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光学薄膜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光学薄膜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光学薄膜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引言:薄膜综述 (4)1.光学薄膜介绍 (5)1.1光学薄膜的分类:偏光片、背光模组用光学膜 (5)1.2 光学膜是LCD背光模组的关键组件 (7)1.3 TFT-LCD液晶面板经济切割数目要达到6个以上 (8)2. TFT-LCD产业链 (9)3. 面板行业快速发展带动光学薄膜需求增长 (11)3.1 全球偏光片供应集中在美日韩,进口替代空间大 (11)3.2 增亮膜、扩散膜是背光模组重要构成,美日韩优势明显 (14)3.3 预计2017年全球LCD背光模组用光学膜市场空间约112亿元,至2019年偏光片全球市场规模有望千亿 (15)4. 相关行业的公司 (18)4.1 三利谱(002876):偏光片国内龙头,产能释放带来业绩高增长 (18)4.2 康得新(002450):先进高分子材料平台型企业 (19)4.3 激智科技(300566):光学膜国内领先企业 (19)4.4 南洋科技(002389):膜主业发展稳健,同时切入军用无人机领域 19图表目录图1:功能薄膜产品应用 (4)图2:液晶面板结构 (6)图3:LCD面板成本构成 (6)图4:微笑曲线 (9)图5:大尺寸TFT-LCD面板出货量(单位:千片) (10)图6:大尺寸TFT-LCD面板应用占比 (10)图7:偏光片基本结构 (11)图8:偏光片的成本构成 (11)图9:偏光片市场份额 (13)图10:全球棱镜片市场份额分析 (14)图11:全球企业扩散膜的市场份额 (14)图12:平板设备已成主流,PC产品增速下滑 (15)图13:智能手机增速逐渐放缓 (15)图14:偏光片产能分布情况及预测(按生产企业所属国家分) (17)图15:偏光片产能分布情况及预测(按生产线所在区域分) (17)表1:中国膜产业相关政策 (4)表2:不同尺寸背光模组的成本构成 (7)表3:液晶面板世代线划分 (8)表4:液晶面板的经济切割数与有效利用率 (8)表5:2016年全球制造商大尺寸TFT-LCD面板出货量占比 (10)表6:偏光片膜材特性及作用 (11)表7:偏光片基本性能 (12)表8:2017年消费电子产品LCD面板面积预测 (16)表9:2017年消费电子产品光学膜需求及市场空间预测 (16)表10:主要厂商偏光片产能规划情况(单位:百万平米) (17)引言:薄膜综述薄膜材料可分为功能性薄膜(film)和选择性分离膜(membrane)。

薄膜材料是原子、分子或离子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的二维材料。

膜材料所涉及的制造和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涵盖建筑建材、节能环保、医药、电子、食品、交通、能源、化工等诸多行业。

功能性薄膜主要指具有特定物理及化学性能,用于表面覆盖或中间夹入的膜层,强调其强度性质、表面性质、光学性质、粘结性质或阻隔性能等;而选择性分离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更多关注微观孔径结构、分离机理和性能。

高分子基材的功能薄膜产品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具有光学功能的薄膜。

高分子薄膜(如PET、PC、PMMA、PVC、TAC等)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通过实施附加的功能涂层如表面硬化涂层或一些特殊的功能涂层,使得这些高分子薄膜材料的功能性得到完善,应用价值上升。

根据用途、功能不同可分为光学薄膜、防护阻隔用膜、电子电气膜、建筑膜材以及其他特种膜等。

图1:功能薄膜产品应用资料来源:工信部,国家统计局,赛迪顾问,申万宏源研究选择性分离膜以在水处理行业的广泛应用而备受瞩目。

分离膜是一种特殊的、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薄层物质,它能使流体内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透过,而其他物质不能透过,从而起到浓缩和分离纯化的作用。

分离膜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水淡化、食品浓缩、废水处理、富氧空气制备、医用超纯水制造、人工肾及人工肺装置、药物的缓释等方面。

高性能膜材料作为重要的新材料,近些年受到了国家相关政策的关注和支持。

“十二五”规划中,高性能膜材料即作为专项计划被写进政府文件,并提出了五年内达到千亿规模的目标。

“十三五”规划中同样提及高性能膜材料,但相对于“十二五”侧重对市场规模以及市占率的规划,“十三五”更强调行业标准的建立以及膜材料在节能环保中的应用。

2011年4月《分离膜“十二五”规划》海水淡化用反渗透膜“十二五”将实现产业化,产能达到1000万平米/年,国产膜应用进入水处理高端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上升至25-30%,将设计与建造20-30万平米/日的反渗透法海水淡化系统;新增反渗透法海水淡化能力100-150万立方米/日,使我国成为国际上膜法海水淡化大国2012年1月《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1、积极开发反渗透、纳滤、超滤和微滤等各类膜材料和卷式膜、帘式膜、管式膜、平板膜等膜组件和膜组器,满足海水淡化与水处理需求2、提高氯碱用全氟离子交换膜生产工艺水平,组织开发动力电池用高性能电池隔膜、关键装备和全氟离子交换膜及其配套含氟磺酸、含氟羧酸树脂,实现产业化2012年8月《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1、膜产业保持快速增长,预期到2015年达到千亿元规模2、产业附加值有显著提升,陶瓷膜、MBR 专用膜材料、高分子超滤微滤膜等重要膜品种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3、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力争上市公司达到十家以上4、布局若干膜产业集聚区,推动集群创新2016年11月《“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1、新材料提质和协同应用工程:加快制定光学功能薄膜标准,完善节能环保用功能性膜材料配套标准2、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提升工程:突破高安全性隔膜技术2016年12月《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1、以反渗透膜、全氟离子交换膜等高性能分离膜材料等为重点,突破材料及器件的技术关和市场关,完善原辅料配套体系,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稳定性,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应用2、大力发展金属间化合物膜材料,推进在节能环保重点项目中应用3、开发大型石墨烯薄膜制备设备2017年4月《“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高性能分离膜。

