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讲 工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讲 工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


对应集训 (2016·福建省四地六校三联)下图示意工业生产的投入因素比重。读图, 完成 1~2 题。
1.分别和①、③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A.制糖、钢铁 B.纺织、石化工业 C.服装、机械 D.微电子、炼铝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工业部门人才投入所占比重最大,为 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部门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 微电子工业和炼铝工业分别属于这两类工业。 【答案】 D
2.环境因素:主要影响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高技 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的区位选择。
3.社会因素: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等成为重要工业区 位因素之一。 温馨提示 在特定地区布局污染大气的工业时,要记住它们的盛行风 向。如我国东部季风区是东南风和西北风,我国西南地区和南亚地区 是东北风和西南风,西欧地区是西南风等。
方法规律 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1)对工厂区位进行选择时主要从以下思路分析。
(2)工业区位选择在宏观上侧重于社会效益,微观上兼顾环境生态效 益。 (3)主导因素的确定,首先要看工业部门的性质,然后结合具体的区域, 从各方面进行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是在发展变化的,因此,工业区位 因素的评价更要侧重于对其发展变化的评价分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类工业地域逐渐从分散走向集聚 B.②类工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逐渐提高 C.③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渐从东部沿海转移到中西部 D.④类工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解析】 ①类工业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产品质量轻、价格贵,走向 分散;②类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人才(科技)和能源,对劳动力素质 要求高、数量要求降低;③类企业为动力导向型,因我国东部能源短 缺而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④类工业人才投入少,多分布在发展中 国家。 【答案】 C
2.根据工业生产中原料及产品的性质 (1)在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料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 差的,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2)生产的产品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属于市 场导向型工业。 3.根据某地发展工业的比较优势 如北京中关村地区的科研技术力量强大,以电子产业为主,则这种产 业的主导因素是科技。大庆市发展石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上海 市发展石化工业则属于市场导向型。
考纲展示 1.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命题预测 2017 年高考仍可能重点考查工业区位的选择,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 与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和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这一知识点 的考查可能结合多种图形来考查信息的获取能力和读图分析、判断推 理能力。
自主学习 一、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运输、劳动力、科技等。 2.选址原则(经济利益方面) 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 最高利润。
的区位选择,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
如图 a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则其主导因素是技术。图 b 中甲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投入,则其主导因素是劳动力;乙工业投 入比重最大的是产品运费,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图 c 工业投入比重 最大的是市场,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3.(2015·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T 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 2 000 毫米。 制糖厂建在本岛而不是国外消费市场,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 什么?请答出两条。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一方面,甘蔗制糖厂属于原料 导向型企业,靠近原料产地,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减少原料损耗。另 一方面,T 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地租成本较 低。 【答案】 节省运输成本;减少原料损耗(劳动力成本较低;地租较低)。
感悟经典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1996 年我国与 M 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 划,至 2010 年我国有 20 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 M 国从 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 M 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 家。下图示意 M 国的位置。据此完成第 1~2 题。
1.中资企业在 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B )
三、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人与环 境的关系。 2.不利影响 (1)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 突出。 (2)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 环境。
考点一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要点归纳 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主导因素决定了工业
3.工业区位选择的类型 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分为以下不同的
导向型。
导向类型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型工业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型工业
接近市场
动力导向 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导 向型工业
A.满足我国需求 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技术水平 D.增加当地就业
2.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 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
往( D )
A.美国
B.日本
C.澳大利亚 D.法国
1~2.【解析】 第 1 题,由材料可知,中资企业在 M 国从事渔业捕 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 M 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因此 其主要目的是拓展国际市场。故选 B 项。第 2 题,结合经纬度可知, M 国位于非洲西北部,选项中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法国,距离 M 国最近的是法国;因此若考虑运输成本,M 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 应销往法国。故选 D 项。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 地方
技术导向 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 达的地区
温馨提示 导向型工业的布局原则是主要考虑经济效益,力求最大限
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经济技术因素: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原料、劳动力数量对工业 区位选择的影响力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