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

《统计学原理》综合复习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标志按其说明特征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1、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1、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__性。

1、根据总体大量性的状态,总体又可分为()总体和()总体两类。

1、研究某市居民生活状况,该市全部居民便构成了,每一家庭的收入是。

1、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标志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统计调查的要求2、统计调查按其调查的组织形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____________性调查与_________性调查。

2、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

2、普查的对象主要是现象,因而要求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

2、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__________调查与__________调查。

3、是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叫比率,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等距数列,组距为10,其未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则未组的组中值为______。

3、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称,各组单位数占单位总数的比重称。

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可分_____和______;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又分为___和____。

4、___________是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4、标准差系数越大,说明标志变异程度_______-平均数代表性________。

4、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角象化为10而计算的相对数。

4、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全距、、。

4、众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标志值4、结构相对数和比例相对数都是在()基础上计算的。

4、根据皮尔生规则,对同一变量而言,当算术平均数大于众数时,其分布是()分布。

4、某生产小组5名工人的工资分别是800、600、700、1000、900元,这个数列中()众数,()是中位数。

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和两大因素的影响。

4、结构相对指标是与之比。

5、在动态数列中________动态数列是基础数列、__________动态数列和__________动态数列是派生数列。

5、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主要方法有()和()。

6、为了测定数量指标的综合变动,要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______指标固定在_____期。

6、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分为___________指数和____________指数。

6、数值平均数是指______________平均数、___________平均数、____________平均数6、在综合指数的编制中,同度量因素有()作用和()作用。

7、样本单位的抽选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

A.理论与应用的关系B.工作与结果的关系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D.工作与经验的关系1.当我们研究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全体在校学生构成了()A.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C.标志总量D.单位总量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1.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则总体是()。

A.每一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的性别C.全体学生D.全体学生的性别1.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一个人B.每一户C.每个省的人口D.全国总人口1、要了解某工厂4个车间120名工人的文化程度,则总体单位是()A、每一个工人B、每个车间C、每个工人的文化程度D、每个车间工人的平均文化程度1.性别是()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E.变量1、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性别B、文化程度C、体重D、籍贯1、某班数学成绩分别为65分、78分、80分、96分,这四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1、某班4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8分、85分、91分,这4个数字是()。

A、数量指标 B 质量指标 C 变量 D 变量值1.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0分,这四个数字是()。

A.变量值B.标志C.指标值D.指标1、班级人数、学生体重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A.离散变量B.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C.连续变量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1、按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指标可分为()A、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B、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C、实体指标与行为指标D、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1、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产品的产量B、产品的产值C、产品中的一级品数量D、单位成本1、根据较大总体计算的质量指标与较小总体范围计算的质量指标相比,前者()。

(1)一定大于后者(2)一定等于后者(3)一定小于后者(4)可能大于后者也可能小于后者2、在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个企业是()A、调查对象B、报告单位C、调查单位D、调查项目2、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B、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C、该市所有自行车D、该市每一辆自行车2.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家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家国有商业企业2、统计调查中,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表2、某灯炮厂为了了解该厂全部灯炮的质量情况,应选择的调查方式是()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2.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9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3、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有时正比有时反比D、两者无关系3、在统计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的上下限时,一般是()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另设一组D、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均可3、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有时正比有反比D、两者无关系3、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A、划分各组界限B、确定组数C、选择分组标志D、确定分组形式3、连续变量数列中,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0,相邻组的组距为10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A、900B、700C、 750D、850E、725F、825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制约关系的统计分组,叫()。

A、类型分组B、分析分组C、二次分组D、结构分组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3.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属于()。

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C.复合分组D.再分组3.某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50,则末组的组中值是()。

A.100B.500C.650D.7003.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

A.统计指标B.总体单位C.标志D.统计对象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C、总体指标和综合指标指标D、价值总量和实物总量4.下面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商品销售额B.商场数量C.商品价格D.营业员人数4、某厂产值计划比上去年提高8%,实际比去年提高4%,则产值计划完成程度的提高数的计算方法是( )A、4%/8%-1B、8%/4%-1C、104%/108-1D、108%/104%-14、某厂1990年完成产值200万元,1991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超额完成计划()A、5.5% B、5% C、115.5% D、15.5%4、某企业工资总额计划比去年提高12%,实际提高14%,其计划完成程度为()A、112%B、114%C、117%D、102%4.某商场计划11月份销售利润比10月份提高2%,实际提高了3%,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0.98%B.95.10%C.99.00%D.105.10%4.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4、按人口平均计算的钢产量是()A、算术平均数B、比例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4.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

该数字资料为()。

A.绝对数B.结构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4.平均数反映了()。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B.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C.总体中各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D.总体变动的趋势4、中位数是总体中()的标志值A.出现次数最多的 B 处于数列中点位置的 C 调和平均数 D 任一位置的4.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

A.常见值B.代表值C.实际值D.典型值4、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4、平均数是对()A、单体单位数的平均B、变量值的平均C、标志的平均D、变异的平均4、比较不同水平的同类现象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可采用()A 全距B 平均差C 标准差D 标准差系数4、用是非标志值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其结果是()A、P+q B、p(1-p) C、pq D、p5、工人劳动生产率动态数列,属()A、绝对数动态数列B、相对数动态数列C、静态平均数动态数列D、动态平均数动态数列5、下列哪些数列是动态数列中的基本数列()A、相对数动态数列B、平均数动态数列C、绝对数动态数列D、三者都不是5、发展速度指标只能取( )A、正值 B、负值 C、正值和负值 D、零5、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各个相应的( )A 、定基发展速度连乘积B 、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C 、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D 、环比发展速度总和5.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