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知识积累早读材料早读材料(1)一、高考必背篇目《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 lú)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
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文言字词积累1、穷苏轼为杭州太守,见一人有才而穷(失意)厄,于路泣之,轼助之,并告其曰:“岂效阮籍穷(走投无路)途之哭?当穷(处境艰难)且益坚,不可无气节。
”此人铭记于心。
后至长江叹曰:“吾生须臾,长江无穷(尽),有生之年当如苏太守。
”2.去曹操率军南征,至河边,此地去(距离)乡千里,见江水东(向东)去,回首去(过去的)日苦难,感慨颇多。
又见士卒皆思乡,士气不振。
为去(除去)晦气,捉小鸟留军营。
小鸟久住军营,人至不去(离开)。
士卒见之,大喜,遂士气大增。
3. 如孔子如(往)齐,问弟子之志。
弟子答曰:如(或者)小相,如师。
子曰:“善矣,以仁为本。
”弟子如(按照)语应事,一切皆顺。
子至齐,则与齐王曰:“君待民如(像)草荞,不可,不如(及,比得上)以仁怀之。
”齐王思虑甚久,觉子之言甚是。
子曰:“王如(假如)知此,则国泰民安。
”4.却赵得和氏璧,秦闻之,索要。
赵以蔺相如为使使秦,蔺相如遂带和氏璧至秦,见秦王意图欺之,相如因持璧却(退却)立,却(回头)看随从,随从会其意,与相如共欺秦王而完璧归赵。
秦王怒,欲攻赵。
又恐廉颇却(击退)之,遂罢。
相如归国,却(再)话赴秦之事,赵王以为勇。
5.卒韩信拜大将军,率士卒(士兵)与项王战,卒(通“猝”,仓促,突然)起不意。
项王难于应付,节节败退后卒(死)于乌江.而卒(最终)成万世威名。
6.走太史公牛马走(仆人,自称的谦辞)司马迁再拜言:臣因李陵之祸,尝欲亡走(逃跑)之,后至骊山,见其直走(延伸)咸阳,忆荆轲刺秦之时,秦王还柱而走(跑),则叹历史无情。
7.左白居易居于僻地,其家左(左边)右种梧桐。
后声名震,乡绅皆迎之,虚左(左边的位置,是上位),引其上坐。
皇上闻之,令左右(和“右”用,指身边侍候的人,近臣)诏其进京,欲以重用。
三.成语积累1、【拭目以待•指日可待•倚马可待】都有“可以等待”的意思。
“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指日可待”强调为期不远,(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2、【置之不理•束之高阁•置若罔闻】都有“放在一边”的意思。
“置之不理”强调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对象为事;“束之高阁”强调放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对象多为物;“置若罔闻”强调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3、【作茧自缚•自食其果•玩火自焚】都有“做了某事结果使自己受害”的意思。
“作茧自缚”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自食其果”指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自作自受;“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语意较重。
四、阅读有得以身许国岂邀名作者:马祖云①从林俊德追寻至老一代“两弹一星”元勋们,从王进喜拉近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群英,他们的人生是一首建功国家大业的英雄交响曲,也是一部以身许国的精神教科书。
这些英模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品格,彰显的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也展示着共产党人许党报国、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
②以身许国是一种献身民族的舍我大义。
著名诗人艾青在诗作中这样感慨:我们的祖先,他们用血肉之躯“为保卫土地,从不曾屈辱过一次”。
因为这种“不屈辱”的许国精神,在民族危难时,自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舍生取义者;在民族受凌时,自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义凛然者;在实现民族理想时,自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革命者。
