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在中国的地图上形如一只展翅腾飞的天鹅。
在黑龙江的北部和东北部,有绵延2800多公里的水界和200多公里的陆界中俄边境线。
黑龙江特殊的人文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构成了黑龙江古朴、原始、神奇的旅游资源。
虽然黑龙江省开发历史较晚,但古迹遗址等人文景观别具特色,自然景观原始壮丽,形成独特的黑龙江省旅游资源。
一、黑龙江旅游资源的优势黑龙江是一片充满古朴、原始、神奇色彩的土地,在旅游资源上具有四大优势:地理气候优势、生态景观优势、边境区位优势和地域文化优势。
(一)地理气候优势。
黑龙江省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山区冬季雪量大,雪质好,雪期长120天左右。
特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降雪为黑龙江提供了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
从1963年举办的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开始,黑龙江冰雪艺术的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形成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雕艺术博览会、哈尔滨冰灯游园会、牡丹江雪堡、中国雪乡大海林为代表的冰雪观光旅游产品,其规模和艺术水准都居世界先进水平。
黑龙江省是中国滑雪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省域内坡向、坡度适宜,海拔1000米左右的、可建大中型滑雪场的资源点近100座。
目前,全省建有高中初滑雪场近百家,其中以亚布力、二龙山、吉华、华天乌吉密、平山神鹿、日月峡为代表的大型滑雪场,无论在雪道、雪具、缆车等硬件设施,还是在接待条件、服务水平上都具备了接待中高档滑雪游客的条件。
炎炎酷暑、烈日炙烤时,我省彰显了旅游大省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北方清凉的夏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南方游客,“到黑龙江去避暑”成为时尚。
我省倾力打造“黑龙江———中国旅游酷省的旅游总体形象,以“春季活力世界、夏季清凉世界、秋季多彩世界、冬季冰雪世界”四个主题为支撑,全方位宣传和树立我省“中国滑雪旅游胜地”、“世界冰雪旅游名都”、“夏季避暑度假胜地”三大旅游目的地形象。
我省旅游影响力和占有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二)生态景观优势。
黑龙江省森林旅游资源分布较广,境内有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完达山脉等林区,森林覆被率达41.9%,面积居全国第一。
与南方的热带雨林相比,黑龙江的森林具有鲜明的北方寒温带森林的苍劲、雄伟、妩媚的个性,而且可进入性强。
夏季,森林休闲度假游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到这里观光避暑,登山、徒步、森林浴、原始森林观光、骑马、漂流等旅游项目使森林旅游的内容不断丰富。
秋季,红松的绿、枫叶的红和落叶松的金黄形成了壮丽的“五花山”景观,“五花山”观赏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和欢迎。
冬季,各森林公园就成了观赏林海雪黑龙江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开发对策陈丽威(香港理工大学国际企业培训中心,浙江杭州310007)摘要:黑龙江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又极具地理气候优势、生态景观优势、边境区位优势和地域文化优势。
但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制定完善旅游资源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放,使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关键词: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优势;对策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62(2007)04-0062-03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OFHEILONGJIANGINSTITUTEOFSOCIALISMNo42007年12月社会经纬收稿日期:2007-06-02作者简介:陈丽威,女,香港理工大学国际企业培训中心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硕士。
62原、狩猎、滑雪的好地方,如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亚布力风车山庄等。
黑龙江省江河湖泊网络四布,境内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等,极具开发价值。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镜泊湖、兴凯湖、连环湖、莲花湖等。
夏日休闲,游客可以乘船游览两岸的湖光山色,也可以享受湖水浴、阳光浴,还可以品尝新鲜的湖鱼、湖虾。
冬天,镜泊湖的冰瀑布和雾凇都是不可多得的美景。
黑龙江湿地类型多、面积大,三江平源湿地达200万公顷,松嫩平原湿地达123万公顷;著名的扎龙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1万公顷,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已经成为科考和湿地观光的重要景区。
在扎龙自然保护区,游客可以乘竹筏徜徉在芦苇荡中,看成群的水鸟起落,欣赏丹顶鹤幽雅的舞姿。
此外,大庆当奈湿地、兴凯湖湿地、洪河湿地等也是湿地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另外,黑龙江省西部和东部草原辽阔,草原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2%,达7600万亩,是全国拥有大草原的10个省份之一,具有放牧、观光价值。
农业观光旅游资源富集,全省耕地辽阔,畜牧业较为发达,有洪河农场等现代化大农场,农业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三)边境区位优势。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有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其中界江2300公里;有25个开放口岸,其中17个已经成为旅游口岸。
绥芬河、黑河、东宁、抚远的边境出入境游客量排在前4位。
中俄大界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由于迄今人类没有大面积的开发,两岸植被完好,江水纯净,没有污染,充满着原始、古朴、沧桑、神秘。
现已经开发黑龙江探源、萝北界江三峡、同江三江口等六段界江旅游线。
最著名的是伊春嘉荫至萝北的界江中段,两岸山体峻峭,有“龙江三峡”之称。
游界江不仅可以享受原始生态环境,还能领略异国风情。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等地交界,是全国拥有对俄口岸最多的省份。
在这里,无论是航空、铁路,还是公路、水路都可以非常便捷地前往俄罗斯,并可连线到日本等周边国家,体验跨国之旅。
