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简述

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简述


ppt课件
11
抗血小板药物分类
(一)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 1. 环氧化酶抑制剂 阿司匹林 2. 血栓素A2(TXA2)合成酶抑制剂(奥扎格雷)和TXA2
受体拮抗剂 (二)血小板膜受体拮抗剂 1. 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 氯吡格雷 2.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阿昔单抗、替罗非班 (三)增加血小板内环腺苷酸的药物 (cAMP)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血小板IIb/IIIa受体拮抗剂
药理作用:
阻断血小板IIb/III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等配体 的特 异性结合,有效的抑制各种血小板激活剂诱导的血小 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达到抗血栓的目的。
临床评价:
直接抑制血栓形成的关键和唯一通路,作用最 强, 最直接的抗血小板制剂。临床应用主要有替罗非班。
VK
X
Va
口服直接IIa因子抑制剂
II
达比加群酯
I
NOAC2
➢ 起效快,效价恒定,与常用药物无 相互作用,停药后作用快速逆转, 无免疫原性,一般无需调整剂量。
TF
VII
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依度沙班
Ⅹa因子是凝血级联中的放 大位点3, 在凝血级联反应 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个Ⅹa 因子分子可产生近1,000个 凝血酶分子
ppt课件
10
抗凝药物分类
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 普通肝素,激活抗凝血酶Ⅲ, 抑制凝血酶及凝血因子XII、XI、IX、X活性; 低分子肝素选择性抑制凝血因子X,达到抗凝目 的。
2.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重组水蛭素及其衍生物
3.重组内源性抗凝剂 活化的蛋白C、抗凝血酶、肝 素辅因子II等
4.维生素K依赖性抗凝剂 华法林
板 集
TXA2
的合
成与

放及
其诱发的
血小
板聚
• 血浆半衰期20分钟
• 口服: 75mg
-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ox活性,100mg完全 抑制TXA2的生物合成 -要迅速发挥作用,须使用300~ 325mg的负 荷剂量,如溶栓前
ppt课件
6
膜磷脂
腺苷酸环化酶
花生四烯酸
ATP
cAMP
5’AMP
Ca2+
环氧化酶
纤维蛋白凝块
抑制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血栓询证工作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5): 362p2p.周t课建件光 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3; 11(5): 8-14; 2.; 3.Haas S. J Thromb14
Thrombolysis. 2008;25(1):52-6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前列环素、前列腺素E1及其衍生物、双嘧达莫等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常见NOAC的作用机制及其与传统口服药物的区别
华法林1
➢ 通过干扰维生素K合成,从而非 特异性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 因子的合成,起效慢;
➢ 同时降低蛋白C活性,与某些副 作用相关
Xl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Xl lX
VIIIa
维生素K拮抗剂 华法林
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简述
ppt课件
1
氯吡格雷作用机理
ppt课件
2
氯吡格雷作用机理
• 氯吡格雷阻断血小板膜上的ADP受体 (P2Y12)抑制ADP对血小板聚集的放大作用, 抗血栓形成
• 抗增殖作用
-抑制平滑肌细胞有丝分裂,阿司匹林(-)
ppt课件
3
血小板膜上存在各种致聚剂的相应受体,致聚剂与之 结合后,通常引起血小板内第二信使的变化,通过一 系列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而导致血小板聚集。凡能降 低血小板内cAMP浓度,提高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因素, 均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反之,凡能提高血小板内cAMP 浓度,降低钙离子浓度的因素,均可抑制血小板的聚 集。 生理性致聚剂主要有ADP、肾上腺素、5- HT、组胺、 TXA2、凝血酶等 病理性致聚剂有细菌、病菌、免疫复合物、药物等。
ppt课件
4
膜磷脂
磷脂酶
花生四烯酸
阿司匹林 环加氧酶
PGG2 PGH2
TXA2合成酶 (血小板)
奥扎格雷
PGI2合成酶 (内皮)
TXA2
cAMP +钙离子 诱导血小板聚集
PGI2(前列环素)
cAMP +钙离子 抑制血小板聚集
ppt课件
5
阿司匹林的作用机理
• 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膜上的Cox,抑制血小
Ca
磷酸二酯酶
血栓素 合成酶
PGG2(H2)
TXA2
双嘧达莫
诱导血小板聚集 引起血管收缩
ppt课件
抑制作用 促进作用
7
双嘧达莫(潘生丁persantin)
• 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血小板 cAMP,降低血小板内Ca2+ ,抑制血小板聚 集
• 抑制腺苷再摄取,增强血浆腺苷含量与活 性,增加血小板cAMP,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