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工基础》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摘要: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而电工基础主要是以科学探索、实验为知识获取手段的学科,故本人针对电工基础课程的特点,谈谈如何适时引入探究式教学以进一步提高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工基础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9795(2012)1(b)-0000-00
《电工基础》是电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电工操作的理论依据。
学生对其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效果。
因此,为了让学生把这门课学好学透,本人在《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适时引入探究式教学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呢?现介绍如下:
1 创设探究式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例如:讲解“提高功率因素的意义和方法”时,本人先带领学生去实验室,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安装日光灯电路。
(日光灯电路如下图)
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电路正常发光而高兴时,适时地让学生思考日光灯电路在交流电路中是什么性质的电路?接着让学生观察s1
开关闭合与断开时灯的亮度为何保持不变?此时a1、a2电流表的读数有何变化,为什么?当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时,适时结合“rl串联正弦交流电路”知识,用矢量分析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到感性负载电路可以用并联电容的方法来提高功率因数。
在学生为得到新知识而高兴时,再“顺水推舟”引导学生从能源利用角度思考,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2 积极创设探究空间
电工学科知识点多,仅仅依靠老师讲解和传授,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厌倦情绪。
而当今学生生活在电子时代,各类产品日新月异,他们的生活氛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也蕴含着丰富的技术资源。
那么如何借助学生的生活常识,让学生去发现许多电工知识,真正发挥探究性学习的功能,这就需要老师处处留心,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的空间:
(1)提出问题。
历史上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发现大都源于对一个偶然的问题或现象的思考。
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一个偶然或简单的问题出发,让学生经历从偶然中发现必然的结果。
例如学习“万用表”的使用后,要让学生理解开关的通断功能,通过测导线的通断作突破口:测一根导线两端的铜芯,指针会有什么变化?接着再测两根毫无联接的导线,又有什么变化呢?
(2)合理猜想。
这是探究获得结论的前提,但应注意避免学生凭空瞎猜,教师可提供给学生合理猜想的依据:凭直觉、凭经验。
用“万用表”测一根导线,大多数学生猜测指针会动,有的猜想指针指向“0”,还有的认为在“∞”。
测两根毫无连接的导线,同样学生会猜想指针停留不动,及指向“0”和“∞”。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既然是猜想,老师不要轻易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亲自动手通过实验来证明猜想的正确性。
(3)验证猜想。
这是对猜想正确与否进行事实举证,学生此时极其兴奋、投入、紧张,但老师不能忽略验证前要学生明白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例如:万用表在使用时:选择合适的档位→欧姆调零→万用表表棒与导线的铜芯线接触→观察指针的摆动→作好
记录”。
学生通过检测得出:测一根导线,指针偏到“0”;测两根毫无连接的导线指针停留不动,在“∞”,验证自己的猜想。
3 适时引导探究方向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新知识。
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
我们认为在探究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当点拨”:当学生在思维的转折处或知识的重、难点处,经过自身的努力还感到无法解决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给学生某种启发性启示,拨开学习上的迷雾,使学生看到光明,看到希望。
点拨的关键是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能顺利进行探究。
例如,在“串联谐振电路”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总结阻抗最小时,根据阻抗三角形和电压三角形,知道利用感抗等于容抗来判断电路是否发生谐振。
那么,还有其它方法可以判断电路发生谐振呢?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就积极思考,当学生实在想不出来时,教师就应该适当提醒:利用电感、电容上的电压和总电压的关系来试试看?
4 注意反思,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可能一下子获得整个系统知识,也不可能在探究知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每次都是科学的。
为此,学生们在课堂探究结束后,老师应指导学生反思自己所获取的知识。
在每节课结束后,都要问一问:刚才的学习,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最成功的探究方法是什么?通过反思,让学生把思维过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科学的探究方法,探究规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就教师的教学而言,通过学生的反馈,反思本节课的探究方法是否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帮助,同时在反思的过程中,应首先指出自己的独特之处、成功之处,然后才是今后怎样做得更好,并把好的探究教学反思成果及时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5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平等、民主的环境
成功的探究式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要达到使学生全体参与的目的,必须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的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
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学习活动空间和时间,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小组学习活动与全班集体学习活
动相结合的形式,让他们在学习的活动中尝试自己管理自己或小组管理,并营造宽松的环境、和谐的气氛、平等的地位,学生自由表现,畅所欲言,思维活跃,进而在学习的活动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品尝学习获得成功的乐趣,不但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满足,而且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并形成个性稳定保持下来
参考文献
[1] 朱世民.电工基础.学科探究式课堂教学实效.
[2] 张红妹.探究式学习在劳技电工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