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频数与频率

频数与频率

1.(2015•大庆模拟)将100个数据分成①~⑧组,如下表所示:组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频数 4 8 12 24 18 7 3那么第④组的频率为()A.24 B.26 C.0.24 D.0.26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先根据数据总数和表格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得到第④组的频数;再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进行计算.解答:解: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第④组的频数为100﹣(4+8+12+24+18+7+3)=24,其频率为24:100=0.2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频数、频率的计算方法.用到的知识点: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数;频率=频数:数据总数.2.(2015•天津模拟)已知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二、三、四、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2、8、15、20、5,则第四组的频率为()A.0.1 B.0.2 C.0.3 D.0.4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频率=频数÷总数计算.解答:解:由题意得:第四组的频率是20÷50=0.4.故选D.点评:掌握频率、频数、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频率=频数÷总数.3.(2015•杭州模拟)在下列实数,,,3.14,π.其中有理数出现的频率为()A.20% B.40% C.60% D.80%考点:频数与频率;实数.分析:用有理数的个数除以实数的个数即可求解.解答:解:∵实数,,,3.14,π中,有理数有,3.14,一共2个,∴有理数出现的频率为2÷5=0.4=4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掌握频率=频数:数据总数是解题的关键.也考查了实数的有关概念.4.(2015春•泰安校级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频数之和为数据个数B.频率等于频数与组距的比值C.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之和为1D.频率等于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频数、频率的定义即可判断.解答:解:A、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频数之和为数据个数,命题正确;B、频率等于频数与总数的比值,故命题错误;C、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之和为1,命题正确;D、频率等于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命题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频率、频数的定义,注意:每个小组的频数等于数据总数减去其余小组的频数,即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频率=.5.(2015春•滨湖区期中)某校有300名学生参加毕业考试,其数学成绩在100﹣110分之间的有180人,则在100﹣110分之间的频率是()A.0.6 B.0.5 C.0.3 D.0.1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和即可求解.解答:解:频率=180÷300=0.6.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和频率,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频率=频数÷数据总和.6.(2015春•镇江校级月考)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1,2,3,5,小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8,15,5,则第4小组的频数是()A.15 B.20 C.25 D.30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每组的数据个数就是每组的频数,50减去第1,2,3,5,小组数据的个数就是第4组的频数.解答:解:50﹣(2+8+15+5)=20.则第4小组的频数是2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理解题意的能力,关键知道频数的概念,然后求出解.7.(2015春•江阴市校级月考)已知样本:14、8、10、7、9、7、12、11、13、8、10、10、8、11、10、11、13、9、12、9,那么样本数据落在范围8.5~11.5内的频率()A.0.52 B.0.4 C.0.25 D.0.5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数据可得落在范围8.5~11.5内的数据有10个,再利用频率=频数÷总数可得答案.解答:解:样本数据落在范围8.5~11.5内的数据有10、9、11、10、10、11、10、11、9、9共10个,频率为:10÷20=0.5,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频率,关键是掌握频率=频数÷数据总数.8.(2015春•南京校级月考)有一个样本有100个数据,落在某一组内的频率是0.3,那么落在这一组内的频数是()A.50 B.30 C.15 D.3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和,可得频数=频率×数据总和.解答:解:频数:100×0.3=3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频率、频数、总数的关系:频数=频率×数据总和.9.(2014•黄州区校级模拟)将20个数据分成8个组,如下表,则第6组的频数为()组号 1 2 3 4 5 6 7 8频数 3 1 1 3 2 3 2A.2B.3C.4D.5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总频数之和等于2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20﹣3﹣1﹣1﹣3﹣2﹣3﹣2,=20﹣15,=5,∴第6组的频数为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主要利用了总频数等于各组频数的和,是基础题.10.(2014•江西模拟)某校对初三年级160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身高(单位:m)在1.58~1.65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4,则该组的人数为()A.640人B.480 人C.400人D.40人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得频数=数据总数×频率,将数据代入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该组的人数为1600×0.4=640(人).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数.能够灵活运用此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1.(2014秋•温州期末)下列6个数中,负数出现的频率是()﹣6.1,,﹣(﹣1),(﹣2)2,(﹣2)3,﹣[﹣(﹣3)].A.83.3% B.66.7% C.50% D.33.3%考点:频数与频率.专题:计算题.分析:判断这6个数中的负数的个数,根据频率公式即可解得.解答:解:6个数有﹣6.1,﹣|﹣|,(﹣2)3,﹣[﹣(﹣3)]这4个负数,故负数出现的频率为≈66.7%.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频率的计算,频率=.12.