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消费心理学》练习题

(完整版)《消费心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消费心理学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消费心理学的特点?(B)A 综合性B 普遍性C 发展性D 应用性2.研究消费心理学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D)A 客观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个性研究中的分析—综合性原则D 普遍性原则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是(B)A 观察法B 归纳法C 试验法D 调查法二、多项选择题1.消费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BC)A 主观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全面性原则E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三、填空题1.按消费者购买时心理活动的习惯,可以分为理性的、意识的和【非理性的或下意识的】等两种心理。

2.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3.消费心理学研究法的实验研究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第二章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是知觉的基本特征是(D)A 整体性B 理解性C 选择性D 综合性2.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下面不是二者区别的是(D)A 目的性B 持久性C 疲劳性D 可控性3.联想在高层营销中的作用很多,下面哪个作用不是通过联想表现的(C)A 提高广告效果B 利用创造性思维开发新产品,创新促销活动C 引导消费者消费新开发的新产品D 树立品牌形象4.感觉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面各项不是一般规律选项的是(D)A 适宜刺激B 感受性C 适应D 争取4.知觉的特性之一是(D)A 客观性B 间接性C 主观性D 整体性5.联想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不能实现以下哪个功能(D)A 提高广告效果B 树立品牌形象C 引导需求,夸大市场销售D 提高企业形象6.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不包括以下哪些层次(B)A 自我实现需要B 生活需要C 社交需要D 安全需要7.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学习是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外部环境变化停息,获取新的行为模式的过程,下列不是学习方法的是(A)A 联想法B 模仿法C 试错法D 发现法8.记忆的心理过程不包括(C)A 识记B 保持C 推断D 认知9.根据直觉反映的事物特性,直觉可以分为(A)A 空间知觉B 触知觉C 事物知觉D 运动知觉10.下列有关情绪与情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 情绪等于情感B 情绪是较强的情感C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波动性D 情感大多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11.感觉(C)A 是人脑对客观对象整体属性的反映B 是对对象个别属性(如颜色、气味、形状)的反映C 是人脑对客观外界对象和现象个别属性的反映D 是当前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理性认识统一过程中的环节12.对以前曾参加过联欢会体验到的情感的记忆属于(D)A 感知形象记忆B 概念记忆C 词语记忆D 情绪记忆13.感觉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感觉的一般规律的是(D)A 适宜刺激B 感受性C 适应D 理解性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知觉的特性的是(D)A 整体性B 选择性C 恒常性D 客观性二、多项选择题1.运用想象的表现形式主要有(ABCE)A 比喻B 寓意C 比附D 拟人E 夸张2.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气质类型包括(ABCD)A 胆汁质气质类型B 多血质气质类型C 黏液质气质类型D 抑郁质气质类型三、填空题1.感觉的分类包括外感受感觉和【内体内部感受】两类。

2.有意想象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3.一般将记忆系统分成三类分别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4.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气质表现包括: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性】。

5.按情感的社会性内容,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6.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类型可分为两类,分别是生理性购买动机、【心理性购买动机】。

7.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8.学习的方法主要有模仿法、【试错法】和发现法。

四、名词解释1.感觉:感觉通常是指由一种感觉器官的刺激作用引起的主观经验,或者说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外界对象和现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气质:心理学中的气质是指决定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全部动力,并为个体所有的心理特点。

3.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并不是没有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指向某一对象的注意,因此无意注意也可以叫做不随意注意或被动注意。

4.想象:想象是指用过去感知的材料来创造新的形象,或者说想象是头脑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5.有意注意:指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6.联想: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别一种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

7.性格:性格是人的个性中最主要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人们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社会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

五、简答题1.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1)明确目的有助于记忆。

心理学中根据识记有无明确目的,将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理解有助于记忆。

理解是识记材料的重要条件。

(3)活动对记忆的影响。

当识记的材料成为人们活动的对象或结果的时候,由于学习者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会明显的提高。