回望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征程,28年的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无数英烈用“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烈彪炳史册。
仅贺龙元帅的宗亲中,就有 2050 人为革命英勇献身。
爱国以鲜血书写、报国用生命相许,何等的壮怀激烈。
③以身许国是一种燃烧生命的忘我奋斗。
有哲人说,许国是生命的燃烧、报国是事业的奋斗。
唯有燃烧,方能让人生出彩;唯有奋斗,才可为国家建功。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从“导弹之父”钱学森,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两弹一星”功勋,到“感动中国人物”,一个个英模以忘我诠释许国、用奋斗践行报国,生命在许国报国的伟业中熊熊燃烧。
邓稼先领军的团队,用一代人的拼搏,完成了一些强国需五代科学家接力攻关的核武研制工程;黄大年回归报国,仅用 5 年时间,就研发出西方国家需 20 年才能做成的地球深部探测装备。
这种忘我报国,何其可歌可泣。
④以身许国是一种奉献无悔的大我情怀。
共和国的锦绣河山,需要无数儿女无怨无悔地守以坚韧、付以辛劳、献以智慧。
舍小我、谋大我者必以天下为己任,忧患着大我的忧患、快乐着大我的快乐、憧憬着大我的憧憬、幸福着大我的幸福。
王继才在孤岛中坚守 30 余年,用自己的坚韧和奉献,换来千家万户的平安;钟扬在青藏高原跋涉16 个春秋,用自己的艰辛和智慧,留下创造美好未来的 4000万颗种子;李保国在太行山扶贫 35 个年头,用自己的汗水和知识,造就千百群众的福祉……正是这样奉献小我、成就大我的许国者,撑起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脊梁。
⑤“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多少英雄儿女为国家的富强而埋名献身。
当今时代,奋斗是最生动的许国,奉献是最可贵的报国。
新时代仍需无数“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赤子,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奉献的红色基因,书写俯仰无愧的报国华章。
【思考】“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燃烧”一词的看法。
早读材料(2)一、高考必背篇目:《蜀道难》李白噫吁嚱(yī xū 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tuān)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二、文言词语积累1适苏辙自乡适(到……去)临安见兄,路遇一女子,此女始适(出嫁)还家门,按乡俗避之。
后于临安,兄怪其未允而至,辙日:“处分适(依照)兄意,吾已来矣,心安之。
”兄邀其赴赤壁游,观美色,叹曰:“此等美色,吾与子共适(享受)。
”2.孰邹忌朝服衣冠,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答曰:“汝之美甚,孰(谁)及君也。
”邹忌孰(通“熟”,仔细)视之,自谓其言不实。
3.属项羽力大无穷,名属(隶属)天下第一。
举大业,属(随从)者百万。
后沛公先入关,恨之。
范增献计,属(通“嘱”,嘱咐)其邀沛公至军营,于坐杀之。
席间,项王屡举酒属(劝请)沛公。
然沛公佯醉归。
范增长叹曰:“妇人之仁,吾属(类、辈)且为虏矣!”果然,后项王之祸相随属(连接)。
4.率孔子率(带领)弟子东游,路遇一妇人倒地,遂问弟子何事。
子路对曰:“病也。
”且率(轻率)尔以草根治。
孔子不解。
子路曰:“病者,大抵以其根治,病皆好。
”颜渊不以为然,驳曰:“如此,病者率(全都)用草根乃愈;然病者或死,则何如?”5.坐宋人喜外出,常停车坐(因为)爱美景。
一日,出门见客,见一人南向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诸多财物散于坐(通“座”,座位)下,似坐(坐守,不动)而待官兵,倾之,官兵逮之,因其坐(犯罪)。
四、阅读有得为你唱首歌张诗青娘走的那天,雪大如席。
村外,狭窄崎岖的羊肠山道,刷得白茫茫,没有一个人。
除了娘和我。
娘的胳膊上挽个包袱,塞着几件旧衣服,一边哭一边走。
我跟在后边,也一边哭一边走。
不知走了多久,娘停下来,摸着我的头说:“娃,好好念书,长大后有出息点。
别像你爹,除了喝酒,就会打女人。
”话没说完,泪水就淹没了我的腮帮子。
我咬着有些冻僵的嘴唇,点点头,记住了娘的话。
没一会,娘的背影,也刷得白茫茫,模糊不清了。
娘走后,家里只剩下爹和我。
爹还是喝酒,喝完酒就去山上鼓捣苹果树,鼓捣完苹果树就去地里整庄稼,整完庄稼再回家喂牛劈柴。
总之,娘走了后,什么脏活累活,都是他一个人干。
我一点都不心疼他。
相反,甚至觉得活该。
谁让他打走了娘,让我七岁成了没娘的孩子。
娘走的前夜,他打在娘脸上的那记响亮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