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鄱阳湖上饶湖区水体达标方案

鄱阳湖上饶湖区水体达标方案

鄱阳湖上饶湖区水体达标方案(2018~2020)上饶市人民政府2018年5月目录第1章总则 (1)1.1 目的意义 (1)1.2 编制依据 (1)1.2.1 法律法规 (1)1.2.2 技术标准与规范 (2)1.2.3 规范性文件 (2)1.2.4 其他材料 (3)1.3 工作范围和时限 (4)1.3.1 工作范围 (4)1.3.2 时限 (4)1.4 阶段性目标要求 (4)1.5 技术路线 (5)第2章区域概况 (7)2.1 地理位置 (7)2.1.1 鄱阳湖总体概况 (7)2.1.2 方案编制范围 (8)2.2 自然概况 (9)2.2.1 地形地貌 (9)2.2.2 水系特征 (9)2.2.3 水文水资源状况 (11)2.2.4 气候气象条件 (12)2.2.5 植被覆盖情况 (12)2.2.6 土壤特征 (13)2.2.7 自然资源 (14)2.3 社会经济概况 (15)2.3.1 行政区划 (15)2.3.2 人口分布与密度 (16)2.3.3 产业类型 (17)2.3.4 经济发展水平 (18)2.3.5 土地利用特征 (21)第3章水环境现状调查分析评估与预测 (23)3.1 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23)3.2 水文水资源现状调查 (25)3.3 污染源排放现状调查 (27)3.3.1 入湖排污口现状调查 (27)3.3.2 工业污染源调查 (27)3.3.3 城镇生活污染源调查 (27)3.3.3 面污染源调查 (27)3.3.4 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29)3.4 水环境质量状况评估 (30)3.4.1 湖区水质现状 (30)3.4.2 鄱阳余干入湖河流水质现状 (31)3.4.3 饮用水源环境质量现状 (32)第4章主要水环境问题诊断和识别 (34)4.1 不达标断面水环境问题诊断 (34)4.1.1 总体情况 (34)4.1.2 不达标断面主要原因分析 (34)4.2 主要水环境问题识别 (35)第5章水体达标系统分析 (38)5.1 水体达标系统分析思路与方法 (38)5.1.1 常用水体达标系统分析基本思路与方法 (38)5.1.2 鄱阳湖上饶湖区水体达标系统分析思路与方法 (39)5.2 入湖河流水环境容量分析 (39)5.2.1 水质模型选择 (39)5.2.2 参数确定 (40)5.2.3 设计水文条件的确定 (41)5.2.4 计算单元划分 (42)5.2.5 模型计算结果 (43)5.3 鄱阳湖上饶湖区水环境容量分析 (45)5.3.1 余干县湖区断面分析 (46)5.3.2 鄱阳县湖区断面分析 (46)第6章主要任务 (47)6.1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47)6.1.1 产业结构调整 (47)6.1.2 空间布局优化 (47)6.2 控制污染物排放 (49)6.2.1 工业污染源排放 (49)6.2.2 城镇生活污染处理系统建设 (50)6.2.3 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50)6.2.4 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52)6.3 节水及水资源保护调度 (52)6.3.1 控制用水总量 (52)6.3.2 提高用水效率 (53)6.3.3 水资源保护调度 (53)6.4 开展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 (53)6.4.1 开展污染河道综合整治 (53)6.4.2 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53)6.5 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加强水环境管理 (54)6.5.1 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54)6.5.2 完善监测网络 (54)6.5.3 加强水环境管理 (54)第7章重点工程和投资匡算 (55)7.1 余干县重点工程 (55)7.2 鄱阳县重点工程 (57)第8章目标可达性分析 (60)8.1 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60)8.2 水质改善效果分析 (60)第9章保障措施 (61)9.1 强化责任主体,加强组织保障 (61)9.2 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考核问责 (61)9.3 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61)9.4 健全投入机制,推进联防联治 (61)9.5 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全民参与 (62)第1章总则1.1 目的意义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为长江流域的重要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的浅水湖泊,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湖区面积,在平水位(14~15 m)时湖水面积为3150 km2,高水位(20m)时为4125 km2以上,但低水位(12 m)时仅500 km2。

自2016年以来,鄱阳湖上饶湖区及其入湖河流断面水质时有超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鄱阳湖总体水质。

根据《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环办函〔2015〕1781号),我省列入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重点流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八条规定“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规定“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地区要制定达标方案,将治污任务逐一落实到汇水范围内的排污单位,明确防治措施及达标时限”。

根据以上法律法规要求,上饶市需编制水体达标方案,制定限期达标规划。

科学编制鄱阳湖上饶湖区水体达标方案,对于有效指导鄱阳湖上饶湖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升鄱阳湖区水环境质量、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8]《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14年1月1日)[9]其他相关法律法规1.2.2 技术标准与规范[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06年第21号)[6]《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9]其他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1.2.3 规范性文件[1]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12号)[2]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3]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4]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5]国家发改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2013年第21号令)[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厅字〔2016〕42号)[7]《水利部、环境保护部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水建管字〔2016〕449号)[8]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函》(环办函〔2015〕1781号)[9]《水体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环办污防函〔2016〕563号)[10]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江西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修订)》赣办字〔2017〕24号[11]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以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为抓手打造河长制升级版的指导意见》(赣办发〔2017〕7号)[12]《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环办〔2011〕22号)[13]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设立“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的通知》(赣府厅字〔2009〕36号)[14]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赣府发〔2009〕11号)[15]《上饶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6年)[16]《余干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干府发〔2016〕5号)[17]余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余干县消灭劣V类水工作方案的通知》(干府办发〔2017〕54号)[18]《余干县水质招标断面整治情况汇报》(干府字〔2017〕151号)[19]《鄱阳县消灭劣V类水工作方案》(鄱府办字〔2017〕121号)[20]《鄱阳县水库水质保护实施方案》(鄱办字〔2017〕99号)[21]《鄱阳县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鄱府字〔2016〕66号)[22]《鄱阳县畜禽养殖“三区”划定方案和地理标注图》(鄱府办字〔2017〕129号)[23]其他有关文件1.2.4 其他材料[1]《江西省生态功能区划》(江西省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3]《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4]《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环境保护局,2006年7月)[5]《2016余干统计年鉴》(余干县统计局,2016年8月)[6]余干县2011~2016年环境统计年鉴(余干县环境保护局)[7]余干县2016、2017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报告(余干县环境保护局)[8]《余干县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016年9月)[9]鄱阳县统计年鉴[10]鄱阳县消灭劣V类水工作情况汇报(鄱阳县河长制办公室,2017年11月)[11]其他相关资料1.3 工作范围和时限1.3.1 工作范围本达标方案涉及的空间范围为上饶市余干县、鄱阳县境内(含所属鄱阳湖区部分)所有水质监测断面,包括国控、省控、县界水质监测断面以及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断面。

1.3.2 时限鄱阳湖上饶湖区水体达标方案基准年为2016年,阶段性目标年为2018年,目标年为2020年。

1.4 阶段性目标要求到2018年,鄱阳湖上饶湖区断面余干县梅溪咀、余干、康山及鄱阳县莲湖、白沙洲年均值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达到50%;入湖河流断面余干县瑞洪大桥、布袋闸、宋家及鄱阳县鄱阳花园、赵家湾、庆丰村、独山年均值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8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7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湖区农药、化肥使用量要在现有基础上削减30%,总磷排放量削减50%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