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重难点笔记(八)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重难点笔记(八)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重难点笔记(八) 2010年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重难点笔记。

 第十五节几种修辞表达方式
1 用典: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语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叫用典。

如“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这种用法的好处是含蓄,增强表现力。

缺点是时间过久,后人难于理解;有时随意割裂拼凑,以至形成一种生造的畸形词语。

2 、委婉:不把表述的内容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有意地把话说得婉转曲折,含蓄有致,这就是委婉。

古书中常见的委婉手法有:(1 )使用谦敬语。

如对己表谦的有“仆、愚﹑妾﹑奴﹑小人﹑下走﹑下臣﹑不谷﹑寡人”等谦称来代替第一人称。

对人(特别是皇上)用“左右﹑足下﹑先生﹑执事﹑陛下”来代替第二人称。

(2 )避讳语。

就是对要说的事加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

如“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3 )迂回语。

本来想说甲事,却偏要说乙事,转弯抹角,话中有话。

这就是迂回语。

在外交辞令上多使用。

3 、分承:在遣词造句中,把本来应写成两个短语或句子的话,合为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句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却仍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