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行业财务分析报告

食品行业财务分析报告

食品行业财务分析报告学生:专业:应用统计学班级:指导教师:理学院二O 一六年六月摘要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工业部门,同时也是重要的支柱产业。

作为农业的主要下游产业,发展研究食品业对于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对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发展前景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之上,以该行业为研究对象,针对近几年来的年度报告,利用指标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分别对乳制品业和方便食品两个板块的光明、伊利、蒙牛、新希望以及南方食品、三全食品的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最终为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最后,本文对食品行业与房地产业在盈利能力上进行对比分析,针对盈利能力差异的原因,提出改善房地产行业与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食品行业,评价指标,房地产业,发展建议目录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意义 (1)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 食品行业生产经营状况 (2)2.1 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2)2.2 食品行业前景分析 (3)3 食品行业财务分析方法 (5)3.1 偿债能力 (5)3.2 营运能力 (5)3.3 盈利能力 (6)4 食品行业分析公司概况 (8)4.1 乳制品业公司概况 (8)4.2 方便食品业公司概况 (10)5 食品行业企业财务分析 (12)5.1 乳制品业公司财务分析 (12)5.2 方便食品业公司财务分析 (16)6 房地产行业与食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20)6.1 房地产行业与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20)6.2 房地产行业与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差异分析 (22)6.3 提升房地产行业与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建议 (24)7 结论与建议 (26)7.1 结论 (26)7.2 建议 (26)参考文献 (28)1 引言1.1研究背景意义食品行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食品工业取得长足发展。

尽管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但食品工业仍然是世界制造业中第一大产业。

食品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反映人民生活质量高低及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食品行业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有力推动下,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并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食品行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继续保持位列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前列的地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着支柱产业的重要作用。

1.2研究思路及方法现阶段食品企业除了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应对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外,还应该对竞争对手运营状况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除此之外,站在消费者的角度,食品的安全度以及质量,食品公司的可信度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本文查找各种数据资料分析出各个食品业的盈利能力、偿还能力以及营运能力等的分析,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分析出行业的状况。

与此同时,由于考虑到房地产行业与食品行业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存在严重泡沫,房价已远超出普通百姓的购买能力,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范围之广、手段之多怵目惊心,为了获得更对信息,本文还采用横向对比,分析出这两个行业盈利能力状况,能更近一步了解食品行业的发展经营状况。

2 食品行业生产经营状况2.1食品行业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速冻食品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食品工业之一,近年来,其贸易量每年以10%~30%的速度递增。

资料显示,目前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冷冻食品一般在20 公斤以上,并以30%的速度递增。

速冻食品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食品之一。

目前世界速冻食品总产量超过6000 万吨,品种3500 种左右。

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速冻食品产量最高、花色品种最多、人均消费最高的国家。

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市场供应产品种类显著增加、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不断上升,产品向多元、优质、功能化方向发展。

然而,随着食品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人们在享受更多美食的时候,相伴而生的是对未来食品安全的焦虑和担忧。

食品安全涉及民生,如何打造安全健康的餐饮环境不仅是广大消费者的诉求,同时也是相关企业、政府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 年中国食品行业消费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可知,目前我国食品工业初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技术不断进步、产品日益丰富、营销网络通畅的生产经营体系,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虽然我们食品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跟一些工业化的国家来比还有一些差距的。

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主客观条件的约束,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第一:生产集中度不够高目前我国食品行业企业数量过多,整体水平较低,多为中小型企业,形成规模生产的不多。

市场内共存企业过多、过小,必然引发两大难题,一是产生过度、无序的竞争,引起价格大战。

第二:产品开发能力不足、开发速度慢当前我国食品行业技术水平、产品研发能力,与国际企业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一些大中型企业的技术、产品研发机构的水平和能力低,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基本上没有研发机构。

第三: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烟酒等嗜好性食品比重较大,食物资源粗加工多,深加工、精加工少,餐桌食品基本上没有实现工厂化生产。