绥芬河、黑河、东宁、同江等地已成为中国边境旅游的热点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物产丰富,生态环境好,风情独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去观光游览。
(四)地域文化优势。
黑龙江历史人文资源特征明显,古生物化石出土点88处,远古人类遗址12处,唐代渤海国,辽代、金代、清代“龙兴之地”遗址丰富。
如昂昂溪遗址和新开流遗址、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金代上京会宁府遗址,还有现代历史纪念地近50处。
另外,黑龙江民族文化风情浓郁。
黑龙江为满族世居之地,还有赫哲、鄂伦春、达斡尔等北方少数民族,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
以农耕为主的满族、朝鲜族,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和以牧业为主的蒙古族、达斡尔族,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民俗风情,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
富有特色的城市观光游也是吸引外地游客的旅游产品之一。
世界冰雪旅游名城哈尔滨是一个具有浓郁欧亚大陆风情的国际经贸大都市,保留了以哥特式建筑为主的世界多国风格的建筑和东西方宗教文化场所。
中央大街步行街、圣索菲亚教堂闻名遐迩。
哈尔滨经贸洽谈会、冰雪节、滑雪节、啤酒节、哈夏音乐会以及时尚化的服装、饮食消费,使这座城市充满了浪漫情调与现代感。
此外,石油之都大庆、林都伊春、鹤城齐齐哈尔、雪城牡丹江都显示着自己独特的城市魅力。
二、黑龙江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现阶段,黑龙江的旅游资源虽然得到了大力开发,但综合其总体效率看,依然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正。
(一)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
除省会哈尔滨以外,不少地区旅游设施建设较差,景区建设覆盖面积较大。
而且旅游路线长,景区开发较差,服务设施还不配套,景观资源的开发较单一,造成资源特色的浪费,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二)行业管理差。
黑龙江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当部分环境质量高、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且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
部分地方因行业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景点的重复建设,大大损害了黑龙江旅游地的形象。
(三)保护意识差。
开发过程中资源的保护意识差,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
例如:镜泊湖景区由于客源激增,未得到及时限制,致使部分景区破坏严重,生态系统瓦解,给后期开发造成了影响。
而部分历史遗迹也因保护不到位,风蚀、酸化等现象严重,需要及时63维修。
(四)开发资金不足。
黑龙江旅游资源的开发资金来源不稳定。
旅游资源的发展建设本身就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消耗大的特点。
而目前黑龙江省旅游开发的资金基本上由政府划拨,尽管政府也建立了发展旅游业的基金,分年度划拨,但仍是杯水车薪。
因此,有些好的旅游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搁浅,其开发速度远不能与迅速增长的游客需求相适应。
另外,由于资金不足,相配套的交通、能源和自身基础设施欠帐太多,制约着黑龙江旅游业的发展。
许多景观资源由于地处闭塞地区,交通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导致这些颇有价值的景观鲜为人知。
(五)环境管理差。
部分景区由于环境管理差,有损于黑龙江旅游形象。
虽然各地政府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抓环境卫生,但成效不大。
脏、乱、差损害了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所带给旅客的美的感受,甚至引起游客的反感,造成游客滞留时间较短、少有回头率、在游客中口碑不好的现象。
(六)宣传力度不够。
黑龙江诸多的名胜风景旅游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多年来一直鲜为人知,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对策及建议针对黑龙江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吸取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下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开发力度。
目前是黑龙江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发展,充分转变政府职能,组织力量对黑龙江省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评价,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
加大开发力度,立足于充分发挥黑龙江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及区位优势,面向沿海,服务全国,辐射韩国、日本,以深度开发为主,重点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环境质量好、容量大且能够满足游客观光、享受、访友、疗养、度假、探险、考察等不同的旅游资源。
(二)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使黑龙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有法可依,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保证资源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使黑龙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走向正轨。
(三)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做到以旅游带动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四)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
加强以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利用,同时注重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
对那些市场潜力大、功能开发齐全的旅游地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多渠道进行开发;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应不断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内涵。
(五)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
黑龙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