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历史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程标准: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 洪秀全 孙中山 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其伟大 历史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背景 国际 背景
之 五四风雷
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二十一条) 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黑 暗 (根本原因) ①政治:北洋军阀统治黑暗 与 反封建 光发展迅速 民族工业 ②经济: 一战期间 南南北北 家家户户 国内 明 东东西西 男男女女 背景 ③阶级: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文文武武 老老少少 并 ④思想:新文化运动 解放思想 的传播 时时砍砍杀杀 处处惊惊慌慌 存 马克思主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表现在哪?
新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
五四精神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孕育了 爱国 、
进步、民主 、科学 的伟大五四精神。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4)主要内容

中共诞生
①党的党名 ②奋斗目标 ③中心工作 ④中央机构
中共二大 ? 《民主革命纲领》
为什么说中共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 资产阶级政党 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三民主义 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政党 代表中华民族利益 马克思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国际: 共产国际的帮助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日益结合;
新知 学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中共诞生
2、诞生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 浙江嘉兴 下面是是“红色记忆”栏目的一名记者向观众介绍中共成立的情况 (1)时间: 1921年7月23日 南湖 的文章,请结合课本内容诊断出其中的几处毛病:
【大家来找茬】
(2)地点:上海
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 通过党纲,确定了党的名称,并制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在 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的指导下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 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政。决定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资产阶级,领导学生 运动。大会还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书记。 (5)书记:陈独秀
思考:材料2反映了什么问题?
小偷尚且爱国, 大盗何以窃国?
各阶层的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3.意义
之 五四风雷
(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特点: ①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青年 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②广泛的群众基础 (3)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①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②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③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基础。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 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走狗。” ——毛泽东
1、建立革命党的必要性
√ 2、建立革命党的可能性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条件

中共诞生
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国内
(4)中心工作:组织工人 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 3)奋斗目标: 1921 年7月1用革命军队 日,中共一大在北京秘密召开。大会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诞生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1)时间 1921年7月23日
(2)地点 (3)代表

中共诞生
上海 → 嘉兴南湖
毛泽东等13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诞生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哭哭啼啼 真真凄凄惨惨 中国外交失败 导火线: 巴黎和会 搜搜刮刮 看看干干净净 (直接原因 )
反帝 指明方向
2.经过及结果: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 1919.5.4 北京 阶段 - 6月初 阶 段 第二 上海并波 1919年 阶段 6月初-6月底 及全国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和约签字” …… 取得初步胜利:
材料2: 在上海罢市的那一天,由首领召集会议,会上说:“我 辈今日反政府有盗贼行为,则我辈自身,自不当再为盗 贼。”最后决定,无论罢市多少日,所有扒手,一律停止 盗窃行为,若有违背者,按帮规处罚。据捕房报告,罢市 多日内无一件窃案.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1999年5月4日“五四运
动”80周年纪念刊》)
政党性质 代表利益 指导思想 奋斗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3.意义: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诞生
(1)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2)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3)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4)新的革命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5)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罢课;游 行;烧楼 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 学生
政治舞台
工人
三罢斗争
口号
结果
放人 免职 拒签
探究思考:
材料1: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 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 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1、如何理解初步胜利? 胜利:部分实现斗争目标,即释放、免职、拒签。 初步:未完全实现目标,更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结合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为什么能取得初步胜利? 因为工商界的参加,尤其是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 用,使运动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迫使北洋军阀政府在人民 面前低头。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名 称 社会 革命 性质 任务 革命 领导 指导 性质 阶级 思想 群众 基础 革命 目标 革命 前途
旧民 主主 义革 命 新民 主主 义革 命
半 殖 民 地 不 封 建 社 会
反反 侵帝 略反 求封 民建 主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革 命
资 产 阶 级 无 产 阶 级
三 民 主 义 马 克 思 主 义
资 产 阶 级 广无 大产 人阶 民级 和
共资 和产 国阶 级 专人 政民 国民 家主
资 本 主 义 共社 产会 主主 义义
中共一大提出党的中 心工作是什么?
材料: 为了推动工人运动开展,李大钊利用军阀之间的派系斗争, 建议在铁路上设交通密查员,以监视和检举舞弊行为。这些 同志名义上执行交通部指示,实际从事工人运动联络、组织 工作。 1923年,京汉铁路发生大罢工,李大钊派施洋律师去帮 助工人,领导罢工运动,但“二七惨案”发生,工人领袖林 祥谦、施洋等和200多名工人倒在了吴佩孚屠杀的血泊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