1、v 2、v 3,碰撞后的速度为v ,设v 1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v 1-M 2v 2-M 2v 3=(M 1+2M 2)v 代入数据解得 v =0.1m/s(2)因v >0,故碰后总动量p ′的方向与p A 方向相同,碰撞后的状态如图所示,即他们都过了底线,该前锋能够得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