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是《周易》第一卦,卦体为乾下乾上。
乾为天。
天为乾卦的基本象征。
“乾,阳物也”“天下之至健也”(《系辞》),凡天下高而在上、阳刚强健坚挺之物皆可喻之为乾,比如君王,父亲,男性,君子,金,玉,冰,马,木果等等。
《说卦》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
”《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合德,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在易学家看来,世界由阴阳二气构成,阴阳对立而共体,相反而相成。
天体运行,寒来暑往,人类演进,万物化生,都是阴阳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天地之道就是阴阳之道,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以卦象之,即为乾坤。
乾卦为消息卦,上下皆乾,中间的互卦也是乾。
乾卦六爻都是阳爻,是纯阳之卦;阳爻为刚,六爻皆刚,为至刚至健,故名之为“乾”。
乾是整个宇宙万有发展的原动力,一切生命运动的力量源泉。
一卦辞曰:“元,亨,利,贞。
”“元”的本义是“首”,凡事开头曰首,引申为“始”,创始;“亨”,通;“利”,利益,使有利;“贞”,正,坚。
乾卦具有创始、通达、利物(人亦一物)、正固之德。
“元亨利贞”四言,断定天之道德。
或训“元”为“大”,“元亨”乃“大亨”,意为非常亨通;训“贞”为“占”,“利贞”意即有利的占卜。
以为“易经皆从占筮之角度立言”,“易传虽是筮书的注解,然而超出筮书的范畴,进入哲学书的领域。
”(高亨先生《周易大传今注》)卦辞言一卦之吉凶。
筮遇此卦通达顺利,宜于坚守正道,开辟事业,造福他人。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系辞》说:“彖者,言乎象者也。
”又说:“彖者,材也。
”材通裁。
裁,判断,裁决。
“彖曰”者,言卦辞对卦象所作判断也,即一卦所象吉凶的结论。
易传作者对这个结论进行阐发,相当于注解。
后世研易者把这个注解称“彖”,故于“彖”字加书名号,即今所谓“彖传”也。
彖传阐释卦名卦辞的意义,论断一卦的基本思想。
圣人设卦观象,以卦之象言,每一卦都是宇宙一物,乾卦象天,包罗万有;万物皆有理,以物之理言,每一卦又都蕴含许多道理,乾卦寓刚健、恒易之理,生生不息。
“哉”,语气词,表示赞叹;“元”,创始,首创,创生。
“资”犹赖,依靠,凭借;“乃”,于是;“统”,总括,统领。
伟大啊,乾卦的创始之功,万物赖之以有始,于是统领于天。
天创始万物,地养育生长万物。
“施”,实行,犹言降;“品”,众多;水动曰“流”,引申为动,“流形”意即运动其形体,活跃于天地间。
天行云降雨,万物受其滋润,运动其形体,渐渐生长壮大。
“大明”,太阳;“六位”指六个爻位;“时”,时间。
太阳周而复始,构成了乾卦六爻的六个时位。
每个爻都关乎时和位两个要素。
时是时间,位是空间;时为自强不息,知进知退———《周易·乾卦》经传文字解读孙景龙(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河北承德067000)摘要:在易学家看来,世界由阴阳二气构成,阴阳对立而共体,相反而相成。
天体运行,寒来暑往,人类演进,万物化生,都是阴阳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天地之道就是阴阳之道。
乾卦象征天。
天道刚健,是整个宇宙万有发展的原动力,一切生命运动的力量源泉,以此告知人们应该自强不息的道理。
圣人设卦观象,乾卦六爻,每一爻都是时间和空间关系的不二组合,决定了事物在一定时间内的存在状态。
君子法天,其最高境界是因时而动,知进知退,体现了易学家天人合一的根本思想。
关键词:自强不息;因时而动;知进知退;天人合一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63(2012)01-0052-06收稿日期:2011-01-22作者简介:孙景龙(1955-),男,河北平泉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教授。
第32卷第1期2012年3月Vol.32No.1Mar.2012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机遇,位为势力。
时和位决定了一个事物在一定时间内的存在状态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时乘六龙以御天”主语是“大明”。
“时”,按时;“乘”,乘坐,驾驭;“御”,侍奉,引申为主导。
上古神话,太阳每天乘坐六龙驾的车巡行天空,羲和为之御。
日月推移形成时间,乾为阳物,故曰“日”(太阳);在古人看来,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是为“时”;太阳乘六龙早出晚归,是遵从天命,侍奉于天,主导于天。
乾卦六爻皆以龙喻之。
古人言天象,东方苍龙。
“乾道”即天道,自然规律;天道有四时、昼夜、寒暑、风霜雨雪、阴晴晦明等各种变化;“各”指万物;“性”,万物的自然属性,鸟兽虫鱼各有其性;“命”,万物的生死存亡,寿夭修短。
天道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万物各有其本能,生命修短各有其限。
“合”,结合,二物共处,这里指阴阳平衡,对立统一;“和”,和谐,融洽,这里指阴阳互补,相辅相成。
天道保持阴阳平衡,相辅相成,才能有利于万物生长,各得其所,各正性命。
以上数句,据卦象言天道。
“首”,始;“出”,创生;“庶”,众;“咸”,都,皆;“宁”,安。
天造万物,邦国皆安。
最后八字,由天及人。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象”分大小,卦下之“象”解释卦象之义理,为“大象”,或曰“大象传”。
“行”,道。
“天行”即天道。
“君子”,有才德的人。
乾卦两乾相叠,仍名之为乾。
乾为天,天道刚健。
君子受到乾卦之象的启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天行健”,论天道;“君子以自强不息”,论人道。
人法天,天人合一。
二初九阳爻居刚位,爻辞曰:“潜龙勿用。
”“潜”,潜伏,隐藏;“龙”,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在空中飞,能在地上走,能在水里游,常伏而不现;“勿用”犹言勿动。
初九在乾卦最下,居地之下位,故曰“潜”;阳爻刚健,以龙喻之。
龙潜伏而不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爻下之“象”说明爻象的意义,为“小象”,或曰“小象传”。
象传以为,初九阳爻居一卦之下位,故曰“潜龙勿用”。
龙非凡夫,不得其时不现。
九二阳爻居柔位,爻辞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见”读为“现”;“田”,土地,田野,引申为民间;王侯显贵曰“大人”,这里指具有“大人”气质的人,即德才出众,能够领袖群伦之人。
九二居地之上位,地即田;九二阳爻,以龙喻之,故曰“见龙在田”,龙出现在田野。
龙为神物,可为大人,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刘邦为沛县丰邑泗水亭长,曹操、刘备、朱元璋等出身都很微贱;二位为地之正位,又在下卦之中位,九二体刚而用柔,能屈伸,又得中正之位,故曰“利见大人”,利于出现领袖人物。
或训“见”为“拜见”,着眼于应爻九五;然二、五皆阳爻,为敌应,非尊卑承顺之应,且乾卦“用九”曰“见群龙无首”,正群雄逐鹿之时,“见”读“现”为是。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德”,恩泽;“普”,遍,全。
非常之人常为非常之事。
“龙”在民间,德惠百姓,遍及男女老幼鳏寡孤独。
九三阳爻在刚位,爻辞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有才德的人曰“君子”。
君子行正。
三为人之正位,阳爻居之为当位,故曰“君子”。
九三为下乾之上爻,处上乾之下,乾而遇乾,故曰“乾乾”。
“乾,健也”(《说卦》);“乾乾”,健而又健;九三阳爻,体刚,又居刚位,是健而又健,喻勤勉努力,奋斗不息。
“惕”,戒惧,警惕;“若”,像,如;“厉”,危险。
“夕惕若厉”,时刻警惕戒惧,像临危境一般,喻行事谨慎,如履薄冰之意。
九三处下上两乾之际,进退取舍之间,故须倍加谨慎。
“咎”,过失,灾祸。
“日”与“夕”互文,谓从早到晚,时时刻刻。
爻辞的意思是,有才德的人总是勤勉不息,兢兢业业,时刻谨慎行事,不会有过失。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反复”,来回,往返;今日如此,明日还如此,生命存在即如此,非一日如此。
“道”,路,供人行走之地。
君子整天勤勉奋斗,走的是“始终如一”之路,反复修养之道。
此爻辞或断“夕惕若”为句,“厉”从下读(或自为一读),“若”训为语助词,用同“然”,与《文言》“虽危无咎矣”保持一致;然以意度之,“危”已是“咎”,即使转危为安,也不如无。
易学家倡导勤勉、慎行,故断之“无咎”以励人。
《文言》所传是借题发挥,做退一步想,有备无患,即使遇到危险,也会化险为夷,没有灾患,非经文本义。
九四阳爻在柔位,爻辞曰:“或跃在渊,无咎。
”“或”为不定之辞,“也许,或许”之义;“跃”,跳跃,意即活动,活跃;“渊”,深潭。
九四已入上卦,处上卦最下,其象与初九相同,故曰“或跃在渊”,也许活跃在深潭。
九四体刚居柔位,失位,上下皆刚,且九五位尊,九四近之,伴君如伴虎。
《系辞》说:“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
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九四近于九五,为多危之地,稍有不慎,即会得咎;也许活动在深潭无咎,意即藏而不露,可保平安。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凡事留有余地,进退皆可自如,如此而进,不会有过失。
九五阳爻居刚位,爻辞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五为上卦中位,为天之正位,阳爻居之,为当位,故曰“飞龙在天”,龙飞腾在天空。
“见”读为“现”。
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理国家。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造”,至,到。
“大人造”就是大人到,大人来了。
“龙”即大人;龙飞在天,领袖出现于世,大人到,人皆仰之。
朱熹说:“造犹作也。
”作即起身,兴起,产生。
孔颖达说:“造,为也。
”似是而非。
九二“见龙在田,德施普也”,有实而无名;九五“飞龙在天,大人造也”,实至而名归。
上九阳爻居柔位,爻辞曰:“亢龙有悔。
”“亢”,高。
王肃说:“极高曰亢。
”上九居一卦最高位,故曰“亢龙”。
“悔”,灾祸,过失。
高高在上而不得其正,登高跌重,乐极生悲,故曰“有悔”。
龙居高位,倘不知退隐,会有灾难。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盈”,满。
傲不可长,志不可满。
位高则易傲,志满则悔生,故曰“盈不可久也”。
用九曰:“见群龙无首,吉。
”“见”读为现;“首”,首领。
乾卦六爻皆阳,怎么看都一样,无首无尾,故曰“见群龙无首”。
群龙无首则每一爻都有成为“首”的机会和可能,故曰“吉”。
“用九”为乾卦特有的爻题。
高亨先生《周易大传今注》说:“依古筮法,筮遇乾卦,六爻皆七,则以卦辞断事,六爻皆九,则以用九爻辞断事。
用九犹通九,谓六爻皆九也。
”为何用九?“大衍之数”三变之后可能得到的数有四个:六、七、八、九。
九为阳数之极,为老阳;六为阴数之极,为老阴;七为少阳;八为少阴。
筮遇少阴少阳用其数;筮遇老阴老阳则互变,即阴变阳,阳变阴,六变九,九变六。
六爻皆七不变为阳,得乾卦;六爻皆九则阳变阴,得坤卦。
然六爻皆“九”,老阳将变而未成变,仍在乾卦,所以“用九”,“以用九爻辞断事”。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