(2014春•慈溪市期末)已知样本:10,8,6,10,8,13,11,10,12,7,9,8,12,9,11,12,9,10,11,10,那么在频率分布表中,频率为0.2的组是()A.5.5~11.5 B.7.5~9.5 C.9.5~11.5 D.11.5~13.5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由频率的意义可知,每小组的频率=小组的频数÷样本容量.要使频率是0.2,频数应等于20×0.2=4.解答:解:∵共20个数据,频率为0.2的频数=20×0.2=4,又∵其中在11.5─13.5之间的有4个,∴频率为0.2的是11.5~13.5.故选D.点评:首先数出数据的总数,然后数出各个小组内的数据个数,即频数.根据频率=频数÷总数进行计算.13.(2013秋•定安县期末)某校七年级三班有50位学生,他们来上学有的步行,有的骑车,还有的乘车,根据表中已知信息可得()上学方式步行骑车乘车频数 a b 20频率36% c dA.a=18,d=24% B.a=18,d=40% C.a=12,c=24% D.a=12,c=40%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频率=频数÷总数,结合表格数据可得出a、b、c、d的值.解答:解:=36%,则a=18,;d=×100%=40%;b=50﹣20﹣a=12;c=×100%=2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频率=频数÷总数.14.(2014春•吴兴区期末)王老师对本班40名学生的血型作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计表,则本班B型血的人数是()组别A型B型AB型O型频率0.4 0.35 0.1 0.15A.16 B.14 C.4D.6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人数=总人数×频率求解即可.解答:解:本班B型血的人数=40×0.35=1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和频率,注意掌握:频率=.15.(2014春•富平县期末)某校有500名学生参加外语口语考试,考试成绩在70分~85分之间的有120人,则这个分数段的频率是()A.0.2 B.0.12 C.0.24 D.0.25考点:频数与频率.专题:计算题.分析:此题只需根据频率=频数÷总数,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考试成绩在70分~85分之间的频率是120÷500=0.24.故选C.点评:考查了频数与频率,掌握频率的正确计算方法:频率=频数÷总数.16.(2013秋•船山区校级期末)某同学八年级(2)班50名同学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班长,其中姚通得12票,杜秋得18票,黄凌得10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班只有40人参了投票B.姚通得票的频率是=0.3C.杜秋得票的频率是=0.36D.黄凌得票的频率是1﹣0.3﹣0.36=0.34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频率的计算公式:频率=即可判断.解答:解:A、全班有50人投票,故选项错误;B、姚通的得票率是:=2.4,故选项错误;C、正确;D、黄玲得票的频率是=0.2,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频率的计算公式,理解公式是关键.17.(2014春•雅安期末)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50次,硬币落地后,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为20次,则正面朝上的频率为()A.B.C.D.1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频率=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正面朝上的频率==.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熟练掌握频率的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二.解答题(共12小题)18.(2014•杭州校级模拟)在某项针对18~35岁的青年人每天发微博数量的调查中,设一个人的“日均发微博条数”为m,规定:当m≥10时为A级,当5≤m<10时为B级,当0≤m <5时为C级.现随机抽取30个符合年龄条件的青年人开展每人“日均发微博条数”的调查,所抽青年人的“日均发微博条数”的数据如下:11 10 6 15 9 16 13 12 0 82 8 10 17 6 13 7 5 7 312 10 7 11 3 6 8 14 15 12(1)求样本数据中为A级的频率;(2)试估计1000个18~35岁的青年人中“日均发微博条数”为A级的人数.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1)先找出数据中A级的频数,用频数÷总数即可求得频率;(2)用总人数×频率即可估算A级的人数.解答:解:(1)m≥10的人数有15人,则频率==;(2)1000×=500(人),即1000个18~35岁的青年人中“日均发微博条数”为A级的人数为500人.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和频率,注意掌握频率=.19.(2011•镇江校级二模)某班某天音乐课上学习了《感恩的心》这一首歌,该班班长由此歌名产生了一个想法,于是就“每年过生日时,你是否会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向母亲道一声‘谢谢’”这个问题对该校初三年级3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否否否有时否是否否有时否否有时否是否否否有时否否否否有时否否是否否否有时(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回答“否”的频数为21,频率为0.7;(2)请你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这组数据;(3)估计全校3000名同学中,在过生日时,曾经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向母亲道谢的人数有多少?考点:频数与频率;条形统计图.分析:(1)数出回答否的人数,就是频数,频数除以30就是频率.(2)可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3)计算出是、及有时的频率,然后根据频数=总数×频率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说“否”的有21人,故频数为21,频率=21÷30=0.7.(2)说否的有21人,说是的有3人,说有时的有6人.(3)是、有时的频率=,∴全校3000名同学中,在过生日时,曾经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向母亲道谢的人数=3000×=900人.点评:本题考查画条形图,因为条形图表现每组里面具体的数据,以及频数,频率概念的掌握情况.20.(2011•海沧区质检)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健康.某执法部门最近就食品安全抽样调查某一家超市,从中随机抽样选取20种包装食品,并列出下表:食品质量优良合格不合格有害或有毒食品数量0 2 3 n 4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抽样调查中,“食品质量为合格以上(含合格)”的频率为0.25;(2)若这家超市经销的包装食品共有1300种,请你估计大约有多少种包装食品是“有害或有毒”的?考点:频数与频率;用样本估计总体.专题:图表型;数形结合.分析:(1)首先求出随机抽样的20种包装食品中“食品质量为合格以上(含合格)”的数量,然后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得出结果;(2)首先求出随机抽样的20种包装食品中“有害或有毒”的频率,然后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得出答案.解答:解:(1)∵这次抽样中,食品质量为合格以上(含合格)”的频数是0+2+3=5,∴频率为=0.25;(2)1300×=260种.答:约有260种包装食品是“有害或有毒”的.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频率的计算公式及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