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支柱和特色产业科技资源存量与发展趋势商洛市发展和改革委(2010年3月)支柱和特色产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区域当中对经济的增长和GDP的贡献举足轻重,特别是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进一步发展当地支柱和特色产业,彰显区域经济的活力,突出比较优势显得尤为重要。
为进一步厘清我市支柱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我委按照商政办发[2010]17号文件精神,在市林业局、工经局、科技局的共同参与下,对我市的矿产建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三大支柱和特色产业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矿产建材业科技资源存量与发展趋势(一)矿产建材业发展现状目前我市以钒、钼、钛、镁、锌、金、铁、硅等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大型建材企业有70余家,全市各县区均有分布。
洛南九龙公司钼矿采选企业成功整合,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为我市第二家税收过亿元的企业,山阳五氧化二钒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柞水大西沟铁矿规模化开发,商南千家坪钒矿大手笔开发,商南万吨高纯硅、商洛炼锌厂10万吨电解锌扩建、丹凤77.5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建成投产,我市的矿产建材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73.39亿元,完成增加值56.07亿元,上缴税金8.41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增加值和财政总收入78.64%、70.39%和59.02%,对全市GDP的贡献较大,矿产建材业已成为我市头号支柱产业。
(二)矿产建材业发展存在问题一是我市大部分矿产建材企业目前还是以原材料初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大的企业仍占有较大的比重。
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是产品研发机构、人员少,研发投入不足。
三是矿产企业规模总体偏小,整体实力不强,工艺水平落后,安全事故多发。
矿产品深加工刚刚起步,没有形成产业链,难以形成产业集群。
(三)对矿产建材业发展的几点建议1、深化市情认识,做强矿产建材业。
我市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价值达3400亿元,在全省矿产资源中占居重要地位,钾长石资源亚洲最大、优质钒资源全国第一、钼矿资源全国第三、丁马金矿资源全国第四,萤石矿资源、铁矿资源和锑矿资源全省第一,柞水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属全国三大银矿之一。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我市做大做强矿产建材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高速公路开通,区位优势得到凸现,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涌入,必将给矿产建材业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2、突出重点,推进矿产建材企业大发展。
重点扶持柞水大西沟铁矿开发、商洛炼锌厂电解锌生产、洛南鑫兴和九龙钼业深加工、山阳钒业深加工、镇安丁马金矿、商南中剑公司万吨高纯硅和商南千家坪钒矿开发。
建材类重点扶持陕西丹水建材,镇安秀山水泥,商州丹东管材、水渣微粉。
3.突出资源优势,打造现代材料基地。
重点围绕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电子信息材料、化工建材及产业配套项目,合理配置资源,集约规模开发。
(1)钒业项目:依托丰富的钒矿资源,引进实力公司,整合山阳、商南、丹凤、镇安四县钒矿资源,组建钒业集团,采用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建成全国最大的钒材料基地。
(2)钛业项目:依托商南金红石资源,引进实力公司,利用中国科学院的先进技术,在商南建成年产8万吨金红石粉、8万吨四氯化钛和2万吨海绵钛的全国有名的钛材料基地。
(3)钼业项目:依托洛南九龙和鑫兴等钼业公司组建钼业集团,整合现有钼矿企业,建成全国有名的钼材料基地。
(4)电解锌项目:利用市内外资源,依托省有色集团,将商洛炼锌厂电解锌年生产能力扩建到10万吨以上。
(5)金属镁项目:依托我市丰富的白云石资源,在山阳建成5万吨金属镁的生产能力。
(6)矿钢一体化项目:依托柞水大西沟菱铁矿和商洛有色金属资源,一体化建设年处理800万吨菱铁矿采选和年产200万吨特钢或优质钢项目。
(7)硅系列开发项目:利用商南丰富优质的石英石资源,依托中剑公司,将工业硅生产能力增加到10万吨;引进实力公司,采用物理法提纯工艺,在商南建成年产3000吨太阳能级高纯硅;在商洛刘湾产业园区建成1000兆瓦太阳能单晶硅生产项目,年产单晶硅560吨,单晶片1400万片。
(8)氟化工项目: 利用萤石资源,依托商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现有装备,引进实力公司,建成5大类15个产品的氟化工项目。
4、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矿产建材企业竞争实力。
一是加强企业家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利用我省教育资源优势,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实用人才。
二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和新产品开发战略。
以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为依托,帮助重点企业争创国家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国家级名牌产品。
三是联姻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加快建设陕西省材料科学工程院商洛分院、比亚迪新能源商洛研究所,为现代材料提供科技支撑。
二、商洛生物医药产业科技资源存量与发展趋势(一)商洛生物医药产业科技资源现状商洛中药产业科技服务机构主要有GAP科研工程中心、秦巴良种繁育开发中心、商洛市现代中药新药工程中心三个科研中心及商洛市药品检验所。
GAP科研工程中心中心现有专业技术研究人员24余人,其中中高级职称3人,研究生2人,执业药师2人,中药高级制剂工2人。
秦巴中药良种繁育中心有技术人才24人。
商洛市现代中药新药工程中心由陕西香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商洛学院、商洛市农科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组建。
商洛市药品检验所现有在职职工22名,具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4人。
