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系统工程 第二章 事故致因理论

安全系统工程 第二章 事故致因理论


重伤 75
6
42
97
187
15
50
136 103
211
2、根据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轻伤事故:仅发生轻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仅发生重伤但是没有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1-2人的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3-9人的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10人及10人以上的
事故。 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发生30人及以上的死亡事故
2、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
发生的、迫使其原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 意外事件。如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
3、生产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
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 根据造成的后果不同:设备事故、人身伤亡事故、险
4、工伤事故: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
(3)管理的原因:即管理的缺陷
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 存在的条件。包括: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教育培训 不够,工作人员不懂操作技术知识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 识;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生理或身体有缺陷等。
(4)环境的原因: 不安全的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它是事故的直接 原因。
可燃气体爆炸事故:可燃气体浓度,氧 含量和火源 交通事故:人,车和路
事故预测所要做的工作:
(1)在认识事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充分 了解、掌握各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及它们的因果关系;
(2)推断它们发展演变的状况和可能产生 的后果。
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瓦斯爆炸事 故预测。
事故预测的目的:
2、事故的偶然性:从本质上讲,事故的发生是一 个随机事件,即使完全掌握了事故的原因,也不可能 保证绝对不发生事故。这种偶然性表现在:
(1)对特定的事故,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状态 等均无法预测(如地震、洪水等)。
(2)事故是否产生后果,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难 于预测。
(3)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 果。
2)在紧急情况下从事对企业或社会有益的工作,如: 抢险、救灾、救人的;
3)从事与企业工作有关的研究、发明、创造或技术改 造工作的;
4)在企业的工作区域遭受非本人所能抗拒的意外灾害
5)在生产或者工作中因为所从事的工作性质而造成职业病 的; 6)集体乘坐本单位的车辆参加工作性会议、听报告或参加 领导指派的各种劳动,发生交通事故或意外事故的; 7)企业以临时工棚作为集体宿舍而发生倒塌的; 比照工伤类: 1)因公出差期间或调动工作往返途中发生意外事故的; 2)在工作中负伤而当时并未感觉或确诊,事后伤痛发作不 能正常工作的,这种情况下应有当时的就诊记录或第三者的 旁证; 3)工伤医疗终结后调到另一个企业工作,由于旧病复发的; 4)由于加班至深夜不能回家,在工作地点睡眠发生意外事 故的; 5)伤残军人转入企业工作后,因旧病复发的; 6)在政治运动和日常工作中,由于坚持原则,向敌对分子 或错误行为进行斗争而遭受伤害的;
(二)事故类别:
1、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劳动部发出的通知,按 照伤害原因和状况,可将事故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器工具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6)淹溺;(7)灼烫;(8) 火灾;(9)刺割;(10)高处坠落;(11)坍塌;(12) 冒顶片帮;(13)透水;(14)放炮;(15)火药爆炸 (指生产、运输、储藏过程中发生的爆炸);(16) 瓦斯爆炸(包括煤粉爆炸)等;(17)锅炉和受压容 器爆炸;(18)其他爆炸(包括化学爆炸、炉膛、 钢水包爆炸等);(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 害(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等)。
伤害部位包括:头、脸、眼、鼻、耳、口、牙、上肢、手、 手指、下肢、足、脚趾、肩、躯干、皮肤、粘膜、内脏、血 液、神经末梢、中枢神经等。
伤害种类包括:挫伤、创伤、刺伤、擦伤、骨折、脱臼、 烧伤、电伤、冻伤、腐蚀、听力损伤、中毒、窒息等。
按伤害程度分类:
我国分为死亡、重伤、轻伤,国外分为死亡、丧 失劳动能力(终止致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局部致 残),暂时不能劳动、要医疗但不休工,无伤害等。
第二章 事故致因理论
第一节 事故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节 事故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事故模式理论 第四节 事故的预防原则 第五节 事故统计与分析
第一节 事故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一、事故及其分类 1、灾害:
(1)自然灾害—指人的能力无法控制的自然事件,可 采取的措施:减轻灾害—防灾工程。
(2)人为灾害—由于人的管理或操作失误所造成的不 幸事件,预防是可能的—安全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
2、主要影响因素:
(1)人的原因(包括操作工人、管理干部、事故现场 的在场人员和有关人员等)
