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课件-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2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课件-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2

我们现在的观点和亚里士多德观点是 相同的,到底谁的观点对呢?
学生自主学习126页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回答以下 问题: 1、描述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过程(看课件) 2、实际实验中小球会滚上与下落点等高的地方吗? 怎样能使小球滚上的高度更高一些呢?
不会,滚上的高度要低;使斜面更光滑
3、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小球之所以能滚上与下落点 等高的地方是因为什么呢?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 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第四名,202,王跳跳。第 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
四、惯 性 阅读课本128页惯性的内容,回答
1.什么是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哪些物体有惯性?
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所以一切物 体都有惯性。
注意:只能用具有来描述,不能说受到
教师点拨:物体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惯性越大 问学生:什么物体的惯性大?
回答:质量大的惯性大。教师指出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 关,与其他无关。
4、体会科学家是怎样研究物理知识的,激发热爱 物理学的热情。
一、早期人类对力与运动的认识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125页)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要维持物体匀速运动,就必须给物体 施加一个恒定的力。
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认为: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 其运动会是匀速的,而且将永远运动 下去。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 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第四名,202,王跳跳。第 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
观察实验现象,小组交流解释该实验现象
原来的砝码和纸片都 处于什么状态?
静止状态 后来硬纸片受力被弹走, 砝码呢?
砝码由于具有惯性, 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 状态不变,所以会落 在支架上。
对惯性现象的解释:
1.指明两物体或物体的两部分原来的运动状态;
2.根据题意说明哪个物体或是物体的哪一部 分由于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理想情况下,各种阻力忽略不计 伽里略的理想实验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学说。
伽里略的理想实验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学说。
二、实验探究:请学生阅读课本实验,明确以下问题 1、探究的问题:
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影响,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2、准备器材:
课后作业:
完成本节学案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 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三、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一切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一切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 静止状态
但现实中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所以不能用实验来直接 证明,而是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出来的。物体不受力(能、 否)能运动,而且做匀速直线运动
关闭了发动 机的火车,虽然 继续运行,但是 最后也将停下来。
你的认识是: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若不受力物体就 不会动或停止运动。我们的认识对不对呢?
第一节 科学探究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2、利用探究实验和推理的方法得出力和物体运动 的关系。
3、知道物体的惯性。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惯 性现象。
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她家很好看,很精致。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她家很好看,很精致。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 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3. 由于惯性哪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是 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
4. 所以就怎么样了
3.惯性的利用或防止
①为了防止紧急刹车 时,司机由于惯性被 撞伤,司机和前排乘 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3.惯性的利用或防止
②斧头松了,用手柄的下 端撞击树墩,斧柄受力停 止运动,斧头由于惯性继 续向下运动,斧头就被套 紧了。
③跳远助跑提高跳远成绩、平时拍 打身上的尘土、抖落伞上的雨滴, 也都是利用物体的惯性。
你这节课 学到了哪些知 识?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完成130作业题,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教师 巡视指导。
斜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布、毛巾、小车刻度尺等
学生观察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到达水平面后滑行的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
怎样得出没有摩擦力时物体会一直匀速运动下去的?
3、实验思路: 逐渐减小摩擦力,观察木块运动距离,进而推测出当滑 块与水平面间没有摩擦力运动的运动情况。
找学生代表上台完成图7-4的实验,老师予以鼓励。
根据完成的实验,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1)实验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2)三次实验操作保持相同的是:
三次实验滑块从相同高度自由滑下,这样操作的目 的是:保持滑块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3)三次实验操作改变了的是: 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目的是:改变水平面上滑动 摩擦力大小。
(4)实验中需观察的现象是 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观察以下现象,你认为怎样才能使物体运动?
对陷入雪地 里的汽车施加水 平的推力,汽车 就沿水平方向运 动了。
F
对静止的木箱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推 力,木箱沿水平方向运动,撤去推力后, 木箱停了下来。
用铁锤敲击 钉子,钉子向下 运动陷入木板。 停止敲击,钉子 就不再下陷。
踢出去的足 球,虽然会继 续“飞行”,但 它总是会停下 来的。
S1
毛巾
S2
棉布
S3
木板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平面越
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__小__,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
___远___。
假如平面
足够光滑,小 车的运动情况 会怎样?
在完全没有摩擦阻力情况下,小 车的运动方向永远不改变,运动的距 离很远很远,将不会停下来。
真棒!
伟大的物理学家 牛顿概括了伽利 略等人的研究成 果总结出了著名 的牛顿第一定律 ,请大家看课本 128页,读读记记 牛顿第一定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