(二)医药企业发展现状陕西盘龙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现拥有资产3亿元,员工1300余人。
拥有GMP标准厂房、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先进的检测手段。
公司拥有的片剂、胶囊剂、酒剂、合剂、滴丸、软胶囊等十一条生产线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全面通过国家GMP认证,2001年“盘龙”牌商标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公司现有80多个品种,形成年产值八亿元的生产经营规模。
陕西香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药品生产车间全部通过了国家药品GMP认证,香菊片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东秦牌”商标连续三次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
中药新药红山胶囊、莱菔治胶囊申请了发明专利。
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公司拥有高、中级科技人员21人。
在商洛建设一座年产4000吨的中药饮片加工厂、一条2000吨的中药提取生产线,目前建立了丹参、柴胡、半夏、土荆芥、西洋百合基地。
丹参基地首批首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AP认证。
“商洛丹参”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陕西欧珂药业有限公司已通过GMP国家认证。
公司现有员工106人,现有国药准字号产品18个,有十个剂型的生产能力,其中七个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陕西必康制药有限公司共建有中、西药9剂型8条生产线,并通过国家GMP认证,制剂分厂的各生产线均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中大容量注射剂生产线2条,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1条,软胶囊生产线1条,固体生产线2条,口服液糖浆生产线1条,软膏生产线1条。
近年来,各企业先后成功开发出“红杉胶囊”、“金咽利胆胶囊”、“更年安”等20多个新药品。
2006年,盘龙公司又成功研发出“天罗安软胶囊”、“防咽滴丸”、“醋酸棉酚胶囊”3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其中“醋酸棉酚胶囊”填补了国内空白。
香菊公司研发的“妇延春胶囊”、“香菊鼻康喷雾剂”两个保健品和“萸仁靓肤胶囊”、“山参抗辐射胶囊”两个新药已进入注册待批阶段。
(三)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目前我市医药产业缺乏资金和科技人才,50多种大宗道地优质中药材品种的种质研究和保护工作还相对滞后,科研攻关和新产品开发的能力还比较弱,但随着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积聚市内外产学研力量,重点开展以五大商药为主的提取物、保健品、中成药、濒危稀缺中药材优良品种繁育以及复方药物开发、标准物质、指纹图谱等标准技术的研究;大力挖掘民间药物秘方,积极引进和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剂技术的新工艺,推进缓释、控释、靶向微囊颗粒等新型制剂的产业化,加快对香菊片、盘龙七片等传统名药的二次开发,努力形成以商洛道地药材为原料的系列产品链,就能解决目前我们在中药产业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促进商洛现代中药又好又快发展。
三、商洛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存量与发展趋势(一)商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商洛经近20年的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现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一定面积的核桃、板栗、茶叶等绿色食品的种植。
商洛7县区均有种植,据统计,目前商洛全市核桃种植面积达155万亩,年产2万吨,以地区计算,产量居全国第一,已成为全国有名的核桃生产基地。
茶叶种植主要在商南、山阳、镇安、柞水,种植面积目前发展到17万亩,其中可采茶园面积11.2万亩,有4.2万亩茶叶生产基地被认定为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
商洛年加工生产茶叶1415吨,产值1.5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连农户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格局。
板栗在商洛是最佳适生区,七个县区均有分布,生长良好,集中分布在镇安、柞水、山阳、商南等县。
截止目前,商洛板栗建园面积发展到260万亩,板栗产量17500吨,年产量居陕西省的2/3以上,居本省第一。
这些绿色特色产业已成为全市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二)商洛绿色食品产业科技现状1.科技现状商洛市核桃研究所、商南茶叶研究所以及各县区的林业科技人员是我市茶叶、核桃、板栗科技支撑的主要机构和人员。
目前全市专兼职从事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和推广的技术人员200多人。
我市核桃科技工作者紧密结合商洛核桃生产实际,选出了商洛1-6号优良单株;洛南县核桃研究所与西北林学院协作,选育出西洛1-4号晚实品种,先后引进早实良种50多个;成功研究出了“核桃自控电热温床嫁接育苗新技术”和“低产幼树高接换优技术”;针对秦巴山区及北方干旱区土壤养分状况和核桃树需肥水平,研制了核桃专用肥,可增产15-20%;引进各类先进技术15项,推广各类先进技术30多项,科技人员撰写的论文100余篇在国家、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交流。
商南泉茗、仙茗、乌龙、金丝翠芽、清泉毛峰等产品先后多次在茶博会上获得金奖。
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茶产品获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2.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现状。
目前我市家大规模的核桃加工企业有:洛南县飞鹏生态食品有限公司、陕西智源食品有限公司、陕西山阳县家金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山阳县金力金食品有限公司、柞水县亿升核桃发展有限公司、大地集团镇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加工生产的产品主要以核桃软糖、酥糖,各种辅料加工的桃仁、核桃乳(糊)、核桃粉、核桃精油等为主。
茶叶加工企业主要有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和商南秦东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两个茶叶清洁化加工厂和茶叶保鲜库,使茶叶精制加工能力达到130万公斤。
板栗加工企业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