人为失误的表现形式: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 忽视警告;危险作业或高速操作;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 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 业;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采取不安全的作 业姿势或方位;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等。
死亡,是指其损失工作日为6000日及以上,这是 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之和计算出来的。
重伤,是指其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 105个工作日),6000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轻伤,是指其损失工作日为1个工作日以上(含1 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受伤者 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
3.灾害等级划分:一般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 小灾:凡绝收面积在5000亩以下或倒塌房屋100间以
下或死亡10人以下。 中灾:绝收面积在5000-20000亩或倒塌房屋100-
500间或死亡10-20人。 大灾或特大灾:绝收面积在20000亩以上或倒塌房屋
500间以上或死亡20人以上。
4.按经济损失程度分类: 1)一般损失事故:指经济损失小于1万元的事故; 2)较大损失事故:大于1万元,小于10万元的事故; 3)重大损失事故:大于10万元,小于100万元的事故; 4)特大损失事故:大于100万元。 5.按受损方式分类: 1)火灾及爆炸事故:由可燃物质燃烧或爆炸引起 2)破裂及崩塌事故:指高压容器破裂、钢丝绳断裂、构筑
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 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 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致使身体受到伤 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包括因工伤 亡事故和非因工伤亡事故。
对工伤的规定:
以下7种情况下所发生的负伤、致残或残废应按工伤处 理:
1)从事本岗位工作或者执行起源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 作的;
1
29
300 从中得出的启示:要消除一次死亡重伤事故以及29次轻 伤事故,必须首先消除300次无伤事故。安全工作必须从 基础抓起,如果基础安全工作做得不好,小事故不断,就 很难避免大事故发生。
事故法则是从一般事故统计中得到的规律,其绝 对数字不一定适用于行业事故。为了进行行业事故 的 预测与评价工作,我们必须对行业事故的事故法 则进行研究。
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缺乏安全知识和经验、注意 力不集中、生理缺陷等。
(2)物的原因:包括原料、燃料、动力、设备、成品、 半成品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基础,包括:设备和装置 的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存在危险 物和有害物;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它缺陷;安全防护 装置失灵;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有缺陷;物质的堆放、整 理有缺欠;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等。
3、事故的必然性:事故是一系列因素互为因 果,连续发生的结果。事故因素及其因果关系 的存在决定事故或迟或早必然要发生。
(1)必然性来自因果性,深入探查、了解事 故因素关系,就可以发现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 从而为防止发生事故提供依据。
(2)事故的必然性中包含着规律性。既为必 然,就有规律可循。
4、事故的潜在性:事故在未发生和造成损 失之前,有一个孕育发展过程,这就是事故的 潜在性(事故的发生是突然的,但是导致事故 发生的因素是早就存在的;如煤与瓦斯突出事 故)。
5、事故的再现性:如果没有真正地了解事 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消除这些原 因,就会再次出现类似的事故,即事故具有再 现性的现象,但完全相同的事故是不会再次出 现。
6、事故的预测性:事故是可以预测的。根据 对过去事故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对事故 规律的认识,并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 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
1)自然环境的异常,即岩石、地质、水文、气象等的 恶劣条件
2)生产环境不良,即照明、温度、湿度、通风、采光、 噪声、振动、空气质量、颜色等方面的直接原因。
(5)事故处置情况: 1)对事故前的异常征兆是否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2)一旦发生事故,是否能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 事态恶化和扩大事故;
3)抢救措施和对负伤人员的急救措施是否妥善。
对于采煤工作面所发生的顶板事故,其事故法则为:
死亡:重伤:轻伤:无伤=1:12:200:400 对于全部煤矿事故,事故法则为
死亡:重伤:轻伤=1:10:300
3、事故的预防原则
表2-2 2002年我国工矿企业伤亡事故情况表(按事故原因)
总计
技术、设计有缺陷,安 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

起数
12018
2511

死亡
13093 2967
死亡3-9人
起数
死亡
564
2334
129
534
死亡10人以上
起数
死亡
60
1195
14
291
生产场所环境不良
1820
2446
116
499
13
231
在于识别和控制危险,预先采取对策,最 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四、事故的预防原则
1. 事故的发展阶段: 事故的发展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生长阶段和 损失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