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影响
内容提要:教师的社会形象,素质的形象,教师的外在形象,加上教师要有情感的吸引力,师生融洽相处,教师从小事做起,教师应有良善之心。
以致达到了“博学方正”、“严谨治学”、“慈爱善解”的形象,树立于学生心目中。
关键词:教师形象学生
新世纪的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形象?我认为要有对教育本质忠贞不渝的崇高精神。
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实施新课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始终把培养人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宗旨,具有陶行知先生的求真精神,对新课改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动真格,真抓实干,不违背教育规律,不脱离教育的目标,不追求急功近利的短期效应,而是立足学生未来,全面打好基础。
始终发扬振兴中华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致力于教育教学的改革。
这样我们就无愧于世纪教师的光荣称号。
那么教师应树立什么样形象于学生心目中呢?
一、教师的社会形象
教师的社会形象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形象,左右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
如果一个教师在走出学校大门后仍不忘为人师表,能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尊老爱幼,
举止文明,主动帮助别人,甚至敢于与不良社会现象作斗争,那就一定会受到人民群众的称赞。
学生也会为有这样的好老师而感到荣幸。
教师的威望也自然会很高。
有了良好的教师形象,学生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导,并认之为自己的榜样。
相反,如果教师只注重学生面前的形象而忽视了自己的社会形象,甚至社会形象不佳,那这样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不会有持久威望的。
久而久之,学生会把这样的教师看作是两面派,甚至是伪君子,教育必然会失去其应有的效果。
二、素质的形象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实际上是对育人者素质与形象的要求。
一个平易近人,知识渊博的教师,自然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但如果教师衣冠不整或浓妆艳抹,也必然会让学生敬而远之。
反之,一个衣冠楚楚,外表颇具风度的教师,讲台上的功夫却不尽人意,甚至自以为是,误人子弟,这样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会得到学生的赞赏。
如此看来,素质与形象两者缺一不可。
现代社会对教育素质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文明时代对教育者形象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不会只停留在一个水平或一个层面上。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教育者既要不断强化自己内在的素质,也要时刻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这样才能让素质与形象达到完美的统一。
三、师生融洽相处
我感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既是师生,也应是朋友关系。
凡
师生之间关系比较融洽的,大多互相尊重学生的意见,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商量,和谐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其实只要不是以主观意识强加于人的教育,学生大多数都能愉快接受。
相反,如果以一种居高临下,粗暴武断的方式进行教育,实施武力镇压学生来塑造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威严”,这样的教师不仅会令学生反感,而且挫伤了学生的心,令学生失望,教师美好的形象将在教师实施武力时一扫而光,在学生心中留下永久的伤痕,造成师生双方的隔阂。
这样的教育对教师而言,必然是失败的教育,由此看来,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融洽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教师教育人,也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四、教师的外在形象
仪表是反映教师精神面貌的直观因素,教师不能把仪表看作上无关紧要的小事。
我认为作为教师在校园是不宜穿华丽奇特的服装,也不宜让自己浑身珠光宝气。
但这不等于说教师就应该不修边幅。
人们常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
”这说明打扮是一个人仪表美不可缺少的内容。
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如此。
服饰虽然没有阶级性之说,但却有情趣的高低之分,对于从事不同职业的美学思想家认为:“于中而形于外。
”这是说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好常常会通过外表表露出来,美的内在气质,加上适度的打扮会增加一个人的魅力。
对于教师来说,怎么打扮才算是适度呢?著名影星索非亚·罗兰说得
好:“朴素才是幽雅的真谛。
”教师要从个人的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恰如其分地打扮自己。
特别值得考虑的是要让自己的仪表与校园和谐统一起来,要让学生感到愉快。
这样才能符合美的规律,才能体现出教师幽雅的风度。
五、教师要有情感的吸引力
教师要具有情感的吸引力,就必须尊重学生人格。
不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的过失能理智分析,正确引导适当给予宽恕和谅解。
对后进生能用超常的耐心去感化和挽救。
对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问题,不偏不袒、公正无私的处理。
当学生遇到挫折打击时,能亲如父母及时给予关怀,当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时,能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做到与学生心灵的互相沟通,这样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亲切感,教师的形象也就自然会高大起来。
这就是说教师愈是谦逊,以普通人的姿态出现,愈是和蔼可亲,其威信就会愈高。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道理,在少数教师心目中却不以为然加以训斥;装腔作势,摆架子,与学生交流时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势。
殊不知,愈是这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愈微乎其微,威信也就愈低。
作为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是思想浅薄,素质低下,缺乏修养的表现。
反之,一个有政治思想水平,有修养,有知识的教师,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在学生面前不摆架子,与学生心心相通。
这样的教师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六、教师从小事做起
不要忽视一些看来似乎无关紧要,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就是这些不足挂齿的小事,会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作为一个教育者,最基本的就是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自己要首先做到。
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有的教师却随意辱骂或变相体罚学生;要求学生讲卫生、爱清洁,有的教师却把办公室搞得一团糟……如此等等,令人反思,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树立怎样的形象呢?育人者严于律己,规章整天挂在嘴边,可实际做法是宽于待己,不拘小节,不重表率。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无时无刻地进行对照。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从思想上认清自身肩负的责任,必须看到小事中寓意着深刻的道理。
要知道,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不仅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师,还是学生人生旅途的引路人。
教师的一言一行,精神境界,品德情操,知识见解,治学态度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欲“使人昭昭”,必先“自己昭昭”。
常言道:“身教终于言教。
”在学生的纯洁心目教师就是最好的学习榜样,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行为和品质决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工作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
七、教师应有良善之心
教师是学生眼中真善美的化身,应该尽可能多地兼和美
好的品质,为学生追求真理,迈好人生第一步正确引航开道。
善良是为师之本,许多让学生终身难忘的教师,其人格魅力的影响往往高于自己学识和教育技法,尤其是为师者善良的品质留给学生的则是无价之宝。
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回忆蔡老师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其实蔡老师的温柔和美丽来源于她的善良。
心地善良的教师,不会体罚学生;心地善良的教师,不会伤害后进生敏感的心灵,也不会伤害学生家长的自尊心;心灵美的教师痴情地爱自己的学生,默默地奉献自己的一切,是我们树立校教师美好师德的具体表现。
教师形象的作用的确值得注意,在现实中相比较而言,教师内在形象的设计具有一定难度,需要较高水准。
教师只有在长期不懈努力中学习,学习,再学习,并经过不断地实践,实践,再实践,才能逐渐修炼成功。
以致达到了“博学方正”、“严谨治学”、“慈爱善解”的形象,树立于学生心目中,那我们就无愧于新世纪教师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