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
孔的公差 30.021—30=0.021 或+0.021—0=0.021 轴的公差 29.993--29.980=0.013 或-0.007—(-0.020)=0.013 公差带 公差带图 零线 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字母)和标准公差等级代号(数字)组成。
孔的公差带代号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二、 读零件图举例
铅直方向的径 向尺寸基准
×
高度方向 辅助基准
水平方向的径 向尺寸基准
高度方向 尺寸基准 长度方向 尺寸基准
×
技术要求
1.铸件应经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 2.未注铸造圆角R1~R3。
宽度方向 尺寸基准
设计 校核 审核
比例
(单位) 阀体 1: 2 (图号)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过渡线画法的具体规定:
① 当两曲面相交时,过渡线不应与圆角轮廓线相连; ② 当两曲面的轮廓线相切时,过渡线在切点附近应断开; ③ 当画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相交的过渡线时,应在转角处断开, 并加画过渡圆弧,其弯向与铸造圆角的弯向一致; ④ 当三条过渡线汇集于一点时,在该点附近都应断开。
退出
二、 读零件图举例
其余
) ) (
(
技术要求
调质处理 去毛刺、锐边。
设计 校核 审核
比例
阀杆 1: 2 (图号)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二、 读零件图举例
×
轴向尺寸基准 通孔
其余
×
.5
径向尺寸基准
技术要求
1.铸件应经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 2.未注铸造圆角R1-R3。
设计 校核 审核
比例
(单位) 阀盖 1: 2 (图号)
零件图
作 用
关 系
加工制 造零件
零件图表示零 件的结构形状、 大小和有关技 术要求。
装 配 上一页 下一页
根据装配图将 零件组装成机 器或部件
退出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二、零件图的内容
1. 一组图形—用一组适当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将零件的内外形状正确、完 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2. 齐全的尺寸—正 确、齐全、合理地 标注零件在制造和 检验时所需要的全 部尺寸。 3.技术要求—用归 定的符号、代号、 标记和文字说明等 简明的地给出零件 制造和检验时所达 到的各项技术指标、 要求。 4.标题栏—填写零 件名称、材料、比 例、图号以及制图、 审核人员的责任签 字。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4、极限与配合的标注与查表
Φ50H7 Φ50p6 Φ40F8 Φ40h7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二、形状与位置公差
1.基本概念: 给定的限制零件要素的形状和位置的变动量称为形状和位 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2.形位公差的代号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3.形位公差的标注与识读:
×φ
Φ50 H 8
基本尺寸
Φ50H8 的含义:基本尺寸为Φ50, 基本偏差为H 的8级孔。
公差等级代号
孔的基本偏差代号
轴的公差带代号
Φ50f7 的含义:基本尺寸为Φ50,
基本偏差为f 的7级轴。
Φ50 f 7
基本尺寸 公差等级代号
轴的基本偏差代号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例:查表得出以下孔轴的极限偏差值,并画出它们的公差带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第四节 零件中的尺寸标注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应满足正确、齐全、清晰及合理的要求。所谓合理是指所注 尺寸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能符合工艺要求,便于零件的加工和检验。
一、合理选择尺寸基准
任何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 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至少要选择 一个尺寸基准。一般常选择零件结 构的对称面、主要加工面、重要支 承面或结合面作为尺寸基准。
1、设计基准
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 用所选定的基准。
2、工艺基准
为零件加工和测量而选定的 基准。零件上有些结构若以设计基 准为起点标注尺寸,不便于加工和 测量,必须增加一些辅助基准作为 标注这些尺寸的起点。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一般原则
1、重要尺寸直接注出 重要尺寸主要是指直接影响零件在机器中工作性能和位置 关系的尺寸,如零件之间的配合尺寸、重要的安装尺寸等。
表面用不去 除材料的方 法获得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第六节 读零件图
一、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1.概括了解 从标题栏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质量等内容。 2.分析视图间的联系和零件的结构形状
分析零件各视图想相互之间的投影关系,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 读懂零件各部分的结构,想象出零件的结构,想象出零件的形状。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3.减少加工面
两零件的接触面都要加工时,为了减少加工面,并保证两零件接触良好, 常将两零件的接触面做成凸台或凹坑、凹槽等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4.钻孔结构 钻孔时,应尽可能使钻头的轴线与被钻孔表面垂直,以保证孔的 精度和避免钻头折断。正确的结构如下: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5. 零件上圆角过渡的画法
C
A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三、表面粗糙度 1、基本概念:零件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的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 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是评定表面粗糙度的高度最常用参数。 退出
上一页
下一页
三、表面粗糙度 2、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和代号的识读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其意义
基本符号
表面用去 除材料的 方法获得
第九章 零件 图的识读与绘制
任何一台机器或一个部件都是由若干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 设计、使用要求装配而成的。表达单个零件的图样称为零件图,它 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
第一节 零件图概述 第二节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第三节 常见的零件工艺结构 第四节 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 第五节 机械图样中的技术要求 第六节 读零件图
2、避免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封闭尺寸链是指尺寸线首尾相 接,绕成一整圈的一组尺寸。 3、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和测量 符合加工顺序 考虑测量方便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三、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标注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第五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几何精度 技术要求 理化性能
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 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铸件和锻件由于铸造和锻造工艺的要求,相邻两个表 面之间常用一个半径不大的圆弧面光滑过渡,称作铸造圆 角或锻造圆角。这些圆角使得零件表面的交线变得不再明 显,但为了便于看图时区分不同的表面,在图中仍旧画出 这条线——过渡线。 绘制过渡线的两点注意事项:
• 过渡线应用细实线绘制,且不与轮廓线相连 • 过渡线的求法与没有圆角时交线的求法基本相同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过渡线画法的具体规定:
① 当两曲面相交时,过渡线不应与圆角轮廓线相连; ② 当两曲面的轮廓线相切时,过渡线在切点附近应断开; ③ 当画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相交的过渡线时,应在转角处断开, 并加画过渡圆弧,其弯向与铸造圆角的弯向一致; ④ 当三条过渡线汇集于一点时,在该点附近都应断开。
退出
起模斜度
在铸造零件毛坯时,为便于 将木模从砂型中取出,零件 的内、外壁沿起模方向应有 一定的斜度(1:20~1:10)
铸造圆角
为防止砂型在尖角处脱落和避免铸件冷 却收缩时在尖角处产生裂缝,铸件各表 面相交处应做成圆角。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2. 铸件壁厚
逐渐过渡
壁厚均匀
缩孔
裂纹
内外壁与肋的厚度a>b>c
3.分析尺寸和技术要求 分析零件的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尺寸基准,从基准出发查找各部 分的定形、定位尺寸,并分析尺寸的加工精度要求。 4.综合归纳
零件图表达了零件的结构形式、尺寸及其精度要求等内容,它们之 间是相互关联的,读图时应将视图、尺寸和技术要求综合考虑,才能对 这个零件形成完整的认识。
上一页
下一页
间隙配合
过盈配合
过渡配合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3、配合制
基孔制配合:基本偏差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 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孔制配合的孔称为基准孔,其基本偏差代号为H,下偏差 为零,即它的最小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
基轴制配合:基本偏差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 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轴制配合的轴称为基准轴,其基本偏差代号为h,上偏差 为零,即它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第二节
一、主视图的选择
安放位置
加 工 位 置 工 作 位 置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零件图要求用一组视图将零件的结构形状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Leabharlann 投射方向形 状 特 征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a. 基本视图以及基本视图上的剖视。
二、其他视图的选择
b. 在充分表达清楚零件结构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视图数量, 力求 制图简便。 c. 每个视图都有表达重点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