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串级控制系统
班级:
组员:
思考题
1. 若控制阀为气闭式,试分析液位-液位串级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应如何选?
主控制器选反作用, 副控制器选正作用
分析: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遵循先副后主的原则; 副回路确定与单回路相同,即各环节放大倍数乘积为负,控制阀为气闭阀即为负,变送器和水箱液位都为正,故副控制器应为正作用; 主回路中,把负回路等效为一正环节,因为液位变送器和水箱液位都为正,故主控制器应为负作用。
2. 如何才能保证串级控制系统的无扰动切换?
先副后主:调节主控制器的输出,使其等于副回路的测量值,这时副回路的偏差为0,则副控制器的自动电流将跟踪等于手动电流,于是可将副控制器切入自动; 当副环切入自动控制稳定,主变量接近或等于设定值时,调整主控制器器的设定值,使主控制器偏差为0,此时主控制器的自动输出电流跟踪等于手动输出电流,于是可将主控制器切入自动。
3.串级系统投运整定前需要做好哪几项工作?
①检查管路、阀门(闸板的高度),设备加电;进行控制系统信号连线,构建一个有主参数、副参数,主控制器、副控制器和控制阀的完整串级控制系统。
②启动实验软件,置主、副控制器皆为手动状态;先调整副控制器的手动输出为50-60%,开启副回路动力装置;待系统达到平稳,各控制量处于中间合适位置即可。
③控制系统投自动前,务必要确认控制系统闭环后一定是负反馈的,即控制作用是消弱而不是增强干扰作用的影响。
根据调节回路中各环节作用关系、控制阀的开闭方向来判定、确定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4.一步整定法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一般来说,主变量时工艺的主要操作指标,直接关系产品的质量,因此对它要求比较严格。
而副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提高主变量的控制质量,对副变量本身没有很高的要求,允许它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因此在整定时不必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副环上,只要主变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指标要求即可。
此外对于一个具体的出串级控制系统来说,在一
Z2 (s)
Z1 (s)
定范围内主、副控制器的放大倍数是可以互相匹配的,只要主、副控制器的放大倍数及Kc1与Kc2的乘积等于Ks (Ks 为主变量呈4:1衰减震荡时的控制比例放大系数),系统就能产生4:1衰减过程。
虽然按照经验一次放上的副控制器参数不一定合适,但是可通过调整主控制器的放大倍数进行补偿,结果仍然可使主变量呈4:1衰减。
5.分析对比中水箱中闸板放下时串级系统的控制质量有何不同,为什么?
此串级系统将失去控制作用
中水箱闸板放下后,中水箱将不能为下水箱提供水,即Y2(s )到Go1(s )的通道被切断,然后下水箱的液位持续下降,即Gm1减小,偏差Z1(s )为负偏差,主控制器为反作用,故输出增大,中水箱液位升高,即Gm2(s )增大,偏差z2(s )增加还是减小不确定,且中水箱和下水箱通路切断,故失去控制作用。
实验过程曲线图:
100200300
400500600700
51015202530
35404550t/3s
%
P = 17,I = 100
Z2 (s)
Z1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