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I)卷一、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29分)1. (9分)经典诗文默写①烽火连三月,________ 。
(杜甫《春望》)②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③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 。
(《孟子》)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_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⑤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 。
(《我爱这土地》)⑦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 。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⑨能谤讥于市朝,________ ,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⑩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
(辛弃疾《破阵子》)⑪吾视其辙乱,________,故逐之。
(《曹刿论战》)⑫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化静为动来描绘北国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2.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颓唐(tuí)鲜腴(yú)溃退(kuì)锐不可当(dànɡ)B . 要塞(sāi)秀颀(qǐ)咆哮(páo)歼灭(jiān)C . 濒临(bīn)遏制(è)诘责(jié)差使(chāi)D . 琐屑(xiè)屏息(pǐng)轩榭(xuān)婆娑(suó)3. (2分)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 丰润起伏翅翼沉醉B . 凝望逝去忧戚枉然C . 勃发哲人飘逸咏赞D . 坦荡漫游流盼摇拽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B .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C .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D .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5. (2分)下面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B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C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 . 浅尝辄止不像是法布尔的做事风格。
6. (2分)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和电视的融合已成为迫切需求的事实,电视上网已不再是异想天开。
B . 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 . 烈日当空,公园里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D . 我正在跟密特里•密特里奇谈木柴的事,忽然,这贱畜生无缘无故就咬了我的手指头一口。
7. (2分)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华西都市报26日报道作为四川唯一代表,被誉为“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的自贡昨日起接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最后考察。
25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两位特派专家莅临盐都,开始了为期3天的世界地质公园考察任务。
规划建设中的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包括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自贡盐业科技园区等三大园区,面积达56 . 6平方公里。
据悉,两名专家在三天时间里将考察包括自贡彩灯博物馆、恐龙博物馆、盐业历史博物馆在内的8个盐都著名景区景点,并悉心听取自贡市关于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详细汇报。
A . 自贡为四川“申世”唯一代表B . 自贡接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最后考察C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莅临盐都考察D .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面积达56 . 6平方公里8. (2分)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花开花落,月满月亏,是一首诗;云卷云舒,雨疏雨骤,是一阕曲;①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②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自然界中处处是风景。
当我们驻足一花一草时,我们就能欣赏到大自然的至善至美,也许会忘却尘世间的烦扰。
9. (6分)为了提升中学生的文明素养,某初级中学围绕“十好养成教育”开展语言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注:十好内容:上好课、写好字、读好书、做好操、考好试、走好路、说好话、扫好地、吃好饭、睡好觉)(1)主题班会。
九年级(二)班举行“让十好走进校园”主题班会,你作为班长应如何开展本次班会,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
(2)继承传统。
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节约的传统美德,我校开展“十好养成教育”之“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的活动。
为了扩大宣传,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二个宣传途径。
(3)读书活动。
在我校读书活动日中,学校围绕“十好教育”开展读书活动。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4)从我做起。
宣传十好教育,创建文明校园,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
请参照划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 ________,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上的有序上下车, ________,表现在公共场所的轻言细语……二、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10. (5分)名著阅读。
(1)在《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一书中,作者认为宋江“明显是一个软弱不济之人”。
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从《水浒》中概括出两个支持你观点的事件。
(2)根据你的阅读积累,把下面句子补写完整。
《童年》中的阿廖沙尽管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狭小天地里”,但他却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进行着抗争;酒馆女主人无端辱骂外婆,阿廖沙就趁女主人进地窖时把她锁在地窖里;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 (7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舟子的悲歌余光中一张破老的白帆,漏去了清风一半,却引来海鸥两三,荒寂的海上谁作伴,啊,没有伴,没有伴,除了黄昏一片云,除了午夜一颗星,除了心头一个影,还有一卷惠特曼。
我心里有一首歌,好久好久都不曾唱过,今晚我敞开胸怀舱里卧,不怕那海鸥偷笑我,它那歌喉也差不多。
我唱起歌来大海你来和,男低音是浪和波,男高音是我。
昨夜,月光在海上铺一条金路,渡我的梦回到大陆,我梦见脸色更淡的老母,我发狂地跑上去,一颗童心在腔里欢舞,啊!何处是老母,何处是老母,荒烟衰草丛里,有坟茔无数……(1)在诗歌的第一节中,所选意象有什么特点?你能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2)联系全文说说“我心里有一首歌”,应该是一首怎样的歌。
(3)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一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4)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12. (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是谁爱着你的背影邓迎雪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
我催她回去,说道:“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
”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
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离去的方向。
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
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
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
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
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
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
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
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
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
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
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
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
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
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淋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
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
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
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
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1)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完整。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3)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4)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流泪,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13. (19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母爱如粥①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每天都和她的儿子聊天,她给他讲一些他小时候的故事:光着屁股在小河里游泳被虾刺伤了屁股,赤着脚丫蹿到树上吃桑葚被毛毛虫咬得浑身疙瘩,林林总总。
他都已忘了的事情,她总是记忆犹新,如数家珍。
②她每天总是会利用一大部分时间来给他熬粥。
用那种最长最大、颗粒饱满、质地晶莹、略带些翠青色的米粒,一颗一颗精心挑选。
如果偶尔一不小心手指沾起了两颗,她会将它们重新放进米堆,重新挑选。
她把那些米洗得很干净,然后放进一只棕色的瓦罐,倒上沉淀过的泉水,用柴火慢慢熬。
火不能太猛,否则粥会受热不均匀。
她把火儿侍候得温顺而精致,宛若一位恬静娴雅的江南女子。
③熬一锅粥,通常要花费两个半小时。
她小心翼翼地把粥倒进一只花瓷碗里,一边晃着脑袋,一边对着粥吹气,吹到自己呼吸困难,粥才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