(4)不同系列位置对记忆的影响。

识记对象在材料中的系列位置不同,被人们遗忘的情况也不一样。

2.简述依据营业员气质类型对营业员表现的分类?答:大体有以下五类:(1)急躁型。

具有明显的胆汁质气质特征。

(2)活泼型。

具有明显的多血质外向气质。

(3)温顺型。

兼有多血质和黏液质气质特征。

(4)冷静型。

具有明显的黏液质气质特征。

(5)沉默型。

具有较明显的抑郁质气质特征。

3.简述联想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答:利用联想,可以提高市场营销的效果。

(1)提高广告效果。

(2)树立品牌形象。

(3)引导需求,扩大市场销售。

(4)利用创造性联想,开发新产品,创新促销活动。

4.简述联想的一般规律?答:联想的一般规律是人们在心理学研究中总结出来的,一般有以下5种。

(1)接近联想;(2)类似联想;(3)对比联想;(4)因果联想;(5)创造性联想。

第三章消费需求与消费者购买动机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是购买动机的调查方法为(B)A 投射法B 功能扮演法C 推测试验法D 语义区别法2.按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程度划分,以下不是所划分的类型为(C)A 深涉型B 浅涉型C 半涉型D 初涉型3.以下几种方法中不是掌握消费者心理需求方法的是(B)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资料分析法4.消费需求的基本特征有很多,下列不是消费需求基本特征的是(B)A 需要→购买行为→购买动机→获得满足→新的需要,循环往复;B 需要→购买动机→购买行为→获得满足→新的需要,循环往复;C 购买动机→需要→购买行为→获得满足→新的需要,循环往复;D 需要→购买动机→获得满足→购买行为→新的需要,循环往复。

5.运用诱导进行促销时,转化性诱导是一种重要的类型,下列不属于转化性诱导的是(C)A 先肯定再陈述B 询问法C 建议法D 拖延法6.动机的作用不会表现为(D)A 始发作用B 导向作用C 维持作用D 理解作用7.证明性诱导不包括(D)A 实证诱导B 证据诱导C 论证诱导D 转化性诱导8.购买动机调查方法中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词联想法,下列不属于词联想法的是(D)A 自由联想法B 控制联想法C 连续联想法D 角色联想法9.从消费需求的实质内容来分,可将消费需求分为(A)A 物质消费需求和精神消费需求B 生产消费需求和生活消费需求C 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公共消费需求D 自然的消费需求和社会的消费需求10.以注重商品和非商品的新颖、奇特、时尚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动机为(B)A 求实购买动机B 求新购买动机C 好胜购买动机D 自我表现购买动要11.按照消费需求的起源来分,可将消费者需求分为(D)A 未知消费需求和精神消费需求B生产消费需求和生活消费需求C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公共消费需求D自然的消费需求和社会的消费需求12.销售人员利用电视机载现场播放,以证明其色彩、音质和收看效果,这种诱导方式属于(A)A 实证诱导B 建议诱导C证据诱导D论证诱导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包括的层次是(C)A 安全需要B 社交需要C 成长需要D 自我实现需要14.下列选项中,属于霍华德—谢思模式中社会刺激的是(A)A 相关群体B 文化C 个性D 财力二、多项选择题1.从消费需求的起源来分可以分为(CD )A 生产消费需求B 生活消费需求C 自然的消费需求D 社会的消费需求三、填空题1.需要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一般而言其具有对象性、【驱动性】、起伏性和紧张性四个特点。

2.购买动机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生理性购买动机】和心理性购买动机。

3.消费者心理需求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问卷法】和访问法。

4.购买动机的调查方法主要有:投射法、【推测实验法】、语义区别法。

5.购买动机的诱导方法主要有:证明性诱导、【建议性诱导】、转化性诱导。

四、名词解释1.动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之朝一定目标和方向进行的内在心理动力,是引起行为发生、造成行为结果的原因。

它是一种人体中内在的、主动的力量,是个体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心理冲动。

2.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的要求和欲望。

五、简答题1.简述消费需求的基本特征?答:消费需求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消费需求的多样性;(2)消费需求的发展性;(3)消费需求的层次性;(4)消费需求的伸缩性;(5)消费需求的周期性;(6)消费需求的互补性和互替性。

六、论述题1.论述消费者购买动机的主要理论观点?答:消费者购买动机的主要理论观点如下:(1)内驱力理论。

主要是把动机作用看做是过去的满意感(习惯)的函数。

(2)认知论。

认知论与内驱力理论正好相反,这种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关于信念、期望和未来变故的预测。

(3)动机作用——卫生论。

如果劳动者卫生的主要因素(如公司的经营和政策、工作条件等)得不到满足,劳动者就会产生不满;卫生因素得到满足,而动机作用的主要因素(如成绩、承认、工作本身、升级等)得不到满足,劳动者还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真正的满足是卫生因素和动机作用因素都得到满足。

(4)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论把人类的多种需要,分为5个层次。

需要的5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

当下一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为驱动行为的动力。

但是,如果在高级需要虽然能得到满足,而低级需要反而不能满足时,他宁可牺牲高级需要,而去谋取低级需要。

低级需要(生理、安全)仅要求从外部使人得到满足;高级需要(社交、尊重、自我实现)则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

因些,只有后者才是行为真正的动力,是产生行为的动机。

2.详述常用的消费者购买动机调查方法?答:常用的购买动机调查方法主要有:(一)投射法投射法也叫投影法,是根据无意识的动机作用探询个性内在心理的方法,是超过表面的防御而探询个性内在心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