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7
)
扁桃体炎
猩红热
•2020/11/14
丹毒
•8
猩红热患者
•2020/11/14
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 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 征。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 性心、肾并发症。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 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 尤以2—8岁居多。
•9
丹毒患者: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 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 性真皮炎症。患病日久,可 引起慢性淋巴水肿。发生在 小腿的慢性淋巴水肿,亦称 象皮腿。无全身症状,有瘙 痒;蜂窝织炎为境界不清的 弥漫性浸润潮红,显著凹陷 性水肿,不软化破溃,愈后 结疤。
•2020/11/14
•12
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
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 有利,这种生活方式叫做共生。
关系: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2020/11/14
•13
1、与植物共生
地衣
地衣是 真菌 和 藻类 共生。
真菌
水和无机盐 有机物
•2020/11/14
藻类植物
•14
花生
豆科植物的根瘤
豆科植物的根瘤是 根瘤菌 和
根瘤菌
•2020/11/14
含氮物质 有机物
豆科植物 共生。
豆科植物
•15
2、与动物共生
细菌 细菌
•2020/11/14
分解纤维素
有机物、生存空间
合成维生素
有机物、生存空间
牛、羊 人
•16
小结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寄生)
分解者 ;也有一些种类从活的动植物和人体吸收营养
物质而营 寄生 生活,还有一些种类与动物或植物共
同在一起,相互依存而营 共生 生活。
•2020/11/14
•19
甲组:
技能训练: 乙组:
方案1: 没经灭菌,放在无菌条件 方案2: 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
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
方案3: 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
灭菌后,接种细菌,放在无菌条件
•2020/11/14
•10
手癣,是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表现为奇痒难 忍、水疱、糜烂、脱屑等症状。
足癣、甲癣、臂癣、牛皮癣等顽固性皮肤病都
是 真菌引起的。
•2020/11/14
•11
小麦叶锈病
玉米瘤黑粉病
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 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从植物体吸收 大量营养,使作物严重减产。
1、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变量是有无细菌,其他条件相同。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潮湿?
细菌真菌的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需要水分。
3、逐一分析这三种方案,找出每个方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甲组对照组,乙组实验组。
4、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
•2020/11/1方4 案3。有对照试验,结果更真实
•20
•2020/11/14
•21
谢谢观赏
3、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C )
A、寄生生活的细菌
B、共生生活的细菌
C、腐生生活的细菌
D、芽孢
•2020/11/14
•18
4、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真菌引起的( B )
A、足癣 C、玉米瘤黑粉病
B、人的扁桃体炎 D、小麦叶锈病
5、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营 腐生 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
3、与动植物共生。(共生)
`
•2020/11/14
•17
练习反馈
1、下列哪一项疾病不是由细菌或真菌引起的( A )
A、非典型肺炎
B、扁桃体炎
C、手足癣
D、小麦叶锈病
2、下列关于共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形成共生关系 B、共生的两种生物分开后,两者都能独立生活 C、有些细菌和真菌能与动植物形成共生关系 D、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学习目标
1、概括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三大作用;
2、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三种生活方式:腐生、寄生、 共生;
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 验从正反两方面辩证的看待问题。
•2020/11/14
•2
自主预习
1、概括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三大作用; 2、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3、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4、了解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现象并举例。
•2020/11/14
•3
•2020/11/14
•4
腐生:பைடு நூலகம்些细菌和真菌从动植物遗体中
吸收营养物质,把这种生活方 式叫做腐生。
•2020/11/14
•5
•2020/11/14
•6
寄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从活的动植物体和
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这种生活方
式叫做寄生。
关系:只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
有害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