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课时:144课时设计者:新密市米村中心校贾寨小学语文组背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既要完成第二学段阅读学习目标,又要为第三学段的阅读作准备。
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有所增加,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也相应提高。
教学中要继续强调自主学习,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读自悟的能力。
目标(一)认识至少200个字、书写至少200个字,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和句子含义,并学会运用文中语句。
(二)通过读文章想画面,理解文章内容。
了解写景类文章的叙述顺序。
(三)通过口语交际的练习,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四)留心周围事物,善于观察,习作时会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内容实施(一)课程资源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利用单元导语、连接语、泡泡语、课后习题、教材后附有的八篇选读课文。
3.课外资源利用工具书(字典、词典)、教学挂图、同步阅读、教学录音带、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用)、同步练习、课外读物:《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
(二)教/学活动1.识字与写字:自主学习200个随文要认的字,会正确书写200个生字。
注意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生字。
会写的字用识字规律认记。
2.阅读理解:17篇精读课文学习时要根据课后练习第一题要求,通过朗读、默读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文中喜欢的部分。
利用课后练习加强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
学会“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来学习课文。
十五篇略读课文学习时先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明确阅读的要求,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从内容和表达方法两方面讨论、交流学习课文。
3.三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围的人议论的情景”。
以自主练习为主,可以随堂练习。
4.习作:八次习作分别是:写校园景、物、事,写自己的心里话,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看图写想象,写热爱生命的人和事,写乡村生活的感受,写敬佩的一个人及自由表达。
写自己观察和看到的人、景、事、物,还有看图想象、写童话故事等。
要从生活的真实出发,写出自己的所想、所见、所感、所做;应该写具体、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5.口语交际: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走,我们去春游”“以诚待人的事情”“大自然的启示”“小小新闻发布会”“热爱生命的故事”“乡村生活”“我敬佩的一个人”“向你推荐一本书”。
其中,“大自然的启示”“乡村生活”作为口语交际,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
在互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
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
评价(一)评价方式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
1.过程评价过程评价(30%)=平时测验(10%)+课堂表现(10%)+语文实践活动(10%)(1)平时检测: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的字词和课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
(2)课堂表现:课堂上随机提问8—10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3)实践活动评价:根据写字、朗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板块开展。
2.结果评价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
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
3.学期成绩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二)评价结果1.平时检测:百分制。
2.课堂评价:很好、可以、有偏差、不合适、继续努力等。
3.实践活动评价:张贴、公布,奖励优秀作品。
小组互评等级制(很积极、较积极、积极、不积极等)(三)结果处理以上三项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合计后放入成长记录袋,教师给予针对性评价和建议。
米村镇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度(下)四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进度表2014.2.16第一单元导学案:第1课时第一单元:第2课时第一单元:第3课时第一单元:第4课时第一单元:第5课时第一单元:第6课时第一单元:第7课时4、《七月的天山》教案教材: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版内容: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人间真情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计者:张松瑞/米村镇矿区学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课标中对于第二学段的识字要求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
结合本课的识字教学内容,认识“缎、涧、俯、皑、蹄、溅、延鞍、”7个生字。
对于阅读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合本课的阅读教学内容,要求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
课标的总目标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教材分析。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文字优美,脉络清晰的抒情散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
作者正是抓住了七月天山的地方特色,突出了天山之夏的独具丰韵,为我们展现了美丽、寂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天山。
文章遣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天山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3.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习作方面刚刚有些起色,通过阅读也学习了一些抓住景物特点,还需要掌握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能通过认真阅读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尤其是华丽的词句、修辞手法的妙用;但是揣摩其表达效果上还需要老师的引导,进而体会作者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对祖国山川的热爱。
目标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评价任务目标一在环节二反馈自学情况时进行评价(课中反馈)目标二在环节三的“理解课文”环节和反馈练习中进行评价目标三在环节三的“感悟深情”环节进行评价教/学过程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对天山的向往,读一读课文,看看七月的天山会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遇到不会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
然后检测生字掌握情况,用大屏幕出示易错的字词,指名领读。
2.默读课文,了解大意3、学生读后讨论回答。
4、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5、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
五彩斑斓:。
白雪皑皑:绵延:(完成目标一、二)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评价目标一)环节三交流探究1.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划出相关句子。
2.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3.积累优美语句。
汇报,出示句子──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原来,作者上天山不是登上天山的顶峰,而是骑在马背上,从天山之外走到天山深处,记下一路上所看到的独特的风景,这就是什么“游记”。
课文是按照移步换景即地点变换来写的?(作者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了解顺序环节四汇报交流,升华情感。
1汇报交流,升华情感。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抒情的笔调,写出了独具风韵的天山之夏!下面就让我们仔细地阅读课文,看文中都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1.天山的雪峰、溪流是什么样的?学生汇报雪峰和溪流的特点: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先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景物:雪峰、云影、雪水、溪流。
出示: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描绘方法:衬托──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比喻──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2.洁白高耸的雪峰,欢快跳跃的鱼儿,使得夏季的天山有如秋天般凉爽而又富有生机和活力。
随着作者脚步的移动,我们又将见到另外一副天山美景图。
学生汇报森林特征:这段话抓住了森林的哪些特点?先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明确: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塔松像撑开的巨伞”突出高大;以马蹄溅水;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
3.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作者用精致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
天山的野花在作者笔下更是美不胜收,别有风韵!汇报野花的特点: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评价目标二)七月的天山进入天山雪峰溪流再往里走森林走进深处野花奇异风光天山景生机无限七月情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教案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2.教材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启发学生走向大自然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
3.学情分析口语交际活动已在上学期进行了8次,学生对此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
本次口语交际就是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引路,自选材料等一系列充满童心童趣的教学环节,积极创设生趣盎然的口语交际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围绕话题畅所欲言。
教学目标:1、积极主动参加口语交际活动,语言要流畅,声音要洪亮。
2、要善于倾听,发现同伴说话的优点,恰当的给予评价。
评价任务:任务一: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制定春游的方案。
任务二:针对同学交际时的语言是否规范、说得是否清楚加以点评。
附:板书设计走,我们去春游!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一·作文》教案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