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概述(了解概念)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概述(了解概念)
5>.STC15F2K60S2 的 I/O 口工作模式(掌握)
4 种工作模式:准双向口/弱上拉,推挽/强上拉,输入/高阻和开漏模式。 复位后为准双向口/弱上拉模式。 每个口的工作模式由 2 个控制寄存器中的相应位控制(PnM0 和 PnM1, n=0,1,2,3,4,5) 例:若设置 P1.7 为开漏模式, P1.6 为强推挽输入输出模式, P1.5 为高阻输入 模式, P1.4, P1.3, P1.2, P1.1 和 P1.0 为弱上拉(准双向口 )模式, 则 P1M0 和 P1M1 设置如下: MOV P1M0, #11000000B MOV P1M1, #10100000B
①.有 8 通道 10 位 ADC 转换。 ②.两个全双工异步串行口。 ③.三个定时器 T0 T1 T2。(其中 T0 有 4 种工作方式,T1 有 3 种工作方式, T2 有 1 种工作方式。但是 T1 和 T2 可以作为波特率发生器)
④.增强型 8051 CPU,每个机器周期只有一个系统时钟,时钟频率分为 12 分频或不分频。
⑤.60KB Flash 程序存储器;1KB 数据 Flash(EEPROM); 2048 字节的 SRAM ⑥. 一个高速同步串行通信端口(SPI) ⑦.3 通道 PWM/可编程计数器阵列/捕获/比较单元 ⑧.内部高可靠上电复位电路和硬件看门狗 ⑨.内部集成高精度 R/C 时钟,常温时,可省去外部晶振电路
器的地址。
比如:MOV A,20H
5. 变址寻址:操作数地址=偏移量(A 内容) +变址基值。两种寻址方式:1. PC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熟悉)
微型计算机的数制及其编码(会转换), 微型计算机的常用技术术语和常见技术(熟悉概念) 熟悉概念:汉子区位码,国标码,汉子机内码,汉子字形码
计算机的冯诺依曼结构与哈佛结构
第三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重点)
3.1 模型机的工作过程(了解) 3.1 单片机的结构(熟悉) 1>.关于 STC15F2K60S2 系列单片机的典型资源(熟悉):
第四章 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
1>.指令寻址方式:(要掌握会判断)
1. 立即数寻址:指令中,操作所需要操作数就在指令中,是指令的组成部分,
CPU 在得到指令的同时也立即得到了操作数。
2. 寄存器寻址:指令所用操作数在 CPU 的内部寄存器中, 指令中操作数用寄存 器名(A, R0~R7, B, DPTR)表示。一条指令中, 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 都 可采用寄存器寻址方式。
2>.单片机的中央处理器是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程序状态字(PSW)各位的定义(记住)
3>.STC15 单片机的储存结构。(要有印象)
结构特点: 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寻址空间分开。 结构划分:片内集成 4 个物理上相互独立的存储器空间: 程序 Flash 存储器 (60K)、数据 Flash 存储器(1K)、内部数据存储器和扩展数据存储器。 内部数据存储器分为低 128 字节 RAM(地址 00H—7FH)、高 128 字节的 RAM (地址 80H—FFH),和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地址 80H—FFH) 其中低 128 字节又分为工作寄存器区(00H—1FH),位寻址区(20H—2FH)。 用户与堆栈 RAM 区(30H—7FH)。工作寄存器区的功能由 RS0 与 RS1 决定。 位寻址区:片内的基本 RAM 的 20H----2FH 共 16 个字节是位寻址区,每个字 节 8 个位,共 128 位,其对应的地址分别为 00H-----7FH.位地址还可以用字 节地址加位号表示,如 20H 的单位的 D5 位,其地址可用 05H 表示,也可用 20.5H 表示。 用户与堆栈 RAM 区;30H-----7FH 共 80 个字节 。其中高 128 字节的 RAM 的 地址为 80H--FFH .高 128 字节的 RAM 只能采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访问; 特殊功能寄存器只能采用直接寻址方式,字节地址能被 8 整除的特殊功能 寄存器可以位寻址。 堆栈寻址只能采用直接寻址方式。
4>.关于 STC15F2K60S2 的引脚(有印象就行)
数据总线:P0 口 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总线:P0 口(低 8 位);P2 口(高 8 位) 控制引脚:
① 地址锁存信号线(ALE):P4.5
____
② 外部存储器读操作(RD):P4.4
____
③ 外部存储器写操作(WR):P4.2
I/O 口 4 种工作模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特别是准双向口/弱上拉的主要特点:
当从端口引脚上输入数据时,T4 应一直处于截止状态。假定在输入之前曾输 出锁存过数据 0,则 T4 导通,这样引脚上电位就被箝位在 0 电平, 使输入高电平无 法读入。
因此,作为准双向口使用时,输入数据时, 应先向口写 1, 使 T4 截止, 然后方可 作高阻抗输入。这是准双向口的主要特点。
单片机原理 STC15F2K60S2 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接口技术复习要点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了解概念)
1.1.2 微型计算机基本构成(基本结构由哪些部分构成) 1.1.3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介(什么是单片机,单片机的结构及各个部分的功能, 常见的单片机有哪些) 1>.微型计算机基本构成:微处理器,存储器(ROM RAM)与输入输出接口(I/O 接口)及外部设备及连接他们的系统总线组成。 2>.已知一个 8 位数据的存储器有 16 根地址总线,则该存储器的容量为 64KB。 (216=64K) 3>.微机的系统总线结构是:三总线结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3. 寄存器间接寻址:操作数所在存储单元的有效地址在指定的寄存器中,指令
中给出的是存放这个地址的寄存器。用作寄存器间接寻址的寄存器有 R0, R1,
数据指针 DPTR。使用间接寻址的标志是在寄存器前面加一个“@”号,以区
别于寄存器寻址。
比如:MOV R0,#30H
MOV A,@RO
4. 直接寻址:指令的操作数在存储器中时,指令中给出的是该操作数所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