2.2食品行业前景分析对于未来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前景,首先应当提升食品行业的工业化水平,特别是一些传统的产品产业;第二是在整个制造过程中,提高产品的综合利用,进而有效提升食品制造业的整体效率;第三,要发展更加健康的食品产业,这也是消费者急需要满足的需求。

2016 年中国食品产业的将会有9 大发展趋势趋势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食品农业需求增长预期放缓,未来发展更加依赖“价值驱动”。

随着中国经济由外需向内需驱动的转换,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也将得到提升。

总体来看,未来的食品、农业需求增长,与经济总体增长相类似,即由过去的“数量驱动”,逐渐转化为“价值驱动”,由“吃得多”向“吃得好”转换。

趋势二:国内食品消费不断升级并逐步走向成熟,食品消费在品类、渠道和区域上都呈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

随着国内供需状况发生根本改变,以及国内食品消费不断升级,在经济新常态下,食品在消费品类、消费渠道和消费区域等方面将呈现分化的趋势。

趋势三: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发生逆转,并对食品农业企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过去的18 至24 个月,中国经济放缓已经对于食品农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同时,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逆转,在农产品进口需求、原材料成本、境内外融资以及海外兼并重组计划等诸多方面,将对中国食品农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食品企业,尤其是那些主要原材料来自海外的生产商,必须承受新一轮的成本波动。

然而,由于下游行业的激烈竞争,导致这些成本的增长很难被体现到终端产品的价格中。

趋势四:更加注重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食品产业“走出去” 进程在加快。

中国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世界资源互补的,中国政府鼓励一批有实力有全球战略的企业“走出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部分企业已经通过直接投资和供应链合作等方式参与到全球的供应链。

政府出台的‘一带一路’新政策支持农业“走出去”,和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从而使中国和全球供应保持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又出现新的趋势,部分中国企业走出去已不仅仅是为了国内市场,更着眼于全球市场从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

趋势五: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政府加快推动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

在逐步摆脱“不够吃”的大问题后,如何破解“不敢吃”的局面成为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过去几年,由于食品供应链各环节的利益分配失衡,再加上监管不力,造成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对行业发展和消费者的信心造成了负面影响。

而日益严峻的环保问题,造成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农产品安全事件,也愈发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在政府监管层面,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的工作力度。

趋势七:电子商务正在重构中国食品农业,以迎合“千禧一代”消费者的需求。

相对于传统零售渠道,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额正逐年快速增长。

而中国食品电子商务正逐渐发展成为整个电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趋势八:中国食品农业正面临全面转型的压力,需要积极创新推动商业模式升级。

由于产品同质化、企业竞争不断加剧以及经营成本的不断抬升,中国食品农业产业正在遭受“成本地板上升”和“价格天花板下降”的双重挤压,行业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

“中国制造”已经丧失低原料价格、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倒逼中国食品产业必须直面30 年来最艰难的转型期。

即摆脱以依靠“同质化、价格战” 为主的终端竞争,需要积极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依靠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重构企业商业模式,转向“整合优化产业链”的价值竞争。

食品农业的商业模式转型任重而远,部分企业正在积极主动地探寻突破的方向。

趋势九:中国食品农业进入了加速整合的发展阶段,各个细分领域、各个产业环节都将面临新变化,行业领先者将处于更加有利的发展地位。

未来驱动中国食品产业整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个因素作用相互叠加,共同推动食品农业进入了加速整合的发展阶段。

3 食品行业财务分析方法3.1偿债能力3.1.1偿债能力分析的定义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

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关键。

同时企业偿债能力也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和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

3.1.2偿债能力分析的分析指标流动比率:表示每1 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

它反映公司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速动比率:表示每1 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进一步反映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净额)÷流动负债合计现金比率:表示每1 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公司可用现金及变现方式清偿流动负债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合计资本周转率:表示可变现的流动资产与长期负债的比例,反映公司清偿长期债务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资本周转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长期负债合计3.2营运能力3.2.1营运能力分析的定义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

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主要指资产的周转率或周转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