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水处理膜、特种分离膜、中高温气体分离净化膜、离子交换膜等材料及其规模化生产、工程化应用技术与成套装备,制膜原材料的国产化和膜组器技术资料来源:工信部网站,科技部网站,中国膜工业协会网站,申万宏源研究1.光学薄膜介绍1.1光学薄膜的分类:偏光片、背光模组用光学膜光学薄膜是指在光学元件或独立基板上,制镀上或涂布一层或多层介电质膜或金属膜或这两类膜的组合,以改变光波之传递特性,包括光的投射、反射、吸收、散射、偏振及相位改变。

故经由适当涉及可以调变不同波段表面之穿透率及反射率,亦可以使不同偏振平面的光具有不同的特性。

光学薄膜大致可以分为两组:偏光片和背光模组光学薄膜,主要应用领域是TFT-LCD。

LCD主要由液晶、背光模组、玻璃基板、偏光片及TFT 电极等几大部件组成。

液晶显示器件从结构上说,属于平板显示器件。

其基本结构呈多层的平板形。

典型液晶显示器件基本结构主要是由液晶,玻璃基板,偏光片及 TFT 电极等几大部件组成。

当然,不同类型的液晶显示器件其部分部件可能会有不同,但是所有液晶显示器件都可以认为是由两片光刻有透明导电电极的基板,夹持一个液晶层,封装成一个偏平盒,再在外表面贴装上偏光片等构成。

其中,背光模组光学薄膜又大致包括反射膜、扩散膜、普通棱镜片、多功能棱镜片、微透镜膜、反射偏光增亮膜等六种。

图2:液晶面板结构资料来源:新材料在线,申万宏源研究由于LCD面板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此,必须在LCD面板上加上一个发光源,方能达到显示效果。

背光模组(BLU)就是提供给LCD显示器背面光源的关键零组件。

LCD背光模组主要由背光源、光学膜片、胶粘类制品、绝缘类制品、塑胶框等组成。

其中,各类光学膜片是背光模组的关键零组件,按其作用主要可以分为反射片、扩散片、棱镜片、导光板、灯管反射罩等。

对LCD面板成本进行拆分可以看出,物料成本占到LCD总制造成本的70%以上,折旧成本占11%,人力成本、间接成本、销售管理成本各占5-6%。

物料成本中背光模组占比最高为18.2%,彩色滤光片占14.7%,偏光片占9.5%,玻璃基板占8.9%。

图3:LCD面板成本构成资料来源:Displaysearch,申万宏源研究背光模组中增亮膜、扩散膜和反射膜的成本占比分别为32%、7%、2%,合计占比达41%。

偏光片中TAC(三醋酸纤维素酯)膜和PVA(聚乙烯醇)膜为主要原材料,成本分别占比为50%和12%。

CCFL光源7% 17% 23% 22% 19% 23%导光板10% 12% 0% 0% 0% 0%扩散板0% 0% 8% 10% 16% 16%扩散膜13% 8% 5% 7% 3% 2%反射片6% 6% 2% 5% 3% 2%棱镜片25% 12% 11% 9% 24% 20%金属零件14% 14% 7% 7% 5% 5%光电显示胶带3% 2% 2% 1% 1% 1%其他材料5% 10% 4% 6% 4% 5%包装运输17% 19% 9% 9% 7% 6%电源逆变器0% 0% 29% 24% 18% 20%光电显示薄膜器件成本57% 40% 28% 32% 47% 41% 小计总成本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申万宏源研究1.2 光学膜是LCD背光模组的关键组件LCD是新型平板显示器件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支持厂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产品类型。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当中放置液态的晶体,两片玻璃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利用通电与否来控制杆状水晶分子改变方向,将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背光模组(BLU)是提供给LCD显示器背面光源的关键零组件。

LCD面板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此,必须在LCD面板上加上一个发光源,方能达到显示效果。

LCD背光模组主要由背光源、光学膜片、胶粘类制品、绝缘类制品、塑胶框等组成。

其中,各类光学膜片是背光模组的关键零组件,按其作用主要可以分为反射片、扩散片、棱镜片、导光板、灯管反射罩等。

从技术发展来看,LCD的发展趋势包括大屏幕、高清晰度、使用LED背光源代替CCFL背光源、超薄化、广色域、支持3D显示以及智能化等,但这些发展趋势都不会改变LCD的基本背光显示原理和结构。

因此,LCD利用其体积小、重量轻、无辐射、不耀眼、抗干扰性好、抗震性能好、有效显示面积大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在世界范围内正迅速登上主流显示技术的地位。

1.3 TFT-LCD液晶面板经济切割数目要达到6个以上液晶显示(LCD)技术是一种跨世纪的平板显示技术,它的出现和发展使显示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