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生理
胎儿“代谢调节因子”
oxytocinase(缩宫素酶)
HSAP(耐热性碱性磷酸酶)
蜕膜(decidua )
底蜕膜 包蜕膜 真蜕膜
返回
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 其功能( Formation and
functions of fetal appendixes)
胎盘(placenta)
胎盘从内到外由三层构成: • 羊膜 • 叶状绒毛膜 • 底蜕膜
内层:
半透明薄膜 没有血管
器官
1、气体交换:
相当于胎儿呼吸系统的功能。
氧交换:维持胎儿生命最重要的物质是氧气。 子宫动脉血PO295~100mmHg 绒毛间隙血PO240~50mmHg 胎儿脐动脉血交换前PO220mmHg
二氧化碳交换:CO2扩散速度比O2快20倍
2、营养物质供应 提供: 葡萄糖 (glucose )
妊娠足月胎盘的大体结构
➢ 呈盘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 ➢ 重450~650g,直径16~20cm ➢ 厚1~3cm,中间厚,边缘薄 ➢ 胎盘分胎儿面和母体面
胎儿面 表面被覆羊膜 母体面 呈暗红色,有
20~30个母体叶
胎盘的功能(functions of the
placenta)
胎盘介于胎儿与母体之间 是维持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重要
受精3周末,绒毛内血管形成, 胎盘循环建立胎儿-胎盘循环, 在胚胎血管与其连接后完成。
叶状绒毛膜的结构
➢ 与底蜕膜相接触的绒毛为叶状绒毛膜 ➢ 绒毛干分支形成初级、次级和三级绒毛干 ➢ 向绒毛间隙伸展形成终末绒毛网 ➢ 绒毛末端悬浮于充满母血的绒毛间隙中为游离绒毛
(free villus) ➢ 长入底蜕膜中的绒毛为固定绒毛
氨基酸(amino acid ) 脂肪酸 (fats) 电解质(dielectric) 维生素(vitamins)
3、排除胎儿代谢产物:相当于胎 儿的泌尿系统功能。
4、防御功能:
可阻止母血中某些有害物质进入胎儿血,但胎盘 屏障作用极有限 。 各种病毒、大部分药物可通过胎盘 母血中免疫抗体如IgG可通过胎盘 细菌、弓形虫、衣原体、螺旋体不能通过胎盘
受精第3天: 桑葚胚(morula) 受精第4天: 桑葚胚
进入宫腔 受精第5-6天:早期囊胚 (early blastocyst)
透明带消失 受精11-12天:晚期囊胚(late blastocyst)
受精卵一边分裂,一边向子宫移动
桑葚期胚胎
囊胚期胚胎
着床(Imbed) :三阶段
➢定义:晚期囊胚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精子用头部红色的 顶体酶“攻入”卵 子体内。
精子头部进入卵子
脱去无用的尾巴(左图) 完全融入卵子体内(右图)
一个新的小生命-受精卵 诞生了
受精
➢ 受精指精子与次级卵母细胞结合形成受 精卵的过程
➢ 受精部位—通常在输卵管壶腹部 ➢ 卵子受精发生在排卵后12小时内 ➢ 整个受精过程约需24小时
受精卵的发育(Zygotic development )
妊娠生理
Physiology of pregnancy
妊娠生理讲述提纲:
一、受精及受精卵的发育、输送与着床 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三、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四、胚胎、胎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自学)
妊娠(pregnancy):胚胎和胎儿 在母体内发育生长的过程。
卵子受精是妊娠开始,胎儿及其 附属物自母体排除是妊娠的终止。
5、合成功能:主要合成激素和酶。
蛋白类: HCG、HPL、PS1G 激素
甾体类: estrogen、progestin 酶 oxytocinase、HSAP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分泌情况 功能 临床意义 :HCG诊断早孕
了解胎盘功能
胎盘生乳素(HPL)
5~6周可用RIA法测出 34周达高峰,产后7小时消失 功能:
(anchoring villus)
胎盘的血液循环(the
blocirculation of the placenta)
胎儿胎盘血循环
母体胎盘血循环
•母儿间物质交换在胎儿小叶绒毛处进行 •胎儿血液经脐动脉直至绒毛毛细血管, 经与绒毛间隙中的母血进行物质交换
•再经脐静脉返回胎儿体内
胎儿血与母血不相通:胎儿血和母血隔有
定位
通常在子宫后壁上部
粘附
微绒毛交错对插
侵入 合体滋养细胞侵袭
定位
粘附
穿透
着床后,囊胚从母体血液获取营养 囊胚内细胞团逐渐分化形成胚胎 滋养细胞逐渐形成胎盘组织
着床(Imbed): 四个条件
囊胚透明带消失 体内有足量的孕酮 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细胞
囊胚和子宫内膜发育同步,子宫有一个极短 的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
输卵管伞部
获能
壶腹部与峡部联接处
输卵管
受精
受精卵(zygote) 新生命诞生
一次射入阴道的精子有2—4亿个,它们聚集 在子宫颈口,等待进入子宫。但子宫颈管又 细又长,大部分精子无法入内,只有约 5000个精子进入了子宫腔。
卵子准备欢迎她的 新郎——精子
到达输卵管壶腹部的 精子只剩下30—50 个,它们一起围攻等 在那里的卵子,并集 体寻找突破口。
神经 淋巴
羊膜
滑绒毛膜
胚外中胚层 绒毛膜 细胞滋养细胞
(the Langhan’s cell) 合体滋养细胞
(the syncytium cell)
绒毛(villus)形成经历3阶段:
一级绒毛:形成细胞中心索, 初具绒毛形态
二级绒毛:形成间质中心索 三级绒毛:胚胎血管长入间质中心索,
平均38周。
为便于临床计算,妊娠期常从末 次月经第一天算起,共约280天
(40周)。
一、受精及受精卵的发 育、输送与着床
Fertilization and zygotic development and imbed
受精(Fertilization)
卵巢排卵
精子(sperm)
卵子 (ovum)
阴道、子宫
绒毛毛细血管壁、绒毛间质及绒毛滋养细胞层。 (母胎界面,胎盘屏障)
绒毛间隙内血循环的推动力主要是母 体的血压
外层(母体部分)——底蜕膜
➢ 底蜕膜表面覆盖来自固定绒毛的滋养层细胞共 同形成绒毛间隙的底,称蜕膜板。
➢ 从此板向绒毛膜伸出蜕膜间隔,不超过胎盘厚 度的2/3,将胎盘母体面分成肉眼可见20~30 个母体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