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援助项目—家长课堂项目计划书策划:柯丽华制作时间:二0一三年十月一日目录一项目总体描述 (3)二项目具体描述 (4)项目理念 (4)项目必要性 (5)成员介绍 (5)三理论架构 (5)四目标及目的 (6)五项目受益群体 (7)六.项目服务费 (7)七机构介绍 (8)八项目服务结构图 (8)九活动实施计划范例 (8)服务对象 (8)小组特征 (9)招募方法 (9)活动计划 (9)活动内容 (9)课程排表 (10)时间安排 (11)所需资源 (11)工作日程 (11)应变计划 (12)评估方法 (12)跟踪服务 (13)附加说明 (14)项目名称:残疾儿童家庭教育项目策划项目地点: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实施单位:深圳市心之海残友心理援助中心执行时间:为期一年(2013.11.1-2014.11.1)联系方式:小组成员:苏丽萍柯丽华江彩文李晓燕唐勇一、项目总体描述本项目以关注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援助以及家庭教育的社区服务问题为出发点,拥有丰厚的专业底蕴,是实事与专业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服务对象为城市社区残疾儿童和残疾家庭群体,服务的项目为自闭症儿童家属的社区、职康、康复训练中心工作。
目的是通过改善自闭症儿童其家属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心理健康标准,解决心理压力,为家属提供自救训练服务平台,协助家长充分挖掘自闭症儿童潜能,提高家属社区参与程度和社区归属感,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能够感受到幸福家庭快乐感。
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是残疾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更好更快的康复训练与进步和成长,它不仅需要残疾儿童的家长付出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扶。
本项目从我市义务段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情况和社会支持情况入手,找出解决方法,为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专业的帮助。
解决自闭症儿童家庭教育主要从其父母入手,为此我们专门成立“残疾儿童家长俱乐部”。
给自闭症儿童家长提供专门的交流学习平台,不定期的和我们心之海的“家长交流中心”的家长交叉交流和学习,让两个不同群体的家长在相互交流中获得自信和支持,给家长们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恰当的教育方法和专业训练技术,同时不断加强社会支持的范围和力度,两者结合,建立持久而良好的家庭教育。
二、项目具体描述1.项目理念现阶段自闭症的治疗方面主要是以教育方式为主,而很多家长为了训练而训练,只考虑到了儿童的自身问题,只考虑到如何治疗和训练孩子,却忽视了自闭症最重要的问题的“社会性”,很少考虑针对家长的心理辅导是家长参与儿童自闭症治疗的最重要部分。
根据国内外最新统计,每88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自闭症患者,自闭症所引发的家庭和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目前对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多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而教育干预原则之一是家长的参与。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家长不仅是第一任教师,也可能是终身教师,因此他们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面对自闭症儿童,家长普遍要经历否认、自责和罪恶感、困惑、沮丧和接纳的心路历程,。
大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而不仅会影响自身的生活质量,也会直接影响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效果。
因此本中心以家长为主要服务对象,从心理健康角度,拟采用讲座、团体心理辅导、个案、家庭探索、家长培训、学校支持服务等方式对自闭症家长的心理健康状态给予帮助和辅导,以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效果。
(这段可加上其它的服务方式)2、项目必要性自闭症儿童家庭教育除了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努力之外,也需要多方面的社会支持和帮扶,所以我们也对自闭症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情况进行了调查。
透过家庭教育的现状及社会支持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
心之海是一家由专业教育工作者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组成的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全社会心理需求者和残疾人、残疾儿童及其家庭。
在经过近9年的时间里,心之海为深圳市社区、工厂、学校、党政部门、企事业等单位提供心理辅导服务;特别在为专业自闭症训练中心(如紫飞语、蓝天社、彩虹桥、民爱)、社区、职康服务项目的残疾人及家属提供团体辅导以及为自闭症儿童家长提供心理服务过程中。
我们发现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健康以及家庭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出现了很多问题,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教育和训练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决定针对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健康以及家庭教育专门设计了此项课程,以期能够充分的帮助到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及其家庭和家庭教育。
(服务对像是否可加上各家机构的名称)3.项目小组成员简介本项目小组由心之海负责人苏丽萍带领核心成员组成。
苏丽萍从事残疾人事业十多年,心之海残友心理援助中心创办人,资深心理专家,10多年来一直关注残疾人心理健康问题和专注残疾人心理辅导工作,为残疾人的服务作出卓越贡献,获得过很多殊荣,新闻媒体多次追踪报道,被誉为深圳残疾人的“知心姐姐”、轮椅上的“特殊红娘”。
心之海收到不少来自各界的感谢信和锦旗。
小组团队成员包括:柯丽华、江彩文、李晓燕、唐勇、乔原珍、张雪、青光,他们都是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宝安区、龙岗区街道办、残疾人活动中心等进行了4年多的残疾人心理辅导带教工作,(项目主管)特别是柯丽华老师同时是资深的教育心理学老师,有着丰富的特殊儿童教育临床经验。
三、理论架构(一)优势视角理论每个服务对象都存在着一些优点,小组要从优势视角出发,发掘服务对象自身的优势,帮助她们寻找自主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敢于面对生活,积极应对挑战。
(二)团体动力学理论小组是一个动力群体。
当组员进入一个有自身和不同的力量和变量组成的心理场中,个人的行为会受到这些力量和变量组成的心理场影响。
通过小组,使组员间相互影响,积极互助。
同时,小组工作者必须了解小组内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力量和变量,才能够很好地驾驭和带领小组,从而达到小组的目标。
(三)认知行为理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反应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解释(想法和信念),认知与情感、行为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通过改变服务对象的对事物的负面认知,进行认知重建,鼓励其不断提高自己,成为自己的“治疗师”。
四、目标及目的:(一)总目标:本小组希望向自闭症儿童父母们介绍正确的自闭症儿童家庭教育观和积极乐观的心态,科学训练和管教孩子的技巧。
帮助家长舒缓心理压力,疏导情绪,学习情绪管理。
家长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和孩子交流沟通;同时帮助自闭症家长建立一个有专业心理老师带领的互助平台和交流小组,相互间交流训练孩子的心路,在小组里得到感情上的支持和相互的关爱。
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家长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的。
家长的期望、要求、教育方法、教育心态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孤独症儿童也不例外,甚至比正常儿童更为重要。
因此孤独症儿童家长的教育心态如何就决定了孤独症儿童今后的发展方向。
我们本着这个观点,专门设计这套方案从心理健康的方向帮助自闭症家长。
(二)具体目标1、通过小组,使自闭症儿童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康复的重要性,以新的视角看待亲子间的关系,改变其对自闭症孩子的传统观念。
2、使自闭症家长学会一些实用的、科学的管教孩子的理念、技巧与方法,比如控制自己愤怒情绪的技巧,正确奖罚孩子的方法,处理冲突的技巧等。
3、在小组中,使自闭症家长走出家门,结识新的朋友,相互间得到感情上的支持,建立家长互助网络配合训练机构共同做好服务。
五、项目收益群体:1.直接受益人:智障儿童、家长2.间接受益人:街道办事处、社区、政府、残疾儿童家庭成员、社会工作者、六、项目服务预算1.服务内容:讲座、团体,个案,家长探访,家长培训,学校支持服务2.目前心之海已经在服务的自闭症特殊训练中心有9个,3.以一个特训中心计算:紫飞语车公庙现有自闭症儿童89人,每周1次团体10个个案,每月2次讲座。
一个月只能安排2次家庭探访2次学校支持服务(按实际服务需求一次根本不够),全年总服务费用=9×178000.00=1602000.00元七、机构介绍深圳市心之海残友心理援助中心是由残疾人与公益志愿行动者于2005年成立的非赢利公益组织,为社区残疾人、居民和工厂学校等广大市民提供心理健康知识传播与心理辅导服务的公益性服务项目。
运用热线电话、网络解答、心理讲座、团体及个案辅导等形式,为职康工作站、特殊教育学校等建立残疾人及家长心灵的庇护所、人生加油站、残疾人温暖的家。
至今,中心已经拥有专业成员31名,其中男性8人,女性23人,均通过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考试;这些成员的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其中心理学背景有23人、教育心理学专业6人、特殊教育专业2人,充分保证了社区残疾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及专业性。
八、项目服务架构图父母。
(二)小组特征:同质性、半封闭式互助小组1、性质:成长小组、教育小组2、节数:六节3、时间:每次2个小时(最后一节时间会延长)4、地点:小组工作活动室(地点可能因活动性质而变化)5、人数:8-10个家长(三)招募方法:1、心之海组织专业心理老师在特教机构进行科普性特殊儿童家庭教育讲座2、请各职康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在小区内宣传;3、制作邀请函,派发给有爱心的父母,邀请其加入小组。
(四)活动计划全部活动分六次进行,每次两个小时讲课,一个小时答疑(五)活动内容1、家长课堂系列课程知识讲座2、家庭教育疑难答疑3、压力与情绪管理成长小组活动(六)课程安排表《残疾儿童心理援助家长课堂》----压力与情绪管理(七)小组时间安排(一)准备阶段:根据先期自闭症训练中心所得资料,用1个月的时间完成服务方案的设计与修改、组员的招募、小组的宣传等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本小组共分六节,每周二节(根据情况而定,最少一周一次),每节60分钟,预计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
(三)评估及追踪服务阶段:对小组的成效进行评估,并在半个月后,对小组成员进行回访。
(八)所需资源1、人手:工作员一名义工:第六节为2名,其它节次1名(第6节的2名义工主要用于协助某些家长孩子看管孩子,其它节次义工负责道具摆放等杂务) 2、物资(九)工作日程(十)应变计划(十一)评估方法1、开组前及小组结束时分别让组员交一份自我评估,让其对比自己的内在改变及改变的效果。
2、在小组每一节最后进行评估。
3、工作人员对组员的日常生活进行调查分析。
4、从出席率及参加,投入程度做评估。
5、让组员自己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
(十二追踪服务本次小组评估分为:预估和小组效果评估两部分。
预估在小组第一个活动单元进行,主要了解小组成员的问题和需求,以及对小组活动的期望。
小组计划会在预估之后,进行初步调整。
小组效果评估在每节小组结束后,组员回家填写实践练习,通过实践练习对每节效果进行评估。