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产业转移一、单选题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完成1~2题。
1.该图反映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煤炭产业B.汽车生产研发业C.宇航业D.服装加工业2.我国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选择地,主要原因是( )A.科技发达B.劳动力成本低C.原料丰富、资金充足D.市场广阔,投资环境好解析:第1题,由图中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地区可知,该产业区应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2题,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国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劳动力成本低,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1.D 2.B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3~4题。
3.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C.缩小规模D.加强合作4.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解析:第3题,根据上图,1994年M公司在浙江温州设厂,1995年有多家生产厂加盟并开设第一家专卖店,1996年该公司关闭了自有生产厂,整个过程在不断减少生产厂直至全部关闭,说明M公司将重心放到了自主设计方面,这种做法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故A项正确。
加工服装的人工成本低于设计服装,B项错误;关闭自有生产厂,只是改变了经营重心,规模不一定会减小,C项错误;企业发展主要是为了提高利润,加强合作是过程,不是目的,D项错误。
第4题,研发中心和总部需要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与温州相比,上海经济发达,信息通达,便于企业掌握市场信息,故D项正确。
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对总部的布局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A、B项错误;M公司的销售市场在国内,不只是上海,C项错误。
答案:3.A 4.D中国处在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需严格限制高碳产业。
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发达地区大多是落后产业的迁出地B.发达地区大多是落后产业的承接地C.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大多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D.不发达地区承接的大多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6.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其根本原因是( )A.企业为利用我国丰富的原材料B.企业为开发我国庞大的市场C.发达国家为转嫁污染D.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润7.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该如何“过滤”国外产业转移的迁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取消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②提高项目的投资金额③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④要提高“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 5.D 6.D 7.B解析第5题,不发达地区劳动力资源和矿产资源往往较为丰富。
不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迁入地;不发达地区承接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第6题,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有可能是利用中国充足的劳动力,开拓中国的市场,其根本原因是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第7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应减少接受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要提高“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
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
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
据此完成8~10题。
8.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C.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D.基础设施完善9.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环境改变较小B.协作条件较好C.接近原料产地D.地租更加便宜10.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答案8.C 9.B 10.D解析第8题,太康位于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纺织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故选项C正确。
东部沿海地区交通更为便捷,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市场更为广阔,选项A、B、D错误。
第9题,纺织企业和服装企业之间具有很强的生产工序上的联系,抱团转移可以更好地实现生产之间的协作。
第10题,纺织企业和服装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大规模外迁在短期内会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迁会加快迁出地产业升级的速度,并不会造成社会失稳等问题。
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中后期则以计算机外设部件为主导,多项产品(如电源供应器、彩色显示器、主机板等)产销量均居世界前茅;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大陆。
读台商在大陆投资地区分布变化图,完成11~13题。
11.从产业部门上看,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12.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投资的变化是( )A.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B.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C.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D.福建沿海→珠江三角洲13.下列关于台商向大陆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产业转移使台湾产业结构有升级的空间②在大陆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③产品销售方向完全以外销为主④制造业转移到大陆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第11题,我国东南沿海距台湾较近,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因此首先接受了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随着该地经济发展,劳动力工资水平上涨,加上台湾和我国东南沿海产业升级的需要,台湾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逐渐向我国东南沿海转移。
故选D。
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初,台商投资的重点地区是广东;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台商投资的重点区域变成江苏。
由此说明,台商投资的地域变化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故选B。
第13题,部分较为落后的产业向外转移,给台湾新兴产业的发展腾出了空间,有利于台湾产业结构升级;台商在大陆投资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使部分产业形成集聚;制造业向大陆转移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随着近年来内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内地产品市场逐渐形成,市场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越来越多。
故选C。
答案:11.D 12.B 13.C“微笑曲线”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据此回答14~16题。
14.在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最先考虑掌握的环节是( )①制造加工②设备、材料③产品研发④产品品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5.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其主要目的是( )①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网络②利用各国研发资源,提升公司产品的附加价值③提高公司产品的品牌效应④调整工艺风格以适应国际市场C.①③D.②④16.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 )A.制造加工获得的利润最低B.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C.科技创新可带来更大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D.江苏省劳动力断层,出现“民工荒”解析:第14题,跨国公司优先考虑附加值高的环节,即研发和品牌。
第15题,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能够快速地掌握市场动态,调整工艺风格以适应国际市场;并可利用各国的研发资源,提升公司产品的附加值。
第16题,由“制造”向“创造”发展,主要考虑的是提高经济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江苏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并未出现断层,故选D。
答案:14.B 15.D 16.D梯度转移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高梯度地区扩散或寻找机会求得发展。
下图为我国区域间梯度转移模式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我国不同区域间存在诸多的差异,造成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资源禀赋B.经济结构C.开发战略D.能源结构18.中介机会是产业转移中介于企业及其转移潜在目标地,起沟通、协调、服务等作用的外在因素。
这种中介机会可能是( )①家乡投资②政府合作③能源供应④土地价格C.①③D.②③解析:第17题,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以技术导向型、资金密集型为主;中部地区的产业以劳动力导向型、资源密集型为主;西部地区的产业以资源密集型为主。
由模式图可知资源禀赋、经济结构的差异均能造成产业转移;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会使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我国东、中、西部的能源结构均以常规资源为主,新能源占比较少,因此造成产业转移的原因与能源结构无关。
故选D。
第18题,由“起沟通、协调、服务等作用的外在因素”可知中介机会可能是家乡投资或政府合作。
故选A。
答案:17.D 18.A下图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示意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据图可知,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不包括( )A.经营成本较低B.淘汰落后产业C.扩大企业经营规模D.政府的优惠政策20.产业转入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③有利于扭转环境恶化的局面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第19题,淘汰落后产业是东部地区推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原因之一,不属于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
第20题,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东部地区迁往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主要是能耗较高、污染较严重、附加值较低的原料导向型产业和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如果控制不当,会导致中西部地区环境恶化。
答案:19.B 20.B2017年10月,日本著名相机制造企业尼康,突然宣布关闭位于无锡的工厂,并且裁减2 000余名员工。
2018年1月,日本著名的多元化材料生产商日东电工宣布中国苏州工厂停产,数千名员工全部解散。
据此完成21~22题。
21.日资相机制造企业尼康宣布中国无锡工厂停产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 A.摄影需求不足B.智能手机的普及C.技术工人缺乏D.经济增长减缓,购买力下降22.从短期来看,多家外资企业撤离苏州对苏州产生的影响有( )①失业率上升②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③财政收入下降④房产价格下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第21题,随着智能手机配备的摄像头实现高功能化,小型数码相机市场受到强烈冲击且正在急速缩小,购买数码相机的消费者的数量也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