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我市行政复议案件逐年上升的思考
关于我市行政复议案件逐年上升的思考
2009 年 1 月 (总第 191 期)
法制与经济 FAZHIYUJINGJI
NO.1,2009 (Cumulatively,NO.191)
关于我市行政复议案件逐年上升的思考
陈海燕
(中共启东市委党校,江苏 启东 226200)
[摘 要]行政复议制度是一项把解决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的重要制度,是有效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
[参考文献]
[1]刘娴.行政复议案件递增的背后.石家庄日报,2007- 04- 12,(3). [2]启东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创新行政复议工作 全力预防和化 解行政争议.中国启东网站. [3]朱建军.行政复议程序前置程序的适用范围.人民法院报,200707- 26,(6).
32
2003 至 2007 年,行政复议案件受理情况相对平稳,均在 40 件 左右。今年上半年,受理数已达 63 件,到年底行政复议案件总量 将创历史新高。显而易见,我市行政复议案件呈逐年递增的趋 势。那么,数字递增的背后意味着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 个原因:
(一)法制机构精心组织,广泛宣传行政复议相关法律法规 行政复议制度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近几年来, 我市把宣传行政复议法律法规纳入普法教育规划,采取多种形 式学习宣传贯彻《行政复议法》。一是组织行政复议法律知识培 训。全市共举办培训班 70 多期,先后培训了 6000 多人,提高行 政执法人员对行政复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利用媒体加大 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台、农村广播电台、政府网站宣传行政 复议法。同时,印发《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问答》、《行政复 议法实施条例》单行本,悬挂过街宣传横幅等方式,使广大行政 管理相对人对行政复议的救济和纠错功能有了深入了解;三是 结合日常工作予以宣传。市政府法制办通过日常办理行政复议 案件,行政执法检查以及行政执法培训,反复宣传解读行政复议 法。一系列的学习、宣传和培训活动,为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 及其执法人员和广大行政管理相对人领会和掌握行政复议法奠 定了良好基础。 (二)行政管理相对人维权意识增强 行政复议案件数量的增加,充分显示了行政管理相对人的 法律意识增强,用法律维权,腰杆更直了。过去老百姓要求行政 复议时,有的哭哭啼啼,有的说不清楚,有的只强调自己的观点, 法制办的同志给他们讲法律知识根本不听。随着我市法治政府 建设的推进,行政复议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到位,行政相对人 熟悉行政复议制度、懂得通过行政复议途径、运用行政复议手段 解决行政争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意识增 强还体现在“较真”上[1],如一些行政机关对于其行政行为存在的 问题进行了及时纠正,但公民并不妥协,不撤回行政复议,也不 私了,跟行政机关较真,向行政复议机关讨说法。其实,这与市民 信“法”不惧“权”的民风也有很大关系其实,正是因为老百姓的 较真跟不畏权,加强了市政府对各乡镇(园区)及各职能部门的 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全市依法行政的实施进程。 (三)行政机关积极履行行政执法职责,行政活动公开透明, 执法程序规范到位 我市把《行政复议法》等编入《启东市依法行政文件汇编》分 发给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同时将行政复议法列入行政执法人员 日常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取得执法资格的必考科目。通过培 训考试,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在全面掌握本部门相关 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行政复议法的规定,深刻领会其 在行使职权时必须依法办事,严谨细致,程序规范,明确告知行 政管理相对人相关救济途径,尤其是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 政行为可能对当事人产生不利影响时,告知当事人复议的权利 及复议的期限。 其次,随着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大力推行,老百姓对 政府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制作、形 成、获得或掌握的有关信息有所知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 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了保障,如果其合法权益已经受到 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可以通过行政复
(一)案件受理总量增多 从表 1 可以看出,随着我市行政复议制度的法制化、规范化 建设,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我市行政复议案件数呈逐 年上升趋势。 (二)案件类型的多样化 在我市,以往绝大多数复议申请都是不服行政处罚和行政 收费,案件类型比较单一(见表 2)。自 2002 年江苏省《实施意 见》施行后,行政复议中针对行政处罚的案件已屋拆迁 与土地管理
工伤鉴定
其它
1999
90
10
2000
64
36
2002
52 16
32
2004
51 28 6 15
2006
53 22 14 11
2008(1- 6) 54 26 10 10
(三)案件所涉部门相对集中 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尽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但从案 件的受理数看,还是相对集中到几个社会热点和行政管理焦点 领域,如国土、劳动、公安(治安)、村镇建设、拆迁裁决、环境保护 等。 (四)案情复杂、群体性案件增多,审理难度加大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的利益呈多元化趋势,行 政主体的角色也多样化,由此引发的复议、诉讼案件法律关系错 综复杂。如土地出让中,涉及被征地农民这一群体,土地出让中 涉及的法律关系,既有行政法律关系,又有民事法律关系。又如 企业改制案件中,涉及政府在特定阶段的改革和政策,又涉及到 国家法律的规定。群体性、专业性等新型案件的增多,也带来了 审理上的难度。
一、行政复议的基本含义
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 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机关提出申请,请 求重新审查并纠正原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据此对行政 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法 律制度。行政复议作为一种重要的行政救济方法,既能够为公 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使其免 受不法行政的侵害,并使受到侵害的权益得到恢复,又能够维护 行政活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排除障碍,保障行政活动顺畅进 行,提高行政效率。加强行政复议制度建设,对保护公民合法权、 保障行政权的正确行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议对其予以补救。这也是行政复议案件受理数逐年上升的一个 重要原因。
(四)行政复议高效、便民、公开、不收费等特点得到公众的 认可
《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 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 费,应当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这一规 定大大降低了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维权成本,特别是行政复 议法还明确规定申请人既可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及可以 查阅卷中材料、委托代理人等便民、利民的规定,极大便利了行 政管理相对人申请复议。
会矛盾的法定机制。行政复议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是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 内容。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矛盾以行政争议的形式反映出来,行政争议呈现增多的趋势。面对新形势,各地 各部门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
[关键词]行政复议;逐年上升;原因探析
其次,我市还非常重视行政复议结果的适用。对于在复议中 发现的违法执法问题,严格追究在执法中存在过错的相关执法 人员的责任。以 2006 年为例,我市对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 被确认违法,撤销案件的单位涉案执法人员或分管领导移送纪 委监察局追究过错责任,共 12 人分别受到警告、通报批评、诫免 谈话等形式的过错责任追究[2]。通过此举,强化了行政复议的监 督功能,将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落到了实处,提高了行政 复议的公信力“,行政有争议,可以去复议”的观念深入人心,老 百姓也更愿意通过复议救济自己的权利。
表 1 截止 2008 年 6 月启东市行政复议案件受理数据(单位:件数)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受理 1 2 4 5 14 43 40 61 40 39 43 40 42 63
不受 0 1 2 4 5 9 3 9 1 7 4 4 5 7 理 表 2 启东市部分年份行政复议案件类型构成(单位:%)
(五)法律对行政复议前置的强制性规定 《行政复议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 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 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 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 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 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由此 可见,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基本关系是以公民、法人或其 他组织自由选择为原则,以行政复议前置为例外的。目前,我国 法律有明确规定复议前置的主要有三类[3]:一是侵犯已依法取得 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案件;二是违反国家安全 法的行政处罚案件;三是社会保险费征缴中的处罚案件和工伤 保险案件。 综上,笔者认为随着依法行政进程的不断推进,行政复议已 经成为行政相对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救济途径,越来越 成为行政机关强化层级监督,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推进法制政府 建设进程的重要窗口。面对逐年上升的行政争议,认真分析其中 的原因,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充分发挥行 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 作用。
三、行政复议案件逐年上升的原因分析
从表 1 可以看出,以《行政复议法》和江苏省《实施意见》的 出台为标志,我市的行政复议案件也相应在 1999 年、2002 年出 现两个小高峰。在行政复议法施行前,我市的行政复议案件非常 少,1995 到 1998 年四年共计 12 件,多的年份为四五件,少的年 份近乎为零。1999 年《行政复议法》实施,这一年就有 14 件,相 对数值明显上升;接下来的 2000 年,一年受理数就达 43 件,是 上年的 3 倍多;2001 年受理 40 件;但到 2002 年省《实施意见》 施行后,受理数又激增至 61 件,又比上年增长了 53%。此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