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 悬吊训练
2022/2/23
悬吊的定义
❍悬吊(sling exercise training S-E-T),是一种让身体处在高度不稳定状态下进行各种力量练习,通过增强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来提高体能水平及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
❍由挪威的物理治疗师和医生与世界各国的同行共同开发而成,源于科学原理和研究
❍是一种全新的主动治疗和训练方法
悬吊训练解决的问题
2022/2/23
一.感觉运动控制二.稳定性(协调)三.肌力问题
悬吊训练的特点
❍悬吊训练突出运动-感觉综合训练,强调在不稳定状态下进行开、闭链运动以达到对感觉运动器官的最佳诱发效果(神经-肌肉激活),加强核心稳定和控制、协调。
❍不稳定状态下的力量训练更加突出肌肉的收缩和放松,身体平衡与不平衡的快速转化,可有效提高神经肌肉的能力、神经肌肉-本体感受性功能。
开链(Open Kinetic Chain,OKC)
Redcord 定义: 远端肢体不负(体)重
开链运动强调对单个肌群的训练,激活原动肌和协同肌闭链(Closed kinetic chain,CKC)
Redcord 定义: 远端肢体承受部分或全部体重.
闭链运动主要训练相应关节的原动肌和拮抗肌,以及位于运动链中的其他肌群
2022/2/23
核心稳定性
m是指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并协调四肢发
力,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
稳定是运动和功能的先决条件。
m核心区
m核心肌群通过维持骨盆和脊柱的稳定性保证了人体重心的平衡,核心位于运动链的中心,在
力量传递中起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腰椎的稳定
“局部”肌
•腹横肌
•多裂肌•腰大肌(后方纤维)•髂肋肌(腰部纤维)•最长肌(腰部纤维)•腰方肌
(内侧纤维)
“整体”肌
•腹直肌
•腹内外斜肌•竖脊肌•
腰方肌
膈肌
盆底肌
核心稳定性的训练能够提高人体在非稳定状态
下的控制能力,增强平衡能力,更好的训练人
体深层的小肌肉群,协调大小肌群的力量输出,增强运动机能,预防运动损伤。
9
整体肌vs 局部肌❍整体运动肌
❍产生运动
❍大量的位相性肌纤维,依赖于运动的方向
❍不能维持节段稳定性
❍以I型纤维为主、高负荷激活
❍肌梭数量少
❍相对较少的前馈机制
❍整体稳定肌
❍局部稳定肌
❍收缩时肌肉长度不减少或轻度减少
❍大量的张力性肌纤维,与运动方向无关
❍邻近关节,维持节段稳定性
悬吊训练的优势
❍训练到深层稳定肌群
❍改善肌肉的协调收缩能力,可同时激活“主动肌、协同肌和拮抗肌”提高身体运动协调能力
❍刺激感觉运动器官,提高感觉和运动的协调能力
悬吊训练的优势
❍提高患者核心肌群力量,增强核心稳定性的功能,提高患者运动的稳定性及协调能力
❍创造不稳定性达到平衡训练
❍因此,悬吊训练不只是力量训练
弱链接
定义
❍是导致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的生物力学链的缺陷。
❍这些缺陷可以是弱化的神经肌肉控制,减弱的稳定性和肌力,以及恐惧性逃避
吊带的正确使用方法
悬吊点❍轴向悬吊❍头端悬吊❍尾端悬吊❍外侧悬吊❍内侧悬吊❍中立位悬吊
轴向悬吊
SP (悬吊点)
H
(髋关节)
头端悬吊
SP
H
尾端悬吊
SP
H
外侧悬吊
SP
H
内侧悬吊
SP
H
中立位悬吊
SP SP
H
悬吊训练增加难度的方法
m1、改变吊带位置,增加力臂m2、改变悬吊点的位置
m3、调整吊带高度
m4、应用不稳定平面
m5、应用不对称姿势
患者男,45岁,职业医生,长期伏案工作,因腰酸腰痛来我科检查。
既往史:腰肌劳损3年
影像学检查:腰3-4,4-5椎间盘向四周膨出,硬膜囊前缘受压变形,椎管未见明显狭窄。
腰椎骨质增生。
初始训练
改变吊带位置
增加不稳定平面
改变悬吊点
应用不对称姿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