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主观题限时练二1、在解决内涝方面,发达国家可资借鉴经验。
日本的雨水调蓄设施上由湿地、跑步道、草坪广场和游戏广场等雨水可渗入的设施组成。
在枯水期,可以供人们娱乐休闲。
在丰水期,可作为雨水调蓄渗透塘进行蓄水,德国的“洼地——渗渠系统”,是用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将各个洼地连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
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不仅大大减少了暴雨径流,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以防止地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材料中,日本和德国治理内涝的经验为我国治理城市内涝提供了哪些辩证法启示?2、材料:2010年7月23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
《纲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动力。
但是,当前我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要重点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珠三角地区着重发展传媒出版、工业设计、动漫游戏等高端和新兴文化产业;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依托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同时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6分)3、某些地方政府管理理念错位,为提升城市形象,忽视民生问题,要建“无摊贩城市”。
目前,上海的无证摊贩约5万个。
上海市政府经调查研究,一改往日对马路摊点一律封杀的做法,出台《城市设摊导则》,规定:部分市区路段经市民同意,便可设置部分便民摊点,政府颁发临时许可证。
这既了扩大就业,方便居民生活,又可规范城市摊点管理。
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
(8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主观题限时练二(变式)1、文化涉及人们的情感记忆、思维习惯、精神感悟,涉及人们的历史认知、观念认同、理想追求。
这些都需要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长期的孕育。
文化建设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与盖大楼、修高速公路不一样,不是三年五年能见效的,如果没有长期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大的飞跃。
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经典名篇、文化大家大师,都是在人类文化长期积淀和接力推进中问世和诞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出现的。
推进文化建设,既要有紧迫感,也要看到长期性,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做到重在建设、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全面发展,决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更不能用暴风骤雨、搞运动的方式来进行。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当如何辩证地看待文化建设。
2、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困扰,圆了温饱梦。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产品增收缓慢的新问题,这一新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这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请回答上述这段论述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
(12分)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然而,近年频频爆出的关于“扶不起”(面对摔倒的路人,不肯、不敢上前搀扶等现象)种种负面新闻, 人们开始怀疑我们这个社会是否正遭遇“道德寒冬”。
面对这一窘境,深圳市的做法是: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深入挖掘人们内心深处向善的因素,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典范;率先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让那些主动去“扶”去“助”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扶得起”变成人人欲为的德行,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
2011年12月20日,年近七旬的范伯伯晨练摔倒受伤,众路人接力救援令其热泪盈眶,感叹说“深圳不缺好心人”。
请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分析由“不扶”到“扶”的道德风尚的变化。
(6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主观题限时练二答案1、①坚持联系的观点。
把握防涝和补水之间的内在联系。
日本的排水设施在丰水期,游戏广场、草坪广场作为雨水调蓄渗透塘进行蓄水,暴雨过后储蓄的雨水下渗,在削减洪峰流量的同时补充地下水源。
(3分)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德国推广“洼地—渗渠系统”,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3分)③坚持发展的观点。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日本、德国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3分)④坚持矛盾的观点。
日本和德国分析内涝带来的问题,找到了解决内涝的正确方法,坚持了矛盾普遍性;针对丰水期和枯水期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分)(若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广东省文化建设既取得了重大成就,又存在不足。
(4分)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广东省文化建设既要重点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又要发展好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
(4分)③不同事物的矛盾特点不同,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广东省文化建设要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同时要充分发挥广东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
(4分)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广东省文化建设要把突出地方特色和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结合起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4分)(或: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我们既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广东省文化建设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4分)3、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分)②摊点问题既涉及城市形象又涉及民生问题,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存在一定的对立。
(2分)另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具有统一性。
塑造城市形象必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民生问题的解决也要有利于维护和塑造城市形象。
(2分)③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应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将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2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主观题限时练二(变式)答案1、(1)文化建设与人的精神生活相关,也离不开实践的锤炼,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文化事业。
(2)文化建设有其特殊性,有其特殊的规律,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重视量的积累,持之以恒,不能心浮气躁。
(4)文化建设要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正视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困难,要有足够的耐心。
(5)文化建设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全面发展。
2、①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既取得了解决温饱这一了不起的成就,又面临库存增加、农民增收缓慢的新问题。
同时,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短缺转化为过剩,这一分析是一分为二观点的运用。
(4分)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国农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点,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解决现阶段农业发展中的矛盾,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4分)③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时,既充分肯定了成就,又指出了所面临的新问题,这样就抓住了发展这一本质及主流;同时还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样就抓住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做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分)3、①“扶”与“不扶”作为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
(3分)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由“不扶”到“扶”,使“扶得起”变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3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主观题限时练三1、有人认为:“交通拥堵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能有效解决国内各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运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据报道,我国曾出现了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能力过剩、经济运行过热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及时进行了有效的宏观调控。
专家指出,这些调控是预防性调控,是“点刹车”,即当局部问题有所显露,还未演化为全局性问题时就及早动手,且这些调控依据经济运行新阶段的特点,将财政政策由积极财政政策逐步向稳健的财政政策过渡;这些调控是结构性调控,因此中央财政针对不同领城的情况区别对待,通过压钢铁等过热行业,保农业、环境和公共卫生、教育科技等薄弱部门,做到有保有压、有促有控;因经济波动还呈现出投资热、生产热、消费冷、经济运行冷热不均等特点,因此中央财政在调控时双向使劲、冷热兼治,既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确保经济持续均衡发展。
总之,中央财政就是在“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上做文章,即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国债与赤字,防止经济总量失衡,同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发挥了公共财政在宏观调控中主力军的作用。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国家运用财政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是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繁荣,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请结合材料,用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如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主观题限时练三(变式)1、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