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一、军事侵略(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1、5次大规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略战争。

2、3次入侵:沙俄侵入新疆伊犁,日本进攻台湾,英军入侵西藏。

3、奇怪的战争:日俄战争血腥屠杀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旅顺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四日内屠杀人口2万多,仅存36人。

整个旅顺陷入血泊中,死尸堆积高达数尺。

1900年,俄国入侵中国东北时,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沙俄军警把中国人居住的村庄烧光,把数千居民枪杀,或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

沙俄还在中国东北海兰泡等地进行血腥屠杀,至少有25万多人惨死在沙俄的屠刀之下。

(二)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签订不平等条约主要有: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侵占中国领土:沙俄:近代以来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帝国主义国家■1858年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之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通过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沙皇俄国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沙俄:近代以来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帝国主义国家■1858年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之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通过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沙皇俄国共侵占中国领土平方公里。

设立租界1845年,英国租得上海外滩附近837亩土地,设立上海英租界。

以后直至1911年,英、法、美、德、日、俄、意、比、奥等国,先后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福州、重庆等16个城市,设立了30多个租界。

租界里的一切都由外国殖民者管理,中国的法律在这里不发生效力,俨然是“国中之国”。

租界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和外国侵略中国的据点。

(三)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勒索赔款:《南京条约》,中国赔款2100万元。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向英国、法国各赔款800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是清政府年收入的3倍。

三国干涉还辽,索取“赎金”3000万两白银。

《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年息4厘,39年还清,本息共计9亿8千万两白银。

北京两次遭受浩劫: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洗劫皇宫以及北海、中南海、颐和园等禁苑里的无数金银财宝、珍贵文物古籍遭到他们的肆意劫掠。

雨果谴责“两个强盗”的罪恶行径我们欧洲人,总把自己看作文明人;在我们眼里,中国人都是野蛮人。

看!文明对野蛮就是这样。

在历史面前,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然而,我要抗议,感谢您给我提供抗议的机会!。

统治者犯下的罪行,不是被统治者的过错;政府有时做强盗,而人民从不那样。

法兰西帝国把这次掠夺财宝的一半据为己有,如今竟又以拥有者的天真把圆明园极为华美的古物拿来炫耀。

我希望终有一天,解放了、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抢来之物归还给遭受掠夺的中国。

二、政治控制(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1、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2、外国公使常驻北京3、享有领事裁判权4、破坏了中国的贸易自主权(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1、直接动用陆海军镇压太平天国2、镇压义和团(三)扶植、收买代理人1、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列强扶植曾国藩、李鸿章等湘系、淮系军阀,并帮助他们购买、制造洋枪、洋炮和练兵。

2、支持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府。

3、扶持各派系军阀首领,导致连年混战。

三、经济掠夺(一)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二)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三)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四、文化渗透(一)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二)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第二节抵御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2、台湾人民的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3、义和团运动(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1、镇南关大捷中的爱国官兵2、黄海海战中的爱国官兵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一)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二)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第三节反侵略斗争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一、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毛泽东:“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

”(一)社会制度的腐败1、吏治的腐败2、军队的腐败(二)经济技术的落后西方国家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一方面是其社会生产力水平较高,经济科技比较先进,武器装备也比较精良;另一方面,其制度本身就决定了它向外侵略扩张,不可遏制。

而清王朝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败时期,政治昏暗,各种矛盾加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禁锢,使得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武器低劣,封建统治自身已陷入严重危机,连其本阶级的有识之士都感到面临“末世”二、民族意识的觉醒(一)睁眼看世界1、林则徐2、魏源(二)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梁启超指出:“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康有为1898年4月:“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严复在1895年就写了《救亡决论》—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孙中山1894年11月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课后思考题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有什么意义?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1、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动⑴农村经济更加残破◆鸦片输入的激增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额外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拼命搜刮百姓。

◆地主、官僚、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地租剥削率很高。

◆由于政治腐败,水利连年失修,自然灾害十分频繁。

旧社会循环大乱:政治腐朽;战乱频繁;生产停滞;人口下降恢复:政治昌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人口增长小乱: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生产趋缓;贫富分化⑵人民反抗此起彼伏◆1843-1850年,全国各地群众暴动和武装起义,大小即达百余起。

◆北方各省有白莲教、天理教的斗争,河南、安徽、山东一带有捻党活动;在南方,斋教散布于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天地会势力更是遍及长江和珠江流域。

◆1847-1850年,仅广西一省,天地会系统的农民起义队伍即有二三十支。

2、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酝酿⑴创立拜上帝会,宗教革命;⑵反满,种族革命;⑶平等,平均,社会革命;3、太平天国的建立⑴金田起义⑵永安封王建制⑶转战湖南湖北⑷定都南京中国社会的反映百姓:中立;太平军军纪相对严整,但破坏旧有信仰秘密社会组织(小刀会):附和;同为反社会组织士大夫:反对;积极反对宗教革命与社会革命;不完全支持种族革命(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1、《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⑴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⑵建立农村基层组织政权“两”⑶设立“圣库制度”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⑴是一个由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⑵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达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⑶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绝对平均的社会,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⑷限于严峻的革命斗争形势,没有能够付诸实施。

2、《资政新篇》主要内容⑴在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主张立政的关键,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

针对当时存在分散、离心的倾向,他强调要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

⑵在经济方面,洪仁玕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事业,奖励开采矿藏,设立银行发行纸币等。

⑶在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方面,提倡兴办医院、设学馆,盲哑院等文化慈善事业,禁止缠足、溺婴、买卖人口和使用奴婢,严禁鸦片入口。

⑷在外交方面,洪仁玕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但外人不得毁谤国法干涉内政。

对《资政新篇》的评价⑴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⑵限于当时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问题重重宗教革命失败:平民的反对;宗教蜕变为迷信: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乎?种族革命失败:汉人对打汉人,地方武装是对抗天平天国的主力(湘军、淮军)。

社会革命失败:洪秀全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仅在个人需求。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本质上有矛盾,且没有实行。

(三)从天京变乱到太平天国败亡1、北伐失败:僧格林沁2、天京变乱和石达开出走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4、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太平天国起义成为19世纪中叶亚洲三大民族解放运动高峰之一。

(一)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失败的原因⑴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⑵太平天国指导思想—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⑶太平天国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⑷太平天国领袖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缺乏理性认识2、失败的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曾国藩(1811-1872)中国的统一太平天国非进步力量和运动“同治中兴”气象中国历史的教训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碎片化军队私有化,军阀割据第二节洋务运动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一)洋务派阵营的构成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奕的发现认识到西方的先进西方国家愿意传授其先进技术西方人有一定的信义,可与之交往(二)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以中国封建制度作为根本,利用西方“